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妇日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1-07-28曹珺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日用情感化本能

曹珺怡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

引言

妊娠期是女性的一段特殊时期。由于特殊的生理情况、突然转变的社会生活角色,孕妇的心理状况也较往常更加敏感,需要得到更多呵护。本文以孕妇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心理情感状况,研究孕妇日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策略,总结出对孕妇日用产品有实际价值的情感化设计方法。

一、孕妇日用产品设计现状

产品的种类繁多,孕妇在不同阶段也会接触使用到不同的产品。其中日用产品是孕妇在妊娠过程中接触最频繁、最不可或缺的产品,由于这类产品的通用性较大,日用产品的使用和接触是贯穿孕妇妊娠的整个过程的,孕妇对此类产品会有一个较为强烈的妊娠前后使用感受对比。可以说孕妇的生活正是在不断使用各种各样的日用产品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妊娠前后各种产品的使用感受的差异,体会自己身体的变化、心理的变化和角色的转化。

而与日用产品不同,针对孕妇的医疗保健产品设备则更多在孕妇定期检查或是妊娠后期专业护理的时候出现在孕妇的生活中。这类产品在行为功能上能更科学、更安全地适应孕妇的身体需求,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地提供医疗信息和帮助,孕妇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对缺少对比感受,因此使用感受更加偏向产品本身的性能因素。由于其突出的专业安全性,孕妇在使用反馈上也更多注重的是自身的物理需求和不适,对于自身情感需求和其他潜在需求并不会过多表达。相较而言,日用产品的大众性和可选性,使得孕妇在使用反馈中会更主动、更全面地提出对产品的意见,这对这类产品的再设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目前也逐步推出了许多针对孕妇的日用产品,这些产品会在保证产品原本功能和一定商业价值的同时,适应孕妇身体变化。而对于孕妇的情感需求适应上,大多只在外观色彩方面针对女性喜好有所侧重,更加深层的心理情感需求部分则涉及较少。

综上所述,孕妇日用产品是市场上针对孕妇群体所发展出来的一类带有针对性关爱性质的日用产品,这类产品考虑到孕妇身份和其特殊生理需求进行设计研发,但是针对孕妇特殊时期心理状况的情感化设计却较少。

二、孕妇的心理情感需求洞察分析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孕妇的心理情况由于生理激素、生活状态和角色转变的影响,相较于孕前普遍有较大的变化。妊娠前期,孕妇的情绪起伏主要源于突然转变的角色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禁忌障碍,会出现矛盾、焦虑、恐惧等情绪。尤其是初次妊娠的妇女,更需要得到关怀。妊娠中期,孕妇可以感受到胎动,更加深入到母亲的角色中,此时的情绪波动主要是源于对自身和胎儿生长的好奇,出现敏感、易怒等情绪。妊娠后期,由于胎儿逐渐发育成型,孕妇的身体负担越来越大,此时的情绪变化主要是源于对胎儿生长和分娩的担忧和紧张以及身体负担和紊乱作息所带来的影响。

医疗研究心理干预结果表明,孕妇在有情绪障碍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安抚,尽可能快速地让孕妇的情绪归于一个较为平静的状态。接着,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道理进行宽慰,减少孕妇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心理。同时,需要给予孕妇这个社会角色和孕妇个体价值十足的肯定和认可,提高孕妇的自信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到孕妇的心情波动,让孕妇感受到她时刻被关注,时刻被关怀。孕妇的情绪相对敏感,更需要从细节出发,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代入她们,宽慰她们,关怀她们。

针对孕妇心理情感需求的偏好、程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控制变量法选取3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样本进行深入访谈。最终得到有效数据,整理后将孕妇心理情感需求主要分成两类:认知需求和疏导需求(图1)。从日用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孕妇生理特点的同时,针对其心理情感也一定要有所思考,结合情感化设计,通过日常使用的日用产品来给予孕妇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

图1 孕妇心理情感需求洞察

三、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

结合孕妇的心理情感需求分析洞察,针对孕妇日用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从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三个层面进行情感化设计策略的研究分析。

(一)本能层设计策略

本能层设计的原理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本能,人类出于物理特征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吸引而对产品产生欢喜之情。而针对孕妇的本能层日用产品设计,则需要通过产品色彩、形态、材质以及与孕妇的交互来吸引用户。

其中,舒适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通过舒适的外观以及使用体验来满足用户的本能需求。色彩的选择要尽可能温和舒适,尽量避免具有视觉冲突的配色方案,在视觉本能上营造舒适平和的氛围。产品的形态上更多应选用柔和包容的形态,视觉上舒适亲和,在使用上也应考虑人机交互以保证使用的便利舒适性。材质选用上也要考虑舒适性,不同材质会有不同的触感,也会在磕碰中发出不同声音,这些在材质选择中都是需要纳入思考范畴的。特别是针对日用消耗品,材料上要安全、舒适、环保。人机交互的舒适性不仅包括产品形态尺寸部分,还包括交互界面的设计部分,需要考虑孕妇的身体条件和行为特征。

同时,美观性也是对本能层设计的吸引动力。仅仅只是舒适并不能吸引用户去使用和购买,树木看起来亲和舒适但人们往往会更愿意着眼于美丽的鲜花。通过美观的外观造型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被本能吸引,是本能层中关键的一环。由于孕妇群体年龄段多在中青年阶段,且均为女性,在色彩形态上不会一味追求朴素舒适,还是会有一定的活泼的偏好体现。所以在保证产品原始外观舒适性的基础上,加入明媚色彩、有趣形态等设计元素,也能更加吸引孕妇群体。

作为商品而言,经济性也是日用产品一个重要的指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人类更青睐以公平的方式赢得更多的收益。孕妇作为一个即将或已经成为母亲的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社会角色,在选购日用产品的时候也会考虑产品的经济性。通过设计突出产品的经济性,使产品在第一眼看到时就显得更加好用、划算,也能从本能层面上抓住消费者。

(二)行为层设计策略

行为层设计的原理更加讲究的是效用,产品的功能性、可用性、易用性以及一定的物理感觉,是行为层设计的重要研究目标。针对孕妇的行为层日用产品设计,则需要有足够的功能完备程度和安全科学效用来取信于用户。

功能性是行为层最重要的原则。功能完备是一个产品最基本的所应做到的原则,尤其是针对身体状况相对脆弱的孕妇群体,产品功能完备、满足需求、能够使用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日用产品而言,主要功能大多很直接,针对孕妇的产品就需要提升次要功能性。例如普通洗衣液最重要的就是去污功能,而针对孕妇的洗衣液设计则需要着重考虑杀菌能力和温和程度等因素。

易用性使产品更加切合孕妇的实际需求。孕妇群体身体状况相对更加脆弱,需要更便利的使用方式来完成动作。产品的易用性能让孕妇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更加轻松,从物理层面上减轻一定的负担。孕妇通过产品的易用设计感受到自己被关怀,或者通过潜移默化的易用感受积累一定的自信心,都有助于孕妇群体的心理健康。

科学性使产品安全且权威。孕妇群体最看重的是自身以及胎儿的健康,安全而科学的产品能提供更高效放心的服务,用户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但是却能在潜意识里建立更好的信任感,使孕妇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信赖产品。信赖感会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孕妇使用产品时出现敏感、烦躁的情绪,有助于从权威的角度来使其心绪更加冷静平和。

(三)反思层设计策略

反思层设计的原理更多源于用户的生活文化环境,产品所传达的信息输出、文化意义、精神内涵在反思过程中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的感受。反思层的孕妇日用产品设计,则需要基于孕妇群体的认知情况,让产品在反思层面上避免引起歧义误会的可能,同时让产品本身能有一定的正面导向意义。

精神导向性是针对孕妇日用产品设计一个重要的原则。孕妇群体内心敏感,一些导向性内容(包括带有暗示的形态、色彩、纹样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忌讳、歧义等)都是设计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触犯用户的忌讳,不过度解读孕妇群体,进而再适当对正面积极方向的精神意义进行延申才会使产品更加贴心。

效益性体现产品本身价值。与本能层的经济性不同,反思层的效益性体现为人们普遍认知中的“价值越高品质越好”。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判定普通产品的品质通常凭借其材质、包装;而现阶段作为快消品的日用产品,针对中青年阶段的孕妇群体而言,网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屏幕摸不到材质,出于对品牌以及价位的信任进行选购。而作为设计者,则需要完成表现产品品质以及突出产品品质,并且考虑完整的使用流程,例如产品包装的设计足够精巧,以至于用户处理包装的时候,体会到产品设计的细心,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反思层的精髓。

四、结语

通过对日用产品与孕妇之间关联的分析,孕妇在各个阶段的心理情感需求以及各需求程度的研究,总结得到了针对孕妇的日用产品情感化设计在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三个层面的设计策略,包括本能层上的舒适性、美观性和经济性,行为层上的功能性、易用性和科学性,反思层上的精神导向性和效益性。针对孕妇这一弱势群体进行情感化设计思考,发现了弱势群体不但需要生理方面的帮助,在心理情感上也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爱。希望在未来的实际设计中,能更多在情感上进行思考和挖掘,让设计中融入更多的爱。■

猜你喜欢

日用情感化本能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吉米问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