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及发展探讨

2021-07-26吴淑邦

花卉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海口市植被水体

吴淑邦

(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海南 海口 571100)

0 引言

湿地作为地球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周边流域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相融合的重要单元,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引入湿地的概念较晚,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在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下,湿地被围垦、占用、污染、过度利用或破坏,呈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的趋势。当前湿地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需要认清其主要原因,提出科学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 海口湿地资源现状

海口市位于海南省北部,河网密集,具有典型的热带地理气候特征,自古就被称为“水城”。海口湿地主要分为4 类,分别是滨海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面积29093.09hm2,湿地率12.71%,如表1 所示。

表1 海口市湿地面积统计

2 湿地面临的威胁与问题

2.1 湿地面积被蚕食

近年来随着海口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同时植被、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人为因素成为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湿地逐渐被蚕食,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功能逐渐退化。

2.2 气候变化对湿地产生不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提升,导致水分蒸发量逐渐增大,天然水位下降。海口市的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地下水以及河流补给天然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引起自然水面面积减小,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植被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特质面临严峻考验。

2.3 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污染

湿地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但是湿地植被斑块数目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湿地破碎化程度正逐渐加大。而且人类的活动、城市化建设,也使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农药、化肥、养殖污水等大量排入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的数量减少,沼泽的植被逐渐减少,湿地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2.4 湿地交通与野生动物栖息产生矛盾

海口市湿地内的交通资源,如汽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尾气以及道路两旁的灯光等都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捕食、生长、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分布。

3 湿地生态保护对策

3.1 统筹规划,加强湿地的综合治理

可以根据海口市不同类型湿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功能定位,制定湿地保护的总体战略和目标,实行湿地的综合管理,促进湿地保护和治理的空间协调,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现分级管控,重视生态服务功能整体发挥。同时明确不同类型的湿地保护实施路径,合理划分重要功能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实验区、湿地公园等,将湿地保护与旅游、服务等同步管理,分类型、分层次对湿地进行有效保护,规范和引导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加大湿地保护执法力度

海口近几年相继出台了《海口市湿地保护若干规定》《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法律遵循,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湿地保护的法治化和长效化管理机制。

3.3 对湿地资源进行分类别保护

(1)对于植物资源,积极采取灌水、排水、松土、施肥、除杂草等技术手段,对湿地植物进行复壮保护。

(2)对于动物资源,要尽量的减少人为干扰活动,禁止对芦苇等植物进行收割,确保鸟类有足够的栖息场地;在公路两旁建立生态保护网,减缓对动物的刺激;积极种植一些核果、浆果植物,为鸟类等动物提供足够的食物。

(3)对于水域资源,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如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严禁往湿地直接排污,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进行严惩。

3.4 建立湿地保护教育基地

增强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是实现湿地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在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湿地生态保护教育基地,以利用现有的湿地环境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逐步树立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湿地环境的破坏,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4 湿地恢复对策

4.1 基质恢复

基质恢复是湿地恢复工作中的基础环节,相关湿地保护部门需先采用退耕还湿等方式,遏制人类行为对湿地环境的破坏,再采取回填土覆盖、地形塑造等措施,使湿地区域逐渐恢复原有的地形、地貌,以保持基质的稳定,让湿地区域自然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达到湿地建设恢复的效果。

4.2 水环境恢复

水环境的恢复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当前水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湿地恢复效果。在此过程中,若湿地水质污染情况较轻,则可以直接通过封闭湿地环境的方式,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湿地实现自我恢复。如果遇到污染较严重的情况,就需要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对水体进行恢复。为了防止人工干预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具体的人工恢复操作应当从改善水体自净能力等方面入手。在水环境恢复中,可以结合当前的经济条件、污染情况,采用相应的水环境恢复技术,提高湿地水体自净能力,从而改善湿地环境。例如,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经济植物净化技术,在湿地环境中水培一些有价值的蔬菜、药材等,并利用这些植物来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恢复湿地水环境的目的。

4.3 植被恢复

考虑到植被本身具有净化水体的能力,因而植被恢复工作通常与水环境恢复工作同时进行。但是,针对湿地中的稀有、国家级保护植被,工作人员需采取专门的植被恢复措施,开展植被栽种、管护工作,保证其顺利生长。部分稀有植被已经难以在自然环境下达到良好的生长繁衍状态,需要高度的人工干预,以防止植被灭绝。为此,管理部门应专门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制定出专业的人工保护方案,同时严格按照提前制定好的方案执行植被恢复工作,以保证植被恢复效果。

4.4 恢复维护工作

在湿地恢复期间,工作人员还要开展相应的维护工作,以巩固前期的恢复工作成果,促进湿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水体、空气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环境评估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分析湿地恢复情况,再制定相应的维护规划,并借助气象站的环境报警系统,及时应对突发的环境问题,保证湿地恢复工作的稳定推进,加快推进湿地的建设进程。

5 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们国家自然湿地保护率上升到50%,距离中央提出“全面保护”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具体的保护和修复都是有针对性的,但生态过程的联系是普遍的。在建设湿地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湿地保护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加大具体维护工作的落实力度。同时,采取湿地恢复措施,能够减少污染、破坏对湿地环境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湿地的整体环境建设质量。因此,应深入分析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以寻求更好的湿地建设方案,确保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其和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物种库”“地球之肾”的美称。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能够保持湿地中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这对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海口市植被水体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喜讯 我校古洁老师获海口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中秋之夜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