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路径研究

2021-07-26刘心宇汪晓春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影视作品中国

刘心宇 汪晓春

摘要: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近些年,中国工业制片水平逐步提升,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新媒体的全球化,中国影视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但中国影视作品仍面临被西方媒体曲解、存在文化认知鸿沟等挑戰。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国际话语权体系,运用国家符号、填补认识鸿沟,挖掘本土特色价值观等措施,对提升中国影视作品质量、塑造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影视作品;国家形象;塑造路径

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7-0155-03

一、影视作品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形象被定义为“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1]。国家形象是指公众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的认识与评价,是对国家的行为表现、性状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体评价与解读。客观意义的国家形象就是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宏观图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物质硬件和文化软件;主观意义的国家形象包括国人心中的自塑形象和国际层面的他塑形象,两者既有重合又有区别[2]。

(二)影视作品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影视作品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通过声像动态结合的方式,省去了受众对文字信息的加工成像步骤,代之以动态的图像和音乐,便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更容易建构出受众主观的观念和评价,从而提高信息传播的全面性、嵌入性和有效性。“民族的精神信念与文化,国人具体的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价值取向,都可以通过具有视听媒介的影像来感受”[3],影视作品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影视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物质基础——中国电影工业制片水平逐年提升

影视业作为工业化发展衍生出的工业与服务业融合产业,制作效率、技术投放、批量生产都取决于电影工业水平。中国电影产业虽起步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制片技术显著提升,已相继出现不亚于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硬科技大片。

《捉妖记》融合3D技术和转描机技术,真人和动画人物一同出现在大荧幕上,带动观众与“胡巴”一起体验奇幻冒险之旅,“胡巴”也如同好莱坞的“小黄人”一样,成为极受欢迎的卡通人物。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首部现象级硬科幻电影,通过精良的画面制作、娴熟的3D技术运用,展现出了中国不同于以往的科技大国形象。

可见,中国已拥有相对充足的工业资本和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中国的影视作品制作已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国家政策——区域文化融合要求全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中国影视作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影视作品的制作与传播,除了受市场调节,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4]。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在2018年8月21日—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国家相继颁布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法律和政策,完善电影产业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搭建影视作品传播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中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和贸易互补的核心理念,将成为推动中国影视作品传播的有力平台,为中国影视作品的传播和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拓宽了渠道。

国家政策为中国影视作品创造了积极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影视作品正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蓬勃发展。

(三)国际环境——新媒体发展降低了影视传播的门槛

“当前,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影视作品的生产方式、发行渠道、传播流程、用户体验与后产品开发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都在经历巨大变革。”[6]电子通信的发展催生了各大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东方嘉禾通过自主研发建设的核心渠道技术,在优兔(YouTube)、脸书(Facebook)、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等国际互联网平台上运营了1500个精品视频频道”[7],它们打破了时空局限,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的特征,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使全球的多元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新媒体降低了各国影视剧传播的准入门槛,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使世界多元文化有机会发出声音,并被各地所接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垄断局面。

三、中国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意识形态差异下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误读与曲解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中国崛起下中西方竞争态势的加剧,导致中西方竞争态势升级[8],使西方对中国的身份认知趋向竞争和敌意,从而使西方媒体误读,甚至故意扭曲中国形象。

例如,有西方媒体将《战狼2》中大量先进武器的画面,过度解读为中国通过影视作品“秀肌肉”,对西方进行军事威胁,将电影中对国家主权及民族尊严的捍卫,过度渲染为侵略性的霸权意图。

总之,西方在中国影视作品输出国家价值观、传递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进行话语干扰,使西方观众无法听到真实的中国故事。

(二)中西方文化隔阂造成的认知鸿沟

“文化折扣”是阻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大屏障[9]。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西方对中方存在刻板印象和认知偏差。例如,真人版《花木兰》为迪士尼拍摄,其女主角妆容虽还原历史,但花哨夸张,极具戏剧性的妆容只是中国古代女子形象在西方人脑中的刻板映射,既无东方古国的古韵之美,又与现代审美背道而驰。这反映出西方对中国文化审美存在认知偏差。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而符号背后的神韵和意义,仍未得到真正理解。

此外,西方审美倾向于直接外放型,更习惯开放幽默的表达方式。中国审美倾向于含蓄内敛型,叙事表达习惯于将情绪和意蕴隐含其中,需要观众细心体会,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加大了西方理解中国影片的难度。

与西方不同的文化取向,决定了中国文化走向西方需要跨过重重障碍。中西方的交流互通,往往被文化隔阂截断,中国影视媒体如何填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鸿沟,使西方愿意从另一面、另一角度看中国文化,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在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看到,美国好莱坞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美国式现代化的衍生产品,也是美国推动文化霸权的重要工具。直面西方文化的挑战,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挖掘出中国特色现代化元素,创造出属于中国的时代价值观,是塑造新型现代化大国形象的关键。

四、中国影视作品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发展方向

(一)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国际话语体系

加强综合国力建设,树立国家形象。美国的影视作品在全球取得主导地位,进而影响他国文化,根本原因是美国实力强大,它有能力操控和影响媒体,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影响各国的价值取向。

中国要摆脱西方媒体对自身形象的误读,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而国际话语权基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形象之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因为其根基在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只有综合国力提升了,国家形象才能实现质变。

构建国际话语权体系,提升国家形象影响力。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大国[10]。但要各国去掉有色眼镜,客观了解中国新兴大国的形象,还需要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例如,开展大型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活动,在各大国际组织和機构中承担更多责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推动中国新媒体平台在海外的建设,使世界各国听到更全面、更真实的中国声音。

(二)运用叙述技巧,填补认知鸿沟

第一,巧用特色国家符号。借用国家符号,传递国家形象。五星红旗、功夫、熊猫、茶叶、脸谱等都是中国的国家符号,这些特定的符号是传播的工具,是政治信息的符号载体,起到了补充和渲染政治信息的效果。

比起文字,图像更容易在短短几秒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使观众接受符号背后传递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深挖国家符号文化内涵,输出文化价值。要在中国影视作品中更加灵活地使用特色国家符号。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就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方案,将“功夫”和“熊猫”两个国家符号相结合,塑造出一个广受欢迎的影视形象,化刻板的图画为生动的人物,化价值符号为生活,打破了文化壁垒,输出了文化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成功运用特色国家符号的例子。这档纪录片将中华美食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相结合,以朴素的拍摄手法,接地气地展现了中华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以美食为载体,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让世界感受中华美食盛宴,同时品味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明暗线交织,体现了中国的魅力。

目前,中国的影视作品要找到中国国家符号之间及国家符号与国家形象的内在联系,以渗透性的拍摄手法和叙述方式将它们编织成网络嵌入观众的脑海,如此才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整体塑造。

第二,融合中西元素。注重全球文化融合,宣扬本国文化价值。“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持续建构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发展自新的文化层面,仍然把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电影文化的全部,势必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11]好莱坞之所以成为世界电影工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注重全球多元文化融合。

例如,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故事文化背景为墨西哥亡灵节,叙事地点为墨西哥,表面是以他国地域为叙事情境,实际上主人公对音乐梦想的追逐是对个人价值的渲染。

在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环境下,中国影视作品要进入国际视野,最有效的方式是实现中西文化元素的融合,进而扩大国际社会的受众范围,促进中西文化互通,降低西方观众对其的理解难度。

融入他国元素,输出中国文化价值。中国影视作品走向世界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形式、内容、叙事方式、文化元素上实现中西元素在不同层面的融合,先以西方元素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再输入中国核心话语,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中国政治宣传片《十三五之歌》就作了很好的示范,其采用中英文饶舌歌词、欧美乡村音乐的曲风和欧美流行文化中的波普拼接画风格,介绍了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传递了中国的政治思想。这部小短片一改中国政治宣传片的严肃风格,以西方喜闻乐见的轻松活泼风,拉近了与西方观众的距离,给西方观众以亲切之感,塑造了中国广纳多元文化的形象,使中国声音更易被西方国家接受。

(三)基于全球化背景展示中国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形象与国家话语权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形象的中心主题,是国际话语权的价值支撑。中国影视作品要将本国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作品的主题和旗帜,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展示。

“创作出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优秀影视作品,对于异国观众来讲,浅则是对当今中国以及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最具情感化的表达,是他们感知中国最直接的艺术形态,深则唤起异国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认同。”[12]中国有“以和为美”的传统,可将“和而不同,世界大同”这一本土文化和价值观与宏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美契合,共同融入影视作品。这样既可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又可宣传中国的治国理念;既可体现中国“和而不同”的大国智慧,又可在输出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塑造出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

五、结语

影视作品是国家形象的载体,也是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工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现变得更加重要。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新媒体的变革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新型的外部环境。然而,中国影视作品要走向国际,还需摆脱西方媒体的误读与曲解,摆脱中西方文化鸿沟、价值观模板化的困境。中国需要继续提升综合国力,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话语体系,运用中国特色国家符号,结合他国文化元素,加强多元叙述手段和方式的运用,同时挖掘和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跨越西方媒体他塑的屏障,跨越文化价值取向导致的沟通壁垒,使世界各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中国影视作品如何在全球文化频繁互通的交流中保持原本的特性,实现与各国的“和而不同”,如何利用不断变革的信息传播方式,拓宽中国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渠道,是新时代中国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26.

[2] 欧阳辉.国家形象何以自塑与他塑[N].学习时报,2019-04-15(002).

[3] 李炜.孔子学院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3):76-84.

[4]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5] 刘光英,王雪梅.“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影视作品海外发行的机遇、困境与策略[J].电视研究,2019(09):57-59.

[6] 朱新梅.中国影视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2):49-52.

[7] 杨巧燕.话语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探析——以《纽约时报》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0(05):30-56.

[8] 刘磊.以文化自信建构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新格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3):65-67.

[9] 王淑华.新时代影视文学作品中国家形象的构建[J].名作欣赏,2019(29):67-70.

[10] 王斐.当下中国电影中民族精神缺失的反思[J].中国电影市场,2020(08):18-21.

[11] 黄会林.结合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谈新时代中国电影“走出去”[J].中国电影市场,2020(01):4-5.

作者简介:刘心宇(1999—),男,安徽凤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汪晓春(1984—),女,湖北鄂州人,博士,讲师,系本文通信作者,研究方向:资源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影视作品中国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