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以数字媒体技术助力高速路带文化提升

2021-07-28

流行色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速路服务区高速公路

叶 菁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关键字:高速路带;数字媒体;数字色彩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中国古代发达的交通对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传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朝,丝绸之路通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实现了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繁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诗路文化带,而浙东“唐诗之路”则是诗路文化带上最耀眼的明珠。

中国现代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的发展建设起到基础支撑和先导引领作用,具有意义深远的社会效益。自1988年10月31日,中国内地首条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2018年12月28日,短短30年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万千米,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浙江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总里程达5096公里、车道里程达2.5万公里。以此为基础带动了浙江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在过去的七十年里浙江以“开拓”“先行”的姿态和“通世变”的文化基因,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可以说发达的交通助力浙江的发展,使浙江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

1、数字媒体技术赋能高速路带文化升级

1.1 高速路网具有天然的展示窗口属性

高速公路或绕城而建,或穿城而过,起到沟通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的人流、物流的作用。在物理空间属性上可将高速路视为城市或地区的外立面,而高速路服务区和收费站则是城市客厅或入城口。将地方特色文化以艺术手段植入高速路带,提升高速路带文化属性,将其打造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多重意义。当路网交织,服务区串珠成链,则一幅天然的多轴线叙事空间就呈现了出来。按照“展览馆群”的空间叙事逻辑将高速路网营造为诗性的山水场域,依托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绘画、书法、公共雕塑、环境艺术、装置等创作方法打造整体的叙事空间,不仅能丰富高速路带文化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特色文化展示窗口。

1.2 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与多样的高速路环境相结合

数字媒体技术具有可实时更新、视觉效果强烈等优势。如果我们将高速路网视为串联不同城市(地方文化)的交通(参观)路线,那么在展示逻辑上我们可将高速路网视为一个文化展示馆群,高速路带视为串联不同展馆的参观路线,高速服务区则是展馆中的重点展区。高速公路的边坡、桥梁、隧道、挡墙、收费站和服务区都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展示界面。根据这些展示界面的不同空间特性,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并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就能营造一幅动态的文化画卷。

高速路的边坡与挡墙在行车过程中是动态视域的侧立面,可以氛围营造为主,针对景观提升和雕塑设置增加辅助性艺术装置,强化高速公路由单纯的城市边缘通道向独立城市区域的角色转变。高速路上横跨的桥梁与收费站是动态视域的正立面,可设置大型动态影像屏幕或浮雕壁画;隧道是半包式的空间形态,因此可通过全域景观营造代入沉浸式体验如图1。

图 1重庆万科17英里项目隧道内的不同数字光色变化(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速服务区是人流车流最为密集且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可视其为主要文化传播窗口。结合服务区所处地方,开发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实景vr或还原式vr场景以及互动媒介来增强文化互动感与参与感。

2、数字色彩为高速路带增“安”添“彩”

2.1 运用数字色彩可以改变高速路单一环境提高安全系数

高速路的首要功能是交通,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指标。而高速路旁景色单一,又有一定的限速,驾车时动作单调,驾驶员长时间在这样“平稳、舒适”的环境中开车,会出现“催眠”现象,很容易造成疲劳。此时不规律的视觉刺激是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基于人类视神经对于色彩感知具有的敏锐度,色彩能起到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将色彩结合数字科技应用于高速路空间设计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字色彩是基于三原色光能混合出的色彩,是利用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而成所需要的色彩色光 。这种光色融合的效果变化丰富,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运用能够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色彩不同于逻辑图像或符号,无需通过推理得出,色彩是独立的表意个体,不同的色彩可以代表某种含义也可以仅仅传达某种氛围意向。这样的特性使得在高速路环境中植入色彩后能够仅仅改变环境氛围从而产生视觉的变化刺激,消除驾驶员的疲劳感,提高注意力。

夜间的高速路由于缺少光线,环境的辨识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极大增加。而数字色彩在夜晚的环境中效果更佳,根据高速路带定点设置数字色彩装置,结合数码编程技术在车辆通过时进行动态光色演绎,能有效地起到人文关怀与安全提示的双重作用。(如图2 )

图 2数字灯光装置:历史隧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未来,还可以通过车载芯片对驾驶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实时捕捉,在察觉到驾驶员疲劳或烦躁时通过数字控制系统实时改变数字色彩,例如将数字色彩调为冷色调,利用冷色调的视觉传达效果刺激脑下垂体,营造安静的环境气氛,以实现驾驶员心情平复。

2.2 运用数字色彩可以传达文化情感凸显不同路段的文化氛围

数字色彩的动态表现力能够引发知觉的灵性互动。马蒂斯曾经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感觉的。数字色彩最大的特点在于,借助于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色彩的实时变化。色彩变化的可视化同时也是人类情感的可视化。在当代数字技术的革新中,数字色彩被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

数字色彩可以是一个有机的表意整体。在高速路不同路段营造不同的色彩环境,通过数字手段将其进行组合,单片段的数字色彩之间就产生了某种关联。道路使用者通过高速路这条“参观”路线,随着时间轴线的推移,单片段的色彩体验组成了数字色彩序列,这些非逻辑性色彩符号转换为对人类情感的感性表达。

数字色彩之间组合可以是非约定俗成的,除了能够随机性变换以外,道路使用者经过的地方所独具的地方特产与文化特色是决定数字色彩构成的因素。通过艺术化处理实现跨时空的传播。色彩作为最基本的视觉传达符号和人类的感知符号,将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以色彩氛围营造的形式展现在道路使用者面前。并且打破了传统视觉色彩传达“静”的状态,运用流动、变幻的色彩构成视觉的“不平衡”状态。使人在色彩变换的动态体验中,提振精神,融入到道路驾驶的愉悦体验中。数字色彩独有的时间性、多维度性、可反复性和融合性,极大的丰富了高速路空间环境营造的自由度和契合度。

2.3 数字展演为高速服务区增“文”添“艺”

通过对高速路服务区现状调研显示:大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混乱涣散、无地方特色、缺失活力、设施功能简单等问题。道路使用者仅将服务区作为短暂停留的地方,停留多因为必要需求,如加油、果腹、上厕所、长途休息等。 服务区一般有两类设施:一类是公厕、停车场、休息场所和信息中心等基础设施;另一类是区域振兴设施,包括农产品直卖场、餐厅、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设施、文化教育和旅游观光设施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服务区通常只拥有基本的休憩功能和信息展示功能,即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所在区域的交通、旅游、物产、紧急医疗等信息,而商业功能(即开展各种商业活动,以带动活化沿线地方经济)和组织功能(成为联系所在地区周边农户、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和道路使用者的纽带)则严重缺失。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客流的集聚地,具有天然的窗口平台优势和点状区位优势。如果将高速公路服务区视作高速公路展示网络中的重要文化展示节点、利用高速路上唯一可供人长时间悠闲停留的区域进行文化宣传植入,将服务区视作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节点以地区的特色文化为动力源,以文化赋能使高速路带从经济脉动升级为文化脉动,成为城市的形象立面、展现城市及地方文化的重要界面。

3、高速路带文化升级能带动经济升级

高速公路文化带建设和形象化的艺术展览的结合将城市和公路连接成统一的整体。道路使用者可以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高速公路这一更为丰富、集中且更具变革性公共空间。

古有由山水起兴造意的“唐诗之路”,今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高速公路文化展示带”。让古今通路互为映照、让“诗路”与“思路”在如今的时代中延续和生长,是当下对高速路升级迭代时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文化为引擎带动业态、生态、形态的融合发展,以文化赋能让高速公路与高速路服务区活化,以文化为引擎带动沿线地区发展,使高速路成为彰显沿线各地区的特色经济而建立的多功能复合设施,成为所在区域特色展示、所在地区生产和生活活化的节点。(如图3)

图 3文化为引擎的带动模式(图表为笔者自制)

使高速路带从经济脉动升级为文化脉动,形成休息、休闲、修心,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式空间。

猜你喜欢

高速路服务区高速公路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AI驶入“高速路”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高速公路与PPP
空中高速路匝口设计研究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