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化设计在空巢老人居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南京某空巢老人居室为例

2021-07-28姜嘉和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居室情感化空巢

姜嘉和

(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南京 210094)

引言

我国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2035年和205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则分别达到22.3%和27.9%,而其中空巢老人占了其中很大的比例,根据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数据,2020年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在高速发展的当下社会,老年人开始更加关注高品质的生活,因此居住环境的适老化设计对于老年人获得幸福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情感化设计理论

(一)情感化设计理论论述

情绪是认知不可分割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所做所想的每一件事都受到情绪的影响。美国认知与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师唐纳德·诺曼在其著作《设计心理学》中提出了情感化设计,并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本能层设计更加关注产品的外观,行为层次的设计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效率有关,反思层设计指的是产品的合理性与智能性,关注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产品与用户的情感进行联系,让用户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情感化设计在居室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本能层分析

本能层设计关注产品的外观,从人类的本能方面影响情绪。在室内设计中本能层设计与材料、肌理、颜色、造型、触感等方面相关。

2.行为层分析

行为层设计关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通过提高产品的易用性、易理解性以及使用时的愉悦度来满足用户。在室内设计中行为层分析与空间流线、空间布局、人机交互、基础功能等方面相关。

3.反思层分析

反思层设计关注产品的合理性以及文化性,通过满足用户对于自我形象、记忆、文化背景的追求达到与用户进行情感联系的目的。在室内设计中,反思层设计通常与陈设、室内文化符号等方面相关。

二、空巢老人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空巢老人现状分析

空巢老人一般指子女离家的独居或者夫妻同居的老年人,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无依无靠没有儿女和伴侣的孤寡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子女远在他乡不得不独守空房的老人。空巢老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包括物质层面问题,比如老人无人赡养、身体机能衰弱等等,也包括精神层面问题,比如对儿女的思念、自身孤独无依无靠、缺乏自我实现感等等。

(二)空巢老人生理需求

老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机能逐渐开始衰弱,具体体现在身体灵敏度、听力、视力、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记忆力下降,身体萎缩,味觉、触觉、嗅觉也大不如前。这些生理方面的变化会导致老人对生活环境有更高的需求。比如老人的视力减退就需要更好的光环境,身体灵敏度和平衡能力衰弱就需要注意在地面上取消或减少高差,老人的运动能力减弱也需要增加室内各区域和功能的易达性。

总结下来,老人由于不可避免的生理衰退,在无障碍环境、视觉环境、听觉环境、环境安全性等方面增加了需求。

(三)空巢老人心理需求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家里缺少人丁没有生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可以倾诉自己感情的对象,空巢老人容易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许多空巢老人很少进行社交活动,这是其产生各种消极情绪的重要原因。空巢老人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情感包括孤独感、失落感、自卑感、悲观厌世、过度思念子女、过度怀旧的情感等等,这也就需要以心理学为基点,利用设计手段改善老人的心理状态。

(四)空巢老人空间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充分了解空巢老人的生理状态及空间需求,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共回收了36份有效样本。调查发现空巢老人对于卧室的使用问题最大,改造需求度最高,卫生间和厨房次之,客餐厅排在最后。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或改造活动中应该更加关注卧室、卫生间与厨房。(图1)

图1 空巢老人空间需求调查

三、空巢老人居室空间情感化设计实例

(一)南京某老年居室现状

布局方面,原居室总体布局相对老旧没有明确的空间区分,餐厅和客厅混杂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功能划分。客厅由于布局的原因,只有一扇小窗,导致通风和自然光线不足。同时在储物空间方面利用率也十分不足。厨房和卫生间因为原始隔墙考量不到位而导致过于狭窄,使得人员流动和工作受到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讲过于狭窄的空间会影响助老工具的使用,并且造成安全隐患。

装饰与家具方面,原居室家具摆放过于随意,扰乱了空间布局与动线。在色彩上,房间整体显得老旧与阴沉,并且配色没有组织,比如使用赭石色的桌椅配橘色的踢脚与门框,再加上蓝色沙发,有些过于跳脱,缺乏和谐之美。地面使用了镜面砖,容易导致老人摔倒,有安全隐患。(图2—5)

图2 案例客厅现状(1)

图3 案例客厅现状(2)

图4 案例厨房现状

图5 案例卫生间现状

(二)本能层设计

1.视觉层面设计

由于老人视力的衰退,良好的光环境对于老人居住空间相当重要。骊住(LIXIL)公司的研究成果认为:让老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整体照度大概为50~250lx,约为年轻人的1.5倍;老人在阅读时需要的照度约为600~1500lx,约为年轻人的2倍。因此设计不仅在人工照明方面增加了居室的整体照度,在布局方面,也打通了南北空间,并将客厅与老人卧室这两个老人使用时间最长的房间放置在南边,使其获得更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如此不仅可以满足老人生理上对照明的使用需求,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老人的心情,给老人带来愉悦感。

在色调上,由于高纯度的颜色会使老人心烦意乱,因此设计大量使用了中明度低纯度的木色,营造出一种安静恬淡祥和的氛围,并且利用木纹自带的自然感和亲切感给老人更加舒适愉悦的体验。(图6、图7)

图6 设计布局

图7 从南到北打通的空间

2.触觉层面设计

材质上,设计较少使用高反光石材、玻璃等材质,多使用原木以及编织物材质,减少室内空间的冰冷感,增加其柔软及亲和的感觉,使空巢老人在空间中更加舒适且更有归属感,降低孤独给老人造成的负面影响。造型上,设计在选用家具时尽量避免尖角,减少其给空巢老人带来的不安全感,并且在物理层面保护老人的安全。(图8)

图8 空间材质的使用

(三)行为层设计

1.无障碍与交通空间

无障碍设计和交通空间设计直接影响老人对于空间的使用效率与安全性。在老年居室的设计中应合理设计交通动线,保证空间的易达性和易用性,同时应保证交通动线宽度在800mm以上,保证老人的无障碍使用。

设计中全布局交通通畅,所有过道大于800mm,每个空间留下了1500mm的回转空间。流线上以中部开敞空间为枢纽,四周分布功能,南北直线交通为主轴,东西走向为次轴,满足老人对于整体居室的使用需求。

无障碍方面所有的移门轨道均脱离地面,除卫生间和阳台等易积水处,其他地面均采用强化木地板,取消了地面的高差。卫生间和阳台地面采用300mm×600mm灰色防滑砖,既可以耐脏,又由于是防滑砖,老人不易滑倒,保证了老人的安全性。卫生间采用了开门式浴缸,老人不易被浴缸壁绊倒或阻碍,浴缸北侧加装扶手,方便老人使用。马桶北侧加装L型扶手,帮助老人起身更易,扶手包裹白色软质材料,更具亲和力。马桶北侧预留500mm护理空间,方面人员照料。设置了两个洗手池,一高一矮,分别为750mm和850mm,其中矮的底部架空,方便轮椅老人使用。两个洗手池中间加装了扶手,保障老人安全。

2.老人使用行为

由于老人身体机能产生退化,需要格外关注其在空间设施使用时的方便度。插座高度基本满足老人人机工程学,大部分在适宜老人使用的900mm以上,只有床头和电视机柜处在300mm以下。置物架上下安装了灯带,保障老人夜起安全。厨房操作台采用架空设计,轮椅老人或者希望坐着操作的老人也能轻松使用。

(四)反思层设计

1.老人自尊

由于具有大量的墙面,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应加装数个扶手,但考虑到老人心理因素,这里就利用了连续家具(即置物架)对扶手进行了代替。

2.思念儿女情感

餐厅采用了比较大的餐桌,能容纳共八个人。使老人与子女家人团聚时更有仪式感,也能容下两个带孩子的家庭。

3.怀旧心理与文化认同

居室内大量使用原木材料,与过去的装饰风格接近,满足老人的怀旧心理,激发老人的回忆。设计在陈设上选择带有美好寓意以及与用户早年经历相关的物品,满足老人的文化认同需要。

结语

当前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对于空巢老人居室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情感化设计与适老化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满足老人的生理需求,也可以让老人在情感上感受到温暖,因此设计师应从情感化角度出发,对材质、颜色、触感、易用性、老人自尊和文化满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设计出能与空巢老人情感产生联系的居室空间。■

猜你喜欢

居室情感化空巢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论色彩在儿童居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