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意

2021-07-28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事件 | EVENTS

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聚焦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的经典美术作品,遴选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多家单位的珍贵收藏,涉及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以百件美术经典作品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这些美术作品自觉从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讲述中国故事,阐释时代精神,反映历史巨变,描绘精神图谱,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艰难探索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以优美的艺术语言向人民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 近期,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浓墨重彩抒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绘就气象万千、壮阔恢弘的时代画卷。展览期间还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优秀美术作品,让观众更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发挥美术作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独特作用。

红色记忆·蓝色航海| 《红色记忆·蓝色航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是中国首个以“红色航海”为主题的展览,从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海员、航运、人民海军及华侨华人等多角度展示红色中国与蓝色航海之间的血脉联系。在革命历史部分,展览通过照片、历史文物等展品带领参观者了解红色航海革命史,在当代科技部分,展览重点介绍中国的航海重器与护航任务。重要展品包括习近平访问巴拿马时使用的对讲机、邓中夏编写的《省港罢工概观》、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模型等。

伟大征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日前,《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在北京市首都博物馆展出。该展览是首都博物馆联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河北博物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展览集结了各馆共280组件文物藏品,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展览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四个历史时期为时间线索,用史料文物还原重大历史事件,概括、凝炼地展示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历程。

从黄浦潮到珠江潮|“从黄浦潮到珠江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集合了广州、上海、北京三地8家博物馆的100件文物、近200幅图片,以上海和广州两座城市发展为视角,以城市史与党史相结合的策展方式,通过对三次浪潮的展示,全景式完整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既有筚路蓝缕的艰辛,又有创造辉煌的成就。展览分“开天辟地——黄浦潮”“轰轰烈烈——大革命浪潮”“翻天覆地——珠江潮”三大部分,完整呈现建党百年的历史和广州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星火初燃|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100周年,探寻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密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于七一前夕推出《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生动的历史教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五四运动后短短一年就能建立?为什么党的发起组成立一年后就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展览在吸纳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厘清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密不可分的历史脉络,用“时代呼唤新的革命领导力量”“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酝酿与成立”和“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三个部分,深入探寻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领导力量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红船起航| 近期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对外开展。展览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为主题、以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主线、以党的发展历程为脉络,聚焦中国共产党创建、特别是一大南湖会议,全面阐释一个大党与一条小船的关系,全面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初心使命的砥砺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根本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展览分“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个部分,并设“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历程”两个专题。展陈面积共5600平方米,展线全长921米,设置文物资料1134件、场景(壁式)26处、雕塑6组、绘画作品8幅、多媒体(音视频)341个、图表(地图)41张、图片676张。

无声的功勋|“无声的功勋——建党百年隐蔽战线主题书画展”近期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为全国首次公开举办的隐蔽战线主题书画展。展览透过一幅幅文艺作品去体悟一代无名英雄的赤胆忠心以及用热血和生命锤炼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无形战线、无声功勋、无私奉献、无尚光荣。

光影颂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电影主题展| 2013年6月16日,上海电影博物馆在上影厂原址正式向公众开放。为纪念博物馆开馆八周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光影颂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电影主题展以光影颂百年为主题,挑选100部红色电影,摘取100句经典台词,通过再现多个红色场景,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在光影交织中感受党的革命初心。展览还特别策划了名为永不消逝的誓言展区,将新场镇奚家宅的秘密联络台搬进展览中——桌上放着刚刚截取的密码纸条,犹如我党地下工作者正忙着连接起信号,快速地记录和交换秘密信息,为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为了艺术化地呈现红色影片中的光影瞬间和台词,策展团队首次使用帘幕形式,既有效地隔开了展区,又营造了一种唯美的艺术氛围。与此同时,经典台词还错落有致地排布围绕成一个艺术帷幕,参观者可寻找自己最熟悉的影片,重温红色经典。

作品 | WORKS

刘莹作品

刘莹(1981-10),女,蒙古族,硕士,讲师。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地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设计艺术教育、绘画艺术。

普斯贺纹现代转译设计

万字纹现代转译设计

作品名称:《蒙古族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普斯贺”、“万字纹”的现代转译设计作品》

创作说明:

蒙古族传统建筑历来有着丰富的纹样形式,圆形纹样被蒙古族人统称为普斯贺。圆形符号在蒙古族人心中是太阳的象征,表现出其崇拜太阳向往光明的民族心理。这种现象反映了蒙古民族崇尚圆形的独特审美心理,因此以圆形为造型和装饰特点的设计应用于他们的生活的多个方面,至今仍是蒙古族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另一种作为护身符和宗教标志的万字纹样,也有深刻的起源和丰富的发展,它运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广泛的应用于蒙古族传统建筑装饰中,体现了他们的民俗民风、宗教信仰以及审美取向。本设计作品汲取普斯贺、万字纹本真,结合生物学转译原理进行现代转译设计,挖掘纹样的基因传承特性,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契合点,为其在建筑、服装、工业等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多种有效的设计手段。

项目课题:

1、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内蒙古地区工科院校艺术课程教学的地域性及跨学科融合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NGJGH2020048

2、内蒙古工业大学社科重点项目:内蒙古地域建筑装饰图案的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SZ202003.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