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30蓝聪李晓军林万里何海权彭枫源张海

智慧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肋间罗哌卡因

蓝聪,李晓军,林万里,何海权,彭枫源,张海

(高州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广东 高州 525200)

0 引言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威胁。当前全腔镜微创食管癌手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手术后病患会出现明显疼痛感,阻碍其机体快速康复[1]。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开展肋间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肋间神经痛、创伤以及胸部手术后病患[2]。常用的肋间神经阻滞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但是在临床长期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上述药物存在时效问题,导致镇痛效果不佳[3]。亚甲蓝属于氧化还原剂,存在较强的亲神经性,可阻碍神经冲动传导。为促进食管癌病患术后机体快速康复,本次研究对实验组病患采用罗哌卡因以及亚甲蓝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开展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34例)以及实验组(34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70.30±5.26)岁;肿瘤分期Ⅰ期9例、Ⅱ期22例、Ⅲ期3例;体重指数18~24kg/m2,平均(21.19±1.85)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4]分 级Ⅱ级30例、Ⅲ级4例。实验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2~83岁,平均(70.35±5.31)岁;肿瘤分期Ⅰ期8例、Ⅱ期23例、Ⅲ期3例;体重指数18~25kg/m2,平均(21.24±1.92)kg/m2;ASA分级Ⅱ级29例、Ⅲ级5例。在统计学软件内分别录入每组一般数据,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存在分组研究价值。纳入标准[5]:①全部病患经临床诊断均符合食管癌诊断标准;②病患近3个月内无手术史;③病患及其家属享有知情同意权,在充分了解内容后表示自愿签署相关文书。排除标准[6]:①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机体凝血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③机体肝肾功能存在显著异常者;④病患有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进行言语交流者;⑤不愿意配合研究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研究方法

手术操作内容: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左侧卧位。于右胸腋前线第七肋间作一切口长约1cm,人工气胸后置入胸腔镜镜头探查,并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腋前线第四、五肋间、右腋后线与右肩胛下角线第五肋间分别作切口置入操作器械。钝性加锐性分离出奇静脉弓,分离纵隔胸膜,游离出食管下段,钝性加锐性分离食管及肿瘤,一直分离食管上至右胸膜顶,下至食管裂孔。清扫食管旁、隆突下淋巴结及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检查并确认术野无出血后,在右腋后线第七肋间留置胸管接水封瓶,依次关闭右胸部切口。在脐右侧作一切口长约2cm,置入腹腔镜探查,于脐右侧二横指处、右锁骨中线肋弓下缘分别作切口长约1cm,作为操作孔。于脐左侧三横指处、剑突下缘分别作切口长约1cm,为辅助操作孔。提起胃体,分离、钳夹、切断胃膈、脾胃、肝胃、胃结肠、胃胰等韧带,胃左、胃右动脉超声刀切断,断端用血管夹双重夹闭。胃大弯侧保留胃网膜右动脉,胃体游离至幽门环处。清扫腹腔淋巴结。腹腔外制作管状胃,然后于左侧颈部做一5cm切口,将胃经食管床拉至左颈部实施食管胃吻合。

常规组病患实施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措施包含选择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75mg/10mL/支,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81),药物使用剂量是1%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在胸腔镜引导下,使用肋间神经阻滞针于脊柱旁外侧3cm部位对病患胸部切口所在肋间和上、下各一肋间的神经实施阻滞,每一个肋间注射药物剂量是2mL。实验组病患使用亚甲蓝以及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选择亚甲蓝注射液(20mg/2mL/支,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827)以及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其中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与常规组相同,使用2%亚甲蓝注射2mL以及1%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进行注射,注射方式与常规组相同。

1.3 观察项目

①比较每组病患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②比较每组病患手术过程中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出现率。③比较每组病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④比较每组病患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出现率。⑤分别于手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以及第15天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对每组病患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得分在0~10分之间,最终得分越高则代表疼痛感越剧烈,比较每组病患各时期VAS得分差异。

1.4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测方式选择SPSS 25.0软件中的t检验和χ2检验,当提示检验结果为P<0.05时,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每组病患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

常规组与实验组病患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每组病患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对比

2.2 比较每组病患手术过程中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出现率

常规组与实验组病患手术过程中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每组病患手术过程中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出现率对比(%)

2.3 比较每组病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常规组病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每组病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2.4 比较每组病患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出现率

常规组病患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出现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每组病患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出现率对比(%)

2.5 比较每组病患各时期VAS得分差异

手术后第1天、第3天以及第7天时,常规组病患VAS得分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5天时两组病患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每组病患各时期VAS得分差异对比(分)

3 讨论

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及时开展有效治疗能够延长病患生存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伴随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发展,全腔镜微创食管癌手术已经成为食管癌标准治疗术式之一。另外,快速康复模式也在临床广泛开展。食管癌病患在实施全腔镜治疗后,通常会出现显著疼痛感,进而对病患机体快速康复产生不利影响[8]。因此,采取有效的镇痛方式,对促进病患术后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肋间神经阻滞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常规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例如罗哌卡因等,对疼痛的控制时间一般在6h至1天内,因此无法有效缓解病患手术后疼痛情况[9-10]。本次研究中,在机械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在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方面,实验组出现率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实施肋间神经阻滞能够有效阻断外周伤害性刺激的传入,发挥一定镇痛效果。亚甲蓝存在较强的神经亲和作用,注射后可损害末梢神经髓质,发挥脱髓鞘作用,进而阻滞痛觉传导,同时还可使无髓鞘神经纤维,尤其是感觉神经纤维着色,进而阻滞疼痛的传导,新生髓质通常在30天左右才可修复,因此止痛效果确切、持久,并且神经能够恢复;另外,其还可参与糖代谢,使得丙酮酸持续氧化,改变神经末梢内外酸碱平衡以及膜电位,进而对兴奋以及神经的冲动传导产生影响[11-12]。在黄豪达等[13]的研究中,其对食管癌手术病患使用亚甲蓝复合制剂进行肋间神经阻滞,手术后第3天VAS得分是(2.0±0.5)分,相较于其他干预措施有明显下降。因此其认为采用该种方式进行麻醉阻滞,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改善病患疼痛感。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后第1天、第3天以及第7天时VAS得分依次是(2.69±0.61)分、(2.72±0.73)分、(2.88±0.78)分,均低于常规组(5.26±1.34)分、(5.17±1.26)分、(4.89±1.03)分(P<0.05)。分析结果可知,亚甲蓝作为可逆性神经末梢灭活剂,将其与罗哌卡因联合用于肋间神经阻滞,可使肋间神经末梢长时间处于麻痹状态,进而改善病患手术后疼痛感[14]。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能达到远期镇痛目的,减轻病患术后疼痛感,有利于其尽快实施康复功能训练,促进机体快速恢复[15]。实验组病患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胸腔积液以及肺感染出现率较常规组低。分析原因可能与病患术后疼痛程度轻,可有效咳嗽、排痰,进而使肺有效、充分复张有关。同时也可尽快将胸管拔除,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全腔镜食管癌手术病患采用罗哌卡因以及亚甲蓝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可提升镇痛效果,加速食管癌术后康复进程。

猜你喜欢

肋间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前皮支联合肋间臂支阻滞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如何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桂枝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肋间神经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