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1-07-28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利钠艾司人脑

孙 华

(广元市中心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缺血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组织长期缺血缺氧,使其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受到损伤导致其出现体循环、肺循环瘀血、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及活动耐力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尽快恢复有效血流灌注、缓解心肌细胞凋亡是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则。近年来,盐酸艾司洛尔、重组人脑利钠肽及米力农等药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1]。有学者认为,联用多种药物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其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至2020 年6 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40 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 例)和观察组(70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42 例,女28 例;其年龄为45 ~78 岁,平均年龄为(60.75±2.34)岁;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的患者分别有28 例、42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45 例,女25 例;其年龄为43 ~79 岁,平均年龄为(60.69±3.21)岁;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的患者分别有31 例、3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情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缺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2)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缺血性心力衰竭。3)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或Ⅳ级。4)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50%。排除标准:1)患者近14 d 内曾使用β 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2)患者对盐酸艾司洛尔、重组人脑利钠肽过敏。3)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或精神障碍。4)患者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休克、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

1.3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其开通静脉通路。使用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使用10 mg 的硫酸阿托品对其进行急救。使用盐酸艾司洛尔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盐酸艾司洛尔的用法是:使用0.5 mg/(kg·min)的盐酸艾司洛尔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治疗1 min 后,为患者将盐酸艾司洛尔的使用量调整为0.05 mg/(kg·min)。依据患者的病情,为其调整盐酸艾司洛尔的使用量,盐酸艾司洛尔的最大使用量需低于其首次使用量。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盐酸艾司洛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用法是:使用1.5 μg/kg 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结束后,使用7.5 ng/(kg·min)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持续泵注48 h。间隔1 d 后,依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第2 次治疗,最多治疗2 次。盐酸艾司洛尔的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1 周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心率(Heart Rate,HR)、预射血期(Pre-ejection Period,PEP)、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及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患者的HR、PEP、SV 及CO。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患者血清SOD、MDA 的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改善>2 个等级。有效:治疗后,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改善1 ~2 个等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 慢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PEP 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其SV、CO 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s)

组别 SV(mL) CO(L/min)PEP(ms) HR(次/min)对照组(n=70)55.91±7.39 3.84±0.62 101.38±10.12 93.25±7.15观察组(n=70)68.26±7.14 4.94±0.87 92.20±9.57 81.05±7.75 t 值 10.055 8.615 5.514 9.680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血清MDA 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 s)

表3 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 s)

组别 血清SOD 的水平(U/mL)血清MDA 的水平(noml/mL)对照组(n=70)123.46±7.74 7.34±0.56观察组(n=70)162.68±8.53 6.14±0.27 t 值 28.489 16.149 P 值 0.000 0.000

3 讨论

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患者心脏病变恶化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有关。高血压、心律失常、晚期冠心病、心肌劳损及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高。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进展与其发生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氧化应激反应有关[3]。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氧自由基的数量增多,可使其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其血清SOD 的水平下降、血清MDA 的水平上升,影响其SV、CO 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使其心功能发生恶化,甚至可导致其死亡。《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指出,使用药物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目标是改善其心肌功能,修复其受损的心肌细胞,控制其病情的进展。盐酸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的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4]。使用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抑制其β1受体的活性,减少其心肌组织的氧耗,降低其左心室壁的张力,抑制其心肌组织的收缩,缓解其心力衰竭的症状,抑制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稳定其心率,维持其缺血心肌细胞的稳定,预防其发生猝死[5]。盐酸艾司洛尔的半衰期≤20 min。单用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持续改善其心肌功能的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纠正其氧化应激反应。重组人脑利钠肽是一种生物合成的内源性多肽类药物。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及利钠作用与人体心脏产生的利钠肽生物学作用相同[6]。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以下几项优势:1)可增加患者细胞内环磷酸鸟苷的含量,缓解其心脏的前后负荷,扩张其静脉血管,抑制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稳定其血压、血容量及电解质的水平[7],增加其CO、SV,减缓其HR,缩短其PEP;2)盐酸艾司洛尔进入患者体内后可迅速缓解其心肌缺氧的症状,稳定其HR,保护其心肌细胞,重组人脑利钠肽进入患者体内后可抑制其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的活性,稳定其肾素的水平,控制其氧自由基的活动,提高其抗氧化酶的水平,降低其血清MDA 的水平,减轻其膜脂过氧化引起的膜系统损伤,纠正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心功能。在用药安全性方面,盐酸艾司洛尔进入人体后不经肝脏代谢,重组人脑利钠肽进入人体后可被水解。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会使其因药物蓄积发生心动过缓、严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8],其耐受性较高,可用于长期治疗。在远期预后方面,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发生血栓性疾病、心功能下降等不良情况。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 的水平有关。心功能下降的发生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关。有研究表明[9],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其左心室壁的张力,扩张其静脉血管,提高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抑制其心脏的重塑和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其心肌细胞的凋亡,降低其血浆内皮素-1 的水平,减少其发生不良情况的风险。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盐酸艾司洛尔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

猜你喜欢

利钠艾司人脑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老年失眠症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失匹性负波观察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