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东南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1-07-27吕余红邵维彬吕昭俊

云南地质 2021年2期
关键词:广南盆统锑矿

吕余红,邵维彬,吕昭俊

(云南富盛锌鑫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4000)

滇东南成矿带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其范围包括红河断裂以东、弥勒师宗断裂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华南褶皱系的西延部分。北与扬子准地台相邻,西与昌都-思茅褶皱系邻接。它的地壳活动经历了由地槽(加里东期)至地台(华力西期)再到地槽(印支期)的多旋回的演化过程,为锑矿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为华南褶皱系西南端的二级构造单元,称滇东南拗褶断带。它兼有杨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的部分特点。是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过渡区。据基底构造和沉积建造的差异、该拗褶断带可进一步划分为文山-西畴拱褶区和师宗-广南拗断区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及文山-马关隆起区、西畴弧形褶断区、广南-丘北拗褶区等五个四级构造单元(图1)。

滇东南地区因两度褶皱回返而缺失中上奥陶统、志留系和侏罗、白垩系。其余各时代地层均不同程度发育。地层出露南老北新,多数层位都见锑矿化,但具有工业价值的锑矿体主要赋存于下泥盆统坡脚组(D1p)和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中。

2 锑矿主要地质特征

2.1 含矿层位

滇东南的大部分地层中都有锑矿化显示,但具有工业价值的锑矿体主要赋存于以下地层

(1)下泥盆统坡脚组(D1p):灰绿,灰黑色,风化后呈褐红,棕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局部地段夹生物灰岩、细砂岩透镜体。木利、革夺等大中型锑矿床产于中下部强硅化砂岩、礁灰岩层内。

(2)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上部紫灰色粉砂质泥岩夹浅色细砂岩,是小锡板、金竹冲等网脉型锑矿床(点)主要含矿层位。

(3)中三叠统板纳组(T2b):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与细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中部夹泥灰岩。中下部为赛鸭、新庄柯等锑矿床(点)含矿层位。

其中下泥盆系坡脚组、翠峰山组为区内锑矿体的主要层位,主要的锑矿床及探明锑储量矿资源均产自于该两层位中,矿点也多,占全区锑矿点总数的30%。 其次产于中三叠统的锑矿点,占全区锑矿点总数的46%,另有锑矿点总数的20%出现在寒武系中。

图1 滇东南区域地质构造及锑矿矿产分布图

2.2 控矿构造

区内主要构造为北西向构造,受红河大断裂左行扭动牵引,以文山-西畴拱褶区为中心,自南东向北西,再转折向南西,形成中心向北突出的弧形转折,称文山-富宁弧形构造。该构造由一系列大致相互平行的耀皱断裂组成,向南西收敛、向东撒开。北东向构造在文山-西畴拱榴区较发育,多星大致平行的挤压褶皱断裂带出现.东西向构造隐约可见,常被后期构造继承、改造,南北向构造在富宁里达一带较明显,并控制了该区基性岩分布。岩浆活动明显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且具多期次活动特征,随广泛的岩浆侵入和分异作用,不同部位有不同金属矿产生成。并以岩体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岩体边部岩石不同程度变质。

2.3 矿床类型及矿体产出形态

滇东南地区锑矿成因类型属沉积-强烈改造层控矿床。按矿体形态,分为似层状和脉状两种产出形式。脉状又细划分为单脉型(石英-辉锑矿脉)和网脉型。

呈似层状产出型,矿体呈似层状、层状,透镜状,沿背斜轴部虚脱部位及两翼充填形成中间富集向两翼迅速尖灭成新形月(图2),这类矿床(点)如广南木利锑矿、理达锑矿等。

呈单脉状产出型,矿体呈脉状,条带状、板状。受张性断裂控制的矿体,形态规则;受压扭性断裂控制矿体,多随断裂起伏而变化,沿层间新裂充填矿体呈海层状。这类矿床(点)如九克、革当、革夺、新庄河等。

呈网脉状产出型,矿体呈网脉状、脉状、不规则状,这类矿床(点)如小锡板、金竹冲等。

2.4 含矿围岩及蚀变

赋矿围岩的岩性有碎屑岩、石英岩、碳酸盐岩、硅质岩、玄武岩、基性侵入岩及基性凝灰岩等,但诸多锑矿体或含矿体主要产在有遮挡层的细碎屑岩和硅化岩,部分产在碳酸盐岩和基性岩中。如广南木利大型锑矿主矿体是产在页岩遮挡层之下的灰岩、钙质页岩夹燧石岩中,在近矿围岩的各类岩石锑的丰度值均大于其他层位同类岩石的数倍到数十倍(见表1),成为分布广泛而矿质丰富的矿源;据矿石中的气液包裹体测温资料,成矿温度为220℃~340℃。

图2 广南木利锑矿6号地质勘探线剖面图

表1 木利锑矿泥盆系各类岩石锑含量

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石膏化及重结晶等。硅化是锑矿床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2.5 矿石矿物特征

矿石类型:石英-辉锑矿是主要的矿石类型,其次为方解石-辉锑矿,少量重晶石-辉锑矿。矿石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次为少量黄铁矿、毒砂;受压扭性断裂控制矿体边部有方铅矿、含铁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锑矿体外缘常见含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汁状毒砂分布。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少量方解石、重晶石、石膏等。主要矿石构造:块状、次块状、角砾状、脉状、晶簇状、侵染状、斑杂状、网脉状、菊花状等。主要矿石结构:自形、半自形、镶嵌、花岗变晶、揉皱结构及生物碎屑结构等。

3 滇东南地区锑矿成矿规律

滇东南地区的锑矿床(点),其矿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岩,极少部分来源于火山-沉积岩,经后期热液替加改造而成矿。但就工业锑矿床而言,沉积一改造型矿床是本区内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

在加里东运动基底褶皱隆起时,旱古生代地层遭到剥蚀,大量成矿物质随陆源碎屑物进入晚古生代浅海盆地有障壁的还原环境.成矿物质分解后被有机质、泥质吸附(木利矿区岩矿标本鉴定时,曾见细分散微粒状辉锑矿与有机质混合存在)。井道沉积形成了下泥盆统含锑丰富的同生矿源层经后期作用强烈改造,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在有利的环境及容矿空间聚集成矿。

(1)矿床层控性和岩性

滇东南地区,虽然从寒武系到三叠系的各时代地层中都有锑矿化,但具有工业价值的锑矿床全部集中在下泥盆统坡松冲组和坡脚组中。赋矿岩石的专一性也十分明显,富含硅质的岩石(燧石岩、石英砂岩),成为本成矿带中工业床的唯一控矿岩性。 据统计,带内产于下泥盆统这个层位中的锑储量占全省总锑储量的一半以上;此外,尚有占本带矿床(点)产出比例为35%的锑矿点,产在中三叠统板纳组和个旧组两个层位中,故从带内统计的锑矿储量和矿床(点)的产出比例来看下泥盆统(主)和中三叠统(次)是本区内锑矿产的重要层位;富含砖质的燧石岩、石英砂岩(主)和白云岩类(次)是锑矿成矿的重要赋矿岩性。

图3 滇东及其邻区早泥盆世相带展布与锑汞矿分布图

(2)沉积岩相与古地理对锑矿床控制性

据图3分析,在下泥盆统锑矿矿源层中,台盆相沉积环境最有利于锑的初始富集而成为矿源层,占我省锑矿储量50%以上的广南木利大型锑矿的矿源层便是在这一相带环境中形成的;台地相和滨海相沉积环境也有利于锑在沉积层中的初次富集;至今还没有在陆相下泥盆统中发现锑的矿化。由此也可间接证明,华南地台的海相泥盆系,尤其是海相下中泥盆统,控制了层控锑矿床矿源层的沉积。

(3)矿床构造控矿性

滇东南地区的锑矿床在区内的分布,明显地受到次级构造单元的控制而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凡能构成工业矿床者,全部集中分布在文山-富宁断褶束内,如广南木利锑矿(大型)、西畴小锡板锑矿(中型)、富宁理达锑矿(中型)等均是。本区最主要控矿断裂、褶皱为文山-富宁断褶束和文山-麻栗坡断裂,其次是中南部的北东向断裂,这些断裂控制着矿床(点)的区域分布;同时层间裂隙、层间破碎带、成层压揉褶曲、小整合面与假整合面等对层控锑矿床的最终定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如广南木利锑矿矿体在横剖面上的形态随背斜轴部弯曲而弯曲,顺层产出成新月形(图2);西畴小锡板锑矿床工业矿体均产于被三组断裂交切的块体有斜交节理、裂隙、层间与层内破碎的岩层内,含矿岩层中构造裂隙的大小与密集程度还直接控制了矿体品位厚度的变化。

4 找矿方向

滇东南成矿带,是云南省锑矿找矿最有远景的地区,要提高现有矿区及矿化点的工作程度,并注意矿床中共生矿产特别是金矿的寻找。笔者经过整理多年的野外资料和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初步认为带内以下几个地方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1)广南-西畴南部地区:区内下泥盆统翠峰山组、坡脚组广泛出露,物质来源丰富;区内断裂和褶曲发育,在短轴背斜构造及断裂交汇处,对锑矿成矿十分有利。已有大中型锑矿床产出,也是似层状锑矿床的主要产地;该地区内的现有矿床及外围尚有多个有利控矿构造尚待研究,已见锑及多金属矿化,成矿地质条件良好。

(2)丘北北部地区:区内矿点密集,已发现锑矿点15处,辰砂重砂异常及扩散晕密集成带分布,锑化异常4处。绝大多数的锑矿分别产于中三叠统版纳组、木兰组的灰岩、泥灰岩、砂岩的断裂带内,背斜构造对成矿更为有利。区内地质工作程度低,开展大比例尺区调及对矿点、扩散晕检查,会发现新的矿床及矿点。

猜你喜欢

广南盆统锑矿
广东省韶关市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广南坝美 一个藏在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
锑矿废渣模拟酸雨淋溶重金属Sb、As、Hg淋溶释放规律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湖南锡矿山锑矿田飞水岩矿区的应用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thruster immerged in a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黄锑矿晶体及表面基因特性与可浮性关系研究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意义
滇东北地区中泥盆统缩头山组石英砂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