APP下载

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节选)

2021-07-30刘时中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惩戒

刘时中

柳营,月明,听传过将军令。高楼鼓角戒严更,卧护得边声静。横槊吟情,投壶歌兴,有前人旧典型。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注释】万户:元代三品世袭军职。

15.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柳营,即汉将周亚夫屯军的细柳营,此处用典,意在赞扬邸万户治军严明。

B. 月明,月光明亮皎洁,此处写景,用月色之美衬托邸万户军营的庄严肃穆。

C. 横槊,用曹操“横槊赋诗”的典故,以赞美邸万户有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D. 投壶,古时一种游戏,投物入壶,以投中多少定输赢,此处不一定是实指。

16. 诗中的“卧护”有人解释为卧着守护,有人解释为病中监护。你认为哪种解释较为合理?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人杜甫在《春望》中用“ ”写出了在连绵战火中亲人的书信对自己的重要性,可现实却是“亲朋无一字”,自身命运的悲苦和“戎马关山北”的国运,让诗人心中万分忧虑,以致白发增多,这种情况在《登高》里“ ”这句诗中表现出来。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种感受,这两句是:, 。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閱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 20 题。

火车一出关,李昌有的三个孩子就呜呜地哭。李昌有是没什么可哄他们的了,就兀自叹了口气朝窗外望去。然而火车恰在此时杀回了他的目光,一头钻进了一条漆黑的山洞,孩子们哭得更肆无忌惮了。

黑暗中,李昌有听见小女儿怯怯地问:“爹,不回关里了?”

“关里”二字令李昌有的心抖了一下,他的眼睛随之一辣,然后咬咬牙说:“不回了。” 小女儿的哭声在三兄妹中就跟她身上的花衣裳一样突出了。

火车钻出隧道后,就像一个淘气孩子从炕洞里爬出来似的满面尘垢。窗外是荒凉的,窗外是少见人烟的。

“这么多的地都没人种,”李昌有心里想,“开他几亩荒,点上种,秋天时仨孩子就饿不着了。”

可他转而又一想:“种子在哪里呢?” 李昌有想到种子的困难时心情更加沉郁了,而大儿子正哭得如醉如痴,他上去就是一巴掌,打得大儿子气噎了一下,“咯”地笑了一声,然后就不哭了。老大不哭,老二老三也就不哭了。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

B. 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C.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D.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19.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D.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窗外是荒凉而少见人烟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②不少全民健身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③线上健身赛事的潜力正在被激发。④截止2020年10月,⑤国内举办的线上马拉松活动共有368场,⑥参与人次达到5200多万。⑦中国田径协会还专门出台《关于开展线上马拉松跑步活动的指导意见》,⑧关于如何科学开展线上跑步活动给予指导。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 个字。(6分)

日前,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将“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将“戴口罩”误写为“带口罩”,将“共渡难关”误写为“共度难关”,将“叹为观止”误用于形容疫情失控等。这些误用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

清华大学教授、“守望汉字”联盟名誉理事长言恭达认为,今天很多人对电脑、手机产生依赖症而丢开了纸笔,网络语言表达中不规范现象和粗鄙化倾向加剧,其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汉字及汉字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人民日报》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班级计划举行“规范使用汉字汉语”讨论会,探讨中小学生汉字汉语使用不规范的原因,并尝试对症下药。请联系现实,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解析:A 项由第一段“‘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后世的思想家在论述男女关系时,每每流露出这一思想的痕迹”可以得出“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B 项由第一段“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上的隔离,如‘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外言不入梱,内言不出梱,它指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可以得知是正确的;C 项由第三段“《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从《内则》所记女子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祀时,男女才有合法接触的可能”可以得出“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是错误的;D 项由第四段“淳于髡与孟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不亲”及“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该遵循的”可知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不是为了证明特殊情况下可以对礼的教条作出变通而是证明应該遵循“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

2.D(解析:A 项由“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可以得出是正确的;B 项由“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可以推知;C 项由“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的表示”可以得出;D 项“人可以适当改变它”文中无据。)

3.D(解析:D 项作者并非对此深恶痛绝,而是在作理性客观的分析。)

4. 首先,作者指出礼制规定男女性别隔离体现在居处隔离及言论隔离上;

接着,论证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

最后,论证“男女之防,著于叔嫂”。

(答对1 点得1 分,答对2 点得3 分,答对3 点得4 分)

5. ①“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阿波罗文化是绝对不能接受这一做法的。因为阿波罗文化主张将男女从生活到心理加以隔离,男子做了女人该做的事就是对稳定社会关系的破坏,这是离经叛道。(3 分)

②“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是浮士德文化所认可和欢迎的。对于浮士德文化而言,追求男女对彼此的充分了解,男人去做平常女人做的事就是了解女人的途径之一;浮士德文化喜新,求创造,对于他们而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地创新,而“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也可以说是一项“创举”。(3分)

6.C (解析:应是为了表现像二舅这样的传统手艺人对新潮物品的看法,并不表示作者的态度。)

7.B (解析: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①以二舅过往的风光与现在的失落进行对比,突出了人物如今的尴尬处境。

②以从前村人的争相邀请与现在的无人问津甚至连二舅自己的儿子结婚也不想让二舅打家具进行对比,突出了新潮物品对传统手艺的冲击。

③以“土屋的远去”和“钢筋水泥的楼房”进行对比,写出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二舅为代表的传统手艺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答出两点给4分,如答“打炕桌的工钱质量与市面上买的”对比,也可酌情给分。)

9. ①从理智角度看,时代必然进步,二舅的木匠手艺必将被新的科技淘汰,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唯有接受。

②从情感角度看,希望二舅能走出自己曾有的辉煌,与时俱进,不在失落中自我颓废,能够重新振作。

③从社会关怀角度看,我们要关注老一辈手艺人的处境,既要同情他们,更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必须扣住文本作答,由此表达对行文主旨的思考,每点2分)

10.B

11.D(解析:谥号有褒也有贬。)

12.C(解析:由原文“岂为声名劳七尺也”可知“故从不觉得累”错。)

13.(1)司空李冲(对他)很是惊异,经常对人说:“(将来)振兴我李氏宗族的,大概是这个孩子吧?”(给分点:雅、异、其,句意通顺1分)

(2)评论的人赞同他的学识渊博,不赞同他的学识精湛。当时舆论,都同意这种看法。(给分点:许、物议、宗,句意通顺1分)

14. 喜欢自夸。夸自己是将种,夸自己学识精而且博,夸自己文章写得好。

15.C(解析:用典是为了赞美邸万户身为武将却有文人的情怀。)

16. ①解释为“卧着守护”较为合理。其一,“卧着守护”有藐视敌人的意思,能表现邸万户守边的从容、英勇。其二,卧着不是因为病痛,而是因为轻松,能为后文赞美邸万户的诗情、雅兴、善战作铺垫。(每点2 分)

②解释为“病中监护”,能表现将军以守边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情怀,但与后文对邸万户的诗情、雅兴、善战的赞美不协调。(2分)

17.(1)家书抵万金 艰难苦恨繁霜鬓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8.D(解析:A. 表示引用话语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否定、讽刺 D. 表示突出

强调,引起注意。)

19.A (解析:A 项与横线句均为比喻,B 项运用借代,C 项无,D 项拟人。)

20. ①句式节奏不同:改句成为长句,失去了节奏感;原句为短句,节奏舒缓,适合表现李昌有的心情。 ②强调的程度不同:改句将“荒凉的”“少见人烟的”组成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浓;原句用“荒凉的”“少见人烟的”两个短语分列,更能强调突出窗外的荒凉。

21. ①去掉“下”或将“受”改成“在”;④“截止”改为“截至”或“截止到”;⑥去掉“多”或把“达到”改为“有”;⑧把“关于”改成“对”或“就”。

22. 教育部颁布的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定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的种类。

23. 参见2020 年高考阅卷评分标准。

【附】文言译文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北魏陇西狄道人,司空李韶的同族弟弟。少小时即有盛名,当时人称他为神童。族父司空李冲(对他)很是惊异,经常对人说:“(将来)振兴我李氏宗族的,大概是这个孩子吧?”李冲经常提供琰之所必须的东西,爱怜(他)同于自己的孩子。

少年时,李琰之被推荐为秀才,不愿前往。曾经游历河内北山,便产生了隐居的念头。恰逢彭城王勰征他為行台参军,苦相邀请。不久又被李彪推荐兼任著作郎,编修国史。逐渐升迁为国子博士,领任尚书仪曹郎中,转任中书侍郎、司农少卿、黄门郎,修编国史。又升任国子祭酒,转任秘书监,兼七兵尚书。升任太常卿。孝庄帝初年,太尉元天穆北伐葛荣,任命李琰之兼御史中尉,任北道军司。师还,升任征东将军,仍兼太常职。

李琰之出任卫将军、荆州刺史。不久,兼任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很快又加授散骑常侍。李琰之虽以读书耕种作为自己谋生之业,但他每次与人谈到家世,总是说我家本是将种,自己还说自己身上还带有关西风气。等他到州上任之后,非常喜好射猎,用来显示威武。尔朱兆进入洛阳,南阳太守赵修延以李琰之是庄帝外戚,诬告李琰之打算逃奔萧衍,袭击州城,于是李琰之被抓了起来,赵修延便自己代理州中事务。城内人斩了赵修延,还是推举李琰之到州上任。出帝初年,朝廷征拜他兼任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李琰之于永熙二年(公元533 年)逝世。朝廷赠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称文简。

李琰之少年机警,擅长言谈,经史百家书籍无所不看,朝廷遇到疑难事情经常征询他的意见。李琰之经常说:“崔广博而不精湛,刘精湛而不广博,我既精湛且广博,学识包括二人之长。”崔、刘指的是崔光、刘芳二人。评论的人赞同他的学识渊博,不赞同他的学识精湛。当时舆论,都同意这种看法。李琰之又夸耀自己的文章,堂姨兄常景只是微笑,并不附和。每当官休之日,总是闭门读书,不交来接往。曾经对人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不是求取身后之名,只是奇闻异见,是我心之所好,所以我孜孜不倦、搜寻探讨,欲罢而不能。哪里是为了自家声誉而劳碌七尺之躯呀?这是天性,并不是强己为之。”李琰之前后两次任史官,无所编撰。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但是每有疑难问题,总是找李琰之为其辨析,自认才识不如李琰之。

猜你喜欢

惩戒
浅谈教学管理中的教育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正视教育惩戒
江西“法媒银”惩戒老赖效果好
让惩戒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