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影海报视觉语言符号的多元呈现方式
——以第92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海报为例

2021-07-28秦旭萍曹歌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符号色彩情感

秦旭萍,曹歌

(1.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1399;2.吉林艺术学院,长春 130012)

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和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被誉为世界四大电影奖。从商业性和艺术性的角度来说,奥斯卡金像奖占据了强有力的位置。迄今已举办92届,该奖项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最专业的电影类奖项,它不断地激发和鼓励更多电影人创作出更多卓越的电影。与此同时,还为电影产业打开了更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电影行业从业者和学界研究人员来说,奥斯卡获奖电影作品在行业内是高标准的标杆式内容,更具有研究的前瞻性和应用价值。

早期的电影海报更倾向于直截了当地将电影主题表现出来,作为电影的一种提示性存在。而现在的电影海报设计,不仅仅是电影视觉工作中的一个部分。在数字媒体时代中,海报也不单单是为了电影宣传而产生的作品,现阶段对电影来说,电影海报的功能更大程度上是激发公众对影片内容的好奇,并引发进一步的观看欲望。针对视觉语言符号在电影海报中的多样化呈现方式讨论内容如下:

一、电影海报的视觉语言符号

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学者赵毅恒给出了很多定义和解释,通过讨论视觉语言符号与电影海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视觉语言符号对海报的作用和意义。视觉语言符号是指具有不同传播功能的、又有不同分工的图形和色彩的总称。人类大脑三分之一的神经系统由视觉器官支配,通过视觉语言让感觉器官感知表象的事物,再将其发送到神经系统得到讯号,它是意义的传达,也是与自身的情感交流。视觉语言符号所具有的直观性,让人们感知视觉语言符号的独特意义。其最终目的不只停留于眼前,更是为使人类突破视觉局限,且在跨行业传播时,展现独有的行业价值。

电影海报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符号的主要载体,将图形、色彩、文字及情感运用其中,抓住视觉语言符号的特性将其延伸,切实地表达电影的情感、理念和中心思想,因此,视觉语言符号在电影海报中的合理运用是尤为重要的,这些视觉语言符号的完美呈现,能够使人们带着强烈好奇心和无比期盼的心情走进电影院。

二、电影海报视觉语言符号的多样化呈现方式

(一)电影图形的符号化

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而图形作为视觉语言符号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能够在一个二维空间中用轮廓来划分和绘制多个空间的形状。图形作为海报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设计清晰地传递影片信息,它突破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更能引发观众的内在思考。在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电影海报应该考虑加入更多的交互方式和动态形式。但是,对于宣传形式更强的电影海报来说,在二维空间的限定下,电影海报的图形展现局限于静态化。因而,在电影海报的制作过程中,设计师们应该将图形与其他视觉语言符号进行最优结合,以便于更准确地传递电影讯息。图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这三大类别,是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这里,我们主要谈图像符号和象征符号在电影海报中的设计应用。

1.图像符号的易读性

图像符号是指符号形态与所要表达对象之间的结合。在电影海报的设计过程中,提取影片中的图像符号,作为电影海报构成的主体,将某一场景或某一人物的帧动画记录下来,并在电影海报中展示,使影片更加引人注目。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更具有影片传达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例如在电影《好莱坞往事》的海报中(图1),设计师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布拉德·皮特作为整幅海报的主要人物元素。影片中,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电视明星和自己长期合作的替身,也在苦苦思考着该如何找到属于他们的立身之地,从海报中人物的眼神、着装以及海报的背景,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这部带有一点悬疑,且有西部复古剧情的影片的主要情节,它把我们带回到了1969年的洛杉矶。

图1 《好莱坞往事》电影海报

2.视觉象征符号的多维表达

象征符号是指符号本身的形态与所要表达对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存在象征关系。视觉象征符号是根据历史演变而来的,因此象征符号可因情感因素、地域环境、文化差异等硬性条件的变化而随之改变。例如,不同的国家中,人们首次见面的礼仪都是不同的,即使他们要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但选择的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所以,象征符号同环境条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联性。获得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电影《寄生虫》的海报(图2),可谓将象征符号的象征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讲述的是一出父权家庭的黑色喜剧,寓意深远,且值得观众反复玩味。影片记录了一家四口皆是“纯正”的无业游民,他们像寄生虫一般地生活着,每天的日子一眼望到头,可故事在金基宇靠假造教育资历来做家教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在富豪家的工作经历,使他们看到了巨大的贫富差距,一系列的离奇且出乎意料的故事由此发生。影片海报的设计耐人寻味,极具现代感的美学色彩,让每一个人物都成为焦点。不难发现,海报上的每个人物的眼睛都被色块覆盖,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白色色块下是富人,黑色色块下是穷人。在电影中也是如此,地上生活着富人,地下生活着穷人。在电影海报的象征表达上,白色代表富人,黑色象征穷人,运用了象征符号来传达不同阶层的概念。若说海报视觉语言符号的展示,与人物本体紧密相连,那么,中间部分躺着的女富人手里的红酒杯,则更似她自己的“血液”,而男富人的红酒杯则稳稳地放在地面,这预示着男人的最终命运。海报左下方有一双平放的腿,这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视觉想象和思考,具备了耐人寻味的、悬疑的视觉效果。

图2 《寄生虫》电影海报

(二)文字的符号化设计

在电影海报的发展初期,文字首当其冲为海报设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应该说,电影海报从视觉上离不开文字的支撑,文字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符号。最初,电影海报的文字表现手法比较单一,大多停留于展现电影的主要内容,且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电影的中心思想的层面。现在,电影海报的文字不只表达“份内”的事情,设计师们还在文字中融入更多的视觉艺术效果,把文字转化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这就更能体现创作者的情感升华,让观众能够通过对文字设计的欣赏和思考,更好地了解创作者的思想,唤起观众与创作者的情感共鸣。

电影海报为了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文字的设计与排版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需求的更迭而不断改变,海报文字自身的表现力虽然有助于传达和推动电影的情节,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若处理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会使整幅海报极具艺术张力,从而激发观影的主动性。电影海报设计中,通常会将文字进行高度的概括,将电影的看点清晰地表达出来。例如,获得奥斯卡第92届最佳视觉效果奖的电影《1917》的海报(图3)中醒目的数字“1917”的背后,隐隐透出两位士兵奋战的场景,他们大步流星赶往生死未卜的战争前线,因为,前方有1600人等待着他们的救援。虽然这是炮火硝烟的战场,但也是看到希望的曙光。海报设计充满了希望和阳光,含蓄地透出最终的故事结局,这是文字设计和电影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推敲整幅海报的设计,其占据主体位置的“1917”字样,选取较为粗犷的字体,一是为了反衬后面的画面,二是为了强调主体基调,表达庄重浓厚的胜利心理,能够迅猛地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右下角的小字则选用较为纤细的字体,它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明确地传达了该影片其他的相关信息,与主体字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视觉关系。

图3 《1917》电影海报

(三)色彩的符号化设计

色彩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具有装饰性、象征性与文化性的视觉语言符号,色彩对于抒发情感、烘托电影氛围都有卓越的贡献。电影海报发展初期,色彩的选择基本都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1935年,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上映,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影片的色调也在不断变化。应该说,色彩的象征性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是不同的,它们本身也都带有专属于自己的“座右铭”,例如,热情、刺激、轰轰烈烈是红色,使人兴奋;沉静、自由是蓝色,使人忧郁;活力、青春是绿色,使人尽显生机。在电影海报设计之时,设计师们必须考虑这些颜色本身具有的特性和感觉,再结合电影情节以及要抒发的情感,最终完成海报设计,因此,海报中色彩的选择,既能代表电影人物所隐含的情感,也能让观众从视觉上对电影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如,我们来看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的《玩具总动员4》的海报(图4),该电影是一部由乔什·库雷导演的、将色彩运用发挥到极致的动画长片。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异常鲜明的色调组合,因为影片的类型决定了这一点。整幅海报的画面色彩鲜活、对比强烈,色彩的饱和度极高。主要形象的颜色能够清晰鲜明地表达其性格特点。虽然海报的颜色种类较多,但整体看上去,仍旧是十分舒适与和谐的视觉效果。这幅海报中多种色彩的组合与碰撞,产生了光芒四射的火花,通过巧妙的、符合色彩对比原理的色彩组合,完整而清晰地贯通了影片的情节,巧妙地抒发了电影的艺术情感。此外,电影海报的环境色也是十分重要的,影片《玩具总动员4》的惊险刺激的冒险过程,温馨美好的结局,都已在海报的环境色的铺陈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4 《玩具总动员4》电影海报

(四)海报设计的审美集合体

一部电影的基本格调通常在电影创作之初就已奠定,每一位导演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从构思、创作、选角、拍摄到剪辑,融入了导演的个人情感,也彰显了独特的电影魅力。同样,电影海报在创作之初,也融入了海报设计师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但这些东西都是凌驾于电影情节之上的。此外,不同的观众在观看同一副电影海报时,他们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视觉感受和心理需求来决定视觉的焦点,因此,电影海报的设计格调是一种电影情节、设计师思维和观众审美等多方面的审美集合体。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小丑》是一部迷人的影片,它不想被人靠近、而又急切地等待人们去了解它。电影中,一位笑意满满、自带笑点的喜剧演员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整幅海报的设计极具戏剧性,仔细揣摩,你会发现,《小丑》海报(图5)中原本欢快、自由的舞蹈动作,看上去那么别扭和不尽如人意,小丑微笑的嘴角也如此暗淡无光,欲望被覆盖,情感被伤害,再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微笑,他红、黄、绿撞色的衣服和夸张可怕的妆容是“小丑”幻灭的象征。他的笑引人深思,似乎是对人性的蔑视,抑或悲伤过后、看淡一切的表演。当我们真正走进“小丑”的生活中,会发现,社会上种种残酷的现实压得你无法喘息,最终走向惨不忍睹的结局。《小丑》的系列海报将电影的魅力彰显无遗,魅力只增不减,回忆永驻心间。

图5 《小丑》电影海报

三、结语

电影海报在兴起之际,原本的目的只为影片的宣传与造势,现如今,电影海报的职能远不止于此,它将视觉语言符号进行加工与再创作,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传递电影的相关信息、喻示电影情节的发展、抒发主要的电影情感,彰显电影独特的魅力,赋予电影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

电影海报已经成为优秀电影展示其感染力的重要搭档,是阐述电影内容的辅助手段,既达到宣传影片的目的,又通过视觉语言符号的设计应用,给电影创造了额外的艺术享受。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和发展,好的电影海报都是吸引大众眼球的精神食粮。综上所述,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视觉语言符号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手法也会更为多样化,电影海报设计师们也应该不断探索,拓展电影海报设计的艺术空间。■

猜你喜欢

符号色彩情感
学符号,比多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符号的由来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