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VitB12联合铁蛋白检测在鉴别诊断不同类型小儿贫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7-28李长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溶血性性贫血铁蛋白

于 康,李长云

(聊城市人民医院 1.检验科 2. 肾病实验室,山东 聊城 252000)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儿童是贫血的高发群体。小儿贫血的主要类型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贫血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苍白、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此病患儿的病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导致其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临床上在对贫血患儿进行治疗时,应明确其贫血的类型,以便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和铁是参与人体造血的重要元素,而铁在血清中可直接转运为铁蛋白[3]。临床研究表明,检测血清中VitB12及铁蛋白的含量对诊断贫血具有积极的作用[4]。本文主要是探讨血清VitB12联合铁蛋白检测在鉴别诊断不同类型小儿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5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贫血患儿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 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这100 例贫血患儿的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其家长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先天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在近3 个月内使用过铁剂或VitB12,或有输血史;中途退出本研究。将其中100 例健康儿童设为健康组,将其中100 例贫血患儿设为贫血组。在贫血组中,有男58 例,女42 例;其年龄为1 ~12 岁,平均年龄为(6.78±2.04)岁;其病程为1 ~8 年,平均病程为(4.23±1.23)年;其体重为12 ~32 kg,平均体重为(20.12±2.71)kg ;其中,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患儿分别有33 例、40 例、27 例。在健康组中,有男55 例,女45 例;其年龄为1 ~13 岁,平均年龄为(7.01±2.02)岁;其体重为13 ~33 kg,平均体重为(20.17±2.78)kg。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及体重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儿童血清VitB12与铁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方法是:采集其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4 mL,对血液标本进行5 min 的离心处理(转速为1200 r/min),分离出血清。采用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I 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测定血清中VitB12及铁蛋白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血清VitB12及铁蛋白的水平。比较贫血组患儿中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患儿血清VitB12及铁蛋白的水平。统计用血清VitB12联合铁蛋白检测诊断不同类型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血清VitB12 及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贫血组患儿血清VitB12的水平低于健康组儿童,其血清铁蛋白的水平高于健康组儿童,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血清VitB12 及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s)

表1 两组儿童血清VitB12 及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血清VitB12(pg/mL) 血清铁蛋白(ng/mL)健康组(n=100) 283.42±102.23 235.25±110.56贫血组(n=100) 114.56±42.23 800.34±101.67 t 值 15.266 37.622 P 值 <0.001 <0.001

2.2 贫血组患儿中不同类型贫血患儿血清VitB12 及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在贫血组患儿中,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患儿血清VitB12的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儿童,P<0.05;溶血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儿童,P<0.05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低于健康组儿童,P<0.05 ;溶血性贫血患儿血清VitB12的水平低于缺铁性贫血患儿,P<0.05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VitB12的水平低于大细胞性贫血患儿,P<0.05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低于大细胞性贫血患儿,P<0.05;大细胞性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低于溶血性贫血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贫血组患儿中不同类型贫血患儿血清VitB12 及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s)

表2 贫血组患儿中不同类型贫血患儿血清VitB12 及铁蛋白水平的比较(± s)

注:a 与健康组相比,P <0.05 ;b 与缺铁性贫血患儿相比,P <0.05 ;c 与大细胞性贫血患儿相比,P <0.05 ;d 与大细胞性贫血患儿相比,P <0.05 ;e 与溶血性贫血患儿相比,P <0.05。

组别 血清VitB12(ng/mL) 血清铁蛋白(ng/mL)健康组(n=100) 283.42±102.23 235.25±110.56溶血性贫血(n=33) 85.56±35.56ab 890.23±242.34a缺铁性贫血(n=40) 112.23±40.23ac 40.23±10.23ad大细胞性贫血(n=27) 168.34±65.34a 582.34±178.34ae

2.3 用血清VitB12 联合铁蛋白检测诊断不同类型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

用血清VitB12联合铁蛋白检测诊断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用血清VitB12 联合铁蛋白检测诊断不同类型贫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例(%)]

3 讨论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综合征。小儿贫血可分为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三种类型。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缺乏铁元素,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大细胞性贫血也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指因VitB12和(或)叶酸缺乏所导致的贫血。对不同类型的小儿贫血进行鉴别诊断是为患儿制定科学治疗方案的前提[5]。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上鉴别诊断不同类型小儿贫血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属于有创检查,难以在临床上大范围应用[6]。VitB12与铁是人体造血所必需的元素。VitB12在人体内以甲基钴胺素的形式存在,经过降解及转化后可作为重要辅酶参与机体细胞DNA 的合成。若机体缺乏VitB12,会引发神经系统疾病及大细胞性贫血[7-8]。另外,长期贫血会导致机体VitB12存储不足,使外周血中VitB12的含量降低[9-10]。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总量达4 ~5 g,人体内的铁可分为功能性铁和贮存铁两大类[11-14]。进行血清铁及铁蛋白检测是临床上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邓小玲等[15]研究指出,联合检测血清VitB12及铁蛋白的水平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与本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血清VitB12联合铁蛋白检测在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小儿贫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溶血性性贫血铁蛋白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