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分析

2021-07-29顾云丽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素质素质教育

顾云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通过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严重缺乏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体育教学既要注重身体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两者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另外,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大部分教学方式停留在课前做几分钟热身运动,然后让学生跑步。“走过场”之后,教师便让学生自由活动,这些枯燥的教学方法所起到的锻炼效果并不明显,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更无法实施素质拓展训练教学。

(二)教学目标和组织实施存在差异

教学目标和组织实施的差异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教师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很简单,虽然体育课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常规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并没有得到重视。教师虽然在教学这些运动项目之前,会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其内容过于简单,最终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学生的身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策略

(一)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展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但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参与者少、缺乏规模效应等局限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将文化、社区和体育融为一体,形成全新的素质拓展训练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体育素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户外运动,从而扩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此外,延伸课堂也是培养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花样篮球、足球等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二)采用游戏教学手段

研究发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基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技能的双重发展,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强化心理素质。基础体育课包括立定跳远、接力赛、用沙袋或接力器投掷实心球、跳绳等。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是接力赛和投掷实心球。将这些体育项目与游戏相结合,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比如可以把传统民间游戏“老鹰捉小鸡”融入体育教学中,最好要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智力,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所以,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仔细讲解游戏规则,并且布置任务,利用游戏中的捉、躲、闪、跑等动作,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任务。游戏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体育动作进行评价,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实现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与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新型体育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有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如果体育教学中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就会直线下降,所以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不让学生偏离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运动爱好和运动习惯,向学生展示跑步、立定跳远、跳高等体育运动的正确分解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开展体验式教学

随着新时期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参与式和体验式教学,改变教学策略,做好教学安排。传统运动倾向于竞技性和专业性,虽然以体育竞赛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但由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体育竞赛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教育效果。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互动的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体育教学器材,比如利用经过处理的树木可以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走独木桥,因为该项活动具有趣味性,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实现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发展的综合训练可分为以下四类:学生身体素质拓展训练、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社会素质拓展训练和创新素质拓展训练。创新不仅是中华民族繁荣进步的重要灵魂,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基本方法之一。素质教育拓展训练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拓展训练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素质教育中拓展训练的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丰富体育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他们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

三、结语

体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和感受到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提升自身素质教育,加强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們的学习积极性和运动热情,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快乐成长和健康发展的基本需求。小学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精神,而素质教育不仅意味着学生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还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必须及时结合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实际训练情况,制订合理的训练方案,开展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综合素质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