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2021-07-25张芮李烨

科技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军民协同融合

张芮 李烨

摘 要: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了2008—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军民融合领域的CSSCI文献共592篇,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和机构以及经典高被引文献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特征词聚类分析探索目前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发现: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分为三大块,即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产业探索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军民融合研究趋势,可大致将其分为3个阶段的演变:军民结合、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

关 键 词:军民融合;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DOI:10.16315/j.stm.2021.03.011

中图分类号: F426.48;E25

文献标志码: A

Focus and trend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research: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ZHANG Rui, LI Ye

(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o sort out a total of 592 CSSCI documents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 the CNKI database from 2008 to 2020,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document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journals and institutions, and classic highly cited documents. Explor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through feature word cluster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ield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 my country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areas, namely,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dustry exploration, and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Through the emergence of keyword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trend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t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evolution: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deep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Keywords: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research focuses; knowledge map

軍民融合发展是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要路径。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历经几十年的孕育和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军队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近年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并在2015年提出“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促进军民深度融合。2016年,在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立法工作的展开。随后颁布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是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要加强产业、科技、教育、社会、应急及公共安全等五个方面的统筹,为开展军民深度融合工作提供了可行之路。2017年出台《“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全多高”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形成,并从7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进行全方位地部署[1]。2018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2019年,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白皮书》。

基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国家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我国学者就军民融合发展这一课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梳理2008—2020年期间军民融合领域的相关文献,通过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目前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本研究于2021年2月10日在中国知网检索文献,选取“军民融合”、“军民结合”、“军民深度融合”为主题,时间设为2008—2020年,筛选后,共检索到592篇相关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样本。CiteSpace软件是以WoS数据作为基础的,在处理知网数据文件时,需先将文件编码调为UTF-8后转成WoS数据格式,以保证分析准确。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研究热点和趋势。CiteSpace是由美国雷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和大连理工实验室联合开发,可以从大量科学文献中分析某领域中研究历程、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通过图形更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目前已有诸多领域的学者通过此软件梳理文献,分析该领域研究状态[2-3]。由此,本研究以CiteSpace软件为工具,通过特征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法,探究国内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1 发文量分析

学者们普遍认同将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进程分为4个阶段:军民结合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军民一体化阶段(20世纪70—21世纪初)、军民融合发展初级阶段(2007—2016)和军民深度融合阶段(2017—至今)。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处于2008—2020年期间,包含军民融合初级阶段和军民深度融合阶段[3]。2008—2020年期间每年的发文量,如图1所示。由圖1可知,在2008—2014年这一时间段,发文量位于较低水平,其中,在2011年的发文量激增,文章总量达71篇;2015年后,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变化基本反映出学术界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

2.1.2 发文期刊和发文机构分析

检索所得的592篇文献,分布于100余个刊物,大多数的文章发表在经济学、军事学和管理学类期刊上,发文量较多的期刊和发文机构,如表1所示。其中,《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发表量达142篇,约占总发文量的23%,表明该期刊较为关注军民融合领域,专业性强。其次,《科技管理研究》期刊的发文量为42篇,位列第二,侧重于军民融合领域内创新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发文机构方面,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占比较大,在军民融合研究方面实力强劲。其余发文量靠前的机构分布在北京、陕西、南京等军民融合示范性城市,借助本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营造军民融合领域的学术研究氛围,提升科研水平。

2.1.3 经典高被引文献分析

引证是评判文献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被引频次越高代表文献得到越多的认可;同时,高被引文献也指向着该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通过梳理高被引文献,初步分析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军民融合领域被引数前十的经典文章,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2009—2011年我国正处于军民融合初级阶段,此时学者的研究多聚焦于借鉴发达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和自身军民融合体系的构建两方面。牛振喜[4]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军民融合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的思路和对策。杜兰英等[5]通过探析发达国家在推行军民融合中的主要做法,最后从政策、技术、融资和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益于我国发展军民融合的启示。贺新闻等[6]对国防科技军民融合的特性进行探讨,构建了4个分系统,实现完整的创新链。2012年往后,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军民融合的协同创新研究。杨志坚[7]从协同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胡红安等[8]选取航空航天制造产业,构建复合系统协和度模型,分析其协同创新度。董晓辉[9]提出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丰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理论研究内容。

2.2 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

2.2.1 军民融合研究热点

特征词共现分析可对文献的标题、摘要、作者和关键词等内容提炼,相比关键词分析,特征词共现分析能更为深入的挖掘文献内容,反映更为全面的信息。本研究将文献导入CiteSpace中,设置时间跨度为2008—2020,时间切片设为一年,选择“term”为节点类型,将“term”的来源设成标题、摘要以及关键词,对每个时间切片的前50个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整个网络进行修剪,得到特征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高频特征词,如表3所示。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特征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以及各聚类成员出现的时间,如图3所示。聚类图中标签数字标号越小表示包含的特征词越多。

以上对军民融合研究领域的特征词进行了分析,由特征词共现及高频词统计结果可知,“军民融合”出现频次最高,成为共现网络的中心节点,“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等出现频率次之,成为次级节点。从特征词聚类图可知,“中国特色”聚类包含的特征词最多,说明学者在如何走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军民融合之路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军转民”和“民参军”是军民融合产业主要的发展形式,也是研究军民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基于以上对共现和聚类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将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分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产业探索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三大板块。

2.2.1.1 中国特色军民融合

回顾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和实践历程,有利于新时期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强军梦三者的有机结合。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军民融合法治化的基础和保障,是国防军队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极具时代意义。结合“中国特色”聚类及其相关聚类成员分析,目前“中国特色”有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发展军民融合重要理论以及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构建3个方面。

1)军民融合的中国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在70年的不断摸索中,逐渐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谢地等[10]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军民融合探索道路上的各类思想,将其按时间分为5个部分:改革开放前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重点为减轻国防压力,保护国防安全;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军转民”主导的军民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寓军于民”思想;21世纪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时代军民深度融合思想。党和国家的军民融合思想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防实力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不断演变、深化的[11]。赵洋等[12]对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探讨,指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思想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军民融合思想,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理论以及列宁的无阶级军事理论为中国军民融合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引。

2)民融合重要理论。强军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军民融合则是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需重点回答3个问题:为什么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达成何种目标?如何做?[13]

我国经过长期发展,经济和国防军事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如今是发展军民融合的绝佳时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是党和国家考虑国家综合实力、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军事形势所做出的重大决策[14],是有效发挥经济社会和国防优势的重要途径。军民深度融合要达到的总体目标:首先,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和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其次,要保持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15]。军民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做了论述: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大局意识;第二,推动法治建设,提供保障;第三,推进改革创新,完善配套服务。

3)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构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是富国强军的重要举措。学者们对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丛文胜[16]指出目前我国构建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障碍有:一是体制不清,监管困难;二是结构性矛盾;三是政策性问题突出,缺乏顶层设计的指引。基于此,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实现路径:第一,要以宪法为指导,强化顶层设计;第二,要强调系统思维,科学搭建体系框架;第三,加快重大急需法律法规建设;第四,消除军民分离的法律制度障碍,完成配套法律制定[17]。

2.2.1.2 军民融合产业探索

1)军转民发展。军转民是将军事领域的成果投入民用领域使用。谢言等[18]从组织形式的角度,将我国军转民活动分为3种模式:内向型、外向型以及耦合型军转民活动。内向型军转民活动是和非军工企业的其他组织进行合作或是并购其他企业;外向型军转民活动是成立单独的民品企业或对民品企业投资入股;耦合型军转民活动则是与其他组织达成合作协议或形成战略联盟。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军转民活动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首先,军工企业大多为国企,组织和技术架构等还未及时调整,产品在民品市场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价值[19],自身优势不突出。其次,军工企业和采购部门长期且较牢固的合作关系和利益牵扯,导致“转民”之路困难重重。此外,知识产权问题也是探讨的热点。屈振辉等[20]提出目前我国军转民知识产权法存在诸多缺陷:第一,国防专利权归属不清且未得到充分地行使;第二,解密程序的法律法规尚未涉及。

针对以上问题,学者提出有助于推进军转民的相关措施,逐步建立有利于军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架构以及保障体系,搭建军转民服务平台,解决军民信息不对称困境。首先,完善成果转换激励机制,在责、权、利各方面,平衡各方利益,明确成果转换可行方案,提高军方积极性[21]。其次,在知识产权方面,健全国防专利法律法规,明确国防专利归属权,设计风险预警机制。

2)民参军发展。民参军是民营企业参与到军品的研发、生产及售后,是军民深度融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民参军,效果欠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传统的大型军工企业在观念上尚未转变,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且军工体系长期“自我满足”的模式较难打破[22];第二,帮扶政策飘在空中,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全,信息不透明,使得民营企業加入军工领域更为困难;第三,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所需获取的资质成本高,且“获证”难;第四,民营企业和军工企业在合作时,在技术上存在标准差异和人员匹配度低等问题[23]。

学者对民参军过程中信息共享和知识转移进行了大量研究,吴少华等[24]剖析了军方、“民参军”中小型企业和投资机构三方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各主体间的信息共享。蔡剑锋等[25]考虑技术、军企、民参军企业、关系和环境5个因素,构建民参军企业技术转移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方炜从多个角度探究军参军知识转移相关问题。首先,从单独微观角度出发,分析民参军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其影响路径,得到外部环境、运行机制、融合主体、主体交互及合作阻碍等5个因素将影响民参军知识转移绩效[26];其次,借助matlab仿真分析知识转移的内在逻辑,探究网络拓扑结构与知识转移之间的规律。

3)军民融合物流发展。军民融合物流是按照国家军民融合的要求,将军方物流和社会物流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军民物流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学者们就军民融合物流的信息化、机制及体系等方面进行讨论。郭陈平等[27]提出发展军民融合物流要致力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从搭建平台、加强网络控制和制度建设三方面对其进行保障。曹景建等[28]运用CALS搭建军民融合物流信息体系,有效整理繁杂信息,提高效率。在探讨军民融合物流机制方面,王宗喜[29]提出要建立信息沟通、联合科研、设施共建和协调机制,打破壁垒,实现有效整合。张中强[30]将军民融合物流机制分为形成、成长和协调机制,在这3个机制的作用下,各物流要素才能协调发展。军民融合物流体系将从系统的角度探讨军民物流的融合问题,该体系要符合军队和社会物流的要求,满足双方利益。古贞等[31]根据军民物流要素,较为全面地设计了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涵盖了法律法规、运行机制、信息共享体系等9个体系,为军民物流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4)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随着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研究内容的丰富,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涵盖发展现状、竞争力测评和影响因素分析等多方面内容。杜人淮等[32]认为目前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分产业、地域和结构三大特征,提出目前军民融合产业主要以军工龙头企业引领,基地园区培养和优质民企助力3种发展模式为主。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军民融合产业竞争力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胡红安等[33]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竞争力分为环境、知识和市场竞争力三类,通过分析西部航空航天制造业集群,得出区域间的差距会影响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水平、知识竞争力能带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等结论。吴旺延等[34]构建GEMS模型,计算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的基础、企业、市场和环境各项得分,并根据结果给出提升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的建议。

2.2.1.3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

如今,简单的合作已经无法满足军民深度融合的要求,只有协同创新才能有效地打破军民壁垒,实现真正的融合。如何实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成为如今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对文献内容分析,可将协同创新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和障碍与对策三大类。

1)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不少学者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多个军民融合强国协同创新体系的学习和剖析,试图构建适合我国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35]。白礼彪[36]等将参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主体分为五大类,即政府、军方、企业、科研方和中介服务机构,分别充当着推动者、主导者、实施者、参与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李林等[37]根据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的实际情况,从战略、科技、组织和制度四方面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框架,提供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思路。徐辉等[38]提出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最重要就是将国防科技创新和民用创新相融合。在构建创新体系时,要坚持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加强法律建设,提供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供财政、税收、金融支撑政策。

2)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学者普遍通过构建模型来探究各因素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程度。张近乐等[39]确立创新主体、要素和环境3个指标体系,从而得出影响协同创新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支持力度对协同创新影响最大。陈晓和等[40]采用SF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部资金对协同创新的影响不一,政府投入能显著提高协同创新效率,而金融机构的支持则影响较小,高素质人才和企业创新活动参与度都未能带来创新效率的提高。何海燕等[41]通过构建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高校加入军民融合科研创新的因素,发现影响高校军民融合科研创新的主要是其创新机制,国家战略和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都是重要的因素。赵黎明等[42]通过微分博弈模型探讨影响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技术共享行为的关键因素,为促进军民协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3)协同创新的障碍及对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体制不够协调,主要成果还是来自军转民,民参军部分占比较小[43];相关的法律制定尚未完善,知识产权尚未明确界定,民企缺乏安全感;参與协同创新的各主体对军民融合成果的评价机制不同,例如高校以论文、项目等作为考核指标,参与军民融合可能并不占优势,打击其积极性。

针对在军民深度融合各主体协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提出如下应对措施:首先,建立协调、流动性较好的机制,政府适当放权,给予军民两方更多空间;其次,加快军民融合领域相关法律的制定,尤其是顶层法律和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为各参与主体提供保障;最后,寻找参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各主体的利益平衡点,形成整套激励,保障各主体的合法利益。

2.2.2 军民融合研究趋势

关键词突现是在某段时间关键词高频地出现,通过分析关键词的出现时间,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军民融合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掌握研究趋势。2008—2020年军民融合领域研究趋势的演化进程,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最先出现的关键词为“军民结合”,军民结合是我国较早期提出的指导思想,将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品,为我国军队力量和国民生活提供双重服务。紧接着出现的是“国防科技工业”,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2008年出现,2014年才逐渐消退。实际上,国防科技工业贯穿我国整个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它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凝聚了国家工业的尖端科技成果的精华[44],军民融合为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更大的资源保障与补充[45],创造新可能和新机遇。诸多学者在这一阶段对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内涵特征、体系要素构成、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及政策建议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也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创新问题及效率评价。

在2011—2015年期间,学者们的研究开始逐渐转向探讨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创新问题,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等关键词开始涌现。在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是影响生产力和收益最直接的方式[46],而协同创新以其充分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创新活动方式和创新范式。学者们从政策制度、信息共享、知识转移和障碍等多方面分析,军民双方如何实现协同创新[47],并采用博弈论等相关方法,对军民双方协同实现创新的机理和演化过程进行剖析,找出稳定策略,提供促进合作的措施。其次,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也能为军民双方打破壁垒提供基石,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2015年往后,军民融合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深度发展”、“军民深度融合”等关键词突现。军民深度融合是国家基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提出的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融合,它将不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发生质变的化学反应[48]。国家出台大量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政策,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新时代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制定出新时期军民融合的路线图。由此,在这一阶段,诸多学者对新时期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相关思想进行学习和解读,并针对目前军民深度融合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49]。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本研究检索了2008—2020年军民融合研究领域内的59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文献特点、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我国军民融合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1)通过发文量看,在2008—2010年这一时间段,文献量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从2015年后,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仍不多;从发文期刊和发文机构来看,军民融合领域文章分布较为集中,差异较大,联系较为松散,且涉及面不广,相关交流有待进一步增加。

2)通过特征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可得出,我国目前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产业探索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三大板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军队的特殊性以及军民融合的战略地位,仍有诸多方面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

3)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军民融合研究趋势可知,军民融合研究的演化路径为:从“军民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到“创新”再到“深度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3.2 展望

根据特征词共现和聚类分析以及关键词突现的分析结果,结合目前研究的不足,提供几个军民融合未来的研究方向:

1)对策研究的深化和提升。现有研究对军民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但在整体上稍显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对策执行效果不佳,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方面,学者们可对国内典型的军民融合示范区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发展模式,寻求操作性强、可复制的对策方法;另一方面,继续深入探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机制和机理,以期系统地解决对策问题。

2)综合视角考虑军民融合产业。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而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产业的资源配置需要系统地完成,而有关军民融合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研究较少,大多基于宏观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会过于笼统或具有片面性。之后的研究可基于多个角度分析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成果转化。

3)研究范式的构建和改进。军民融合产业是由多主体、多要素共同参与,会受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影响,将各主体和要素纳入一个规范的框架里进行分析和研究是确保得出的结论和对策科学有效的必然选择。现有的研究在探讨军民融合机制、创新等多方面缺少有效范式,未来的研究可多侧重军民融合研究范式方面,为相关政策和措施有效调整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游光荣,闫宏,赵旭.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50.

[2] 洪凌子,黄国彬,于洋.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34(6):91.

[3] 谭雪兰,欧阳巧玲,于思远,等.基于CiteSpace中国乡村功能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10):181.

[4] 牛振喜.各国军民融合的历程及我国军民融合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124.

[5] 杜兰英,陈鑫.发达国家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126.

[6] 贺新闻,侯光明.基于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组织系统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9(S1):332.

[7] 杨志坚.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4):99.

[8] 胡红安,刘丽娟.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度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3):121.

[9] 董晓辉.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研究评述和理论框架[J].系统科学学报,2013,21(4):60.

[10] 谢地,荣莹.新中国70年军民融合思想演进与实践轨迹[J].学习与探索,2019(6):10.

[11] 方炜,郑立明.改革开放40年:军民科技融合的中国道路[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26(2):153.

[12] 赵洋.中国共产党军民融合思想理论溯源及其实践[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4):35.

[13] 刘进伟.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51.

[14] 付洪,李玉祥.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思想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20(1):32.

[15] 董晓辉.论习近平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五个维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9(5):65.

[16] 丛文胜.关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律体系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7):29.

[17] 林高松.构建军民融合法规体系的战略思考[J].法学杂志,2017,38(5):10.

[18] 谢言,段君,韩晨,等.軍转民活动与军工企业成长:来自十大军工集团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3):134.

[19] 潘悦,周振,张于喆.军民融合视角下我国军工行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7(3):74.

[20] 屈振辉,黄莎.军转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变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6):25.

[21] 张元光.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9(4):35.

[22] 方炜,校利敏.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视角下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仿真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11):94.

[23] 冯媛.基于发酵理论的军民融合创新的信息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3):180.

[24] 吴少华,焦沈祥.“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博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5):146.

[25] 蔡建峰,张芳.参军民企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及内部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21,42(2):30.

[26] 方炜,校利敏,杨步,等.民参军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9,37(4):664.

[27] 郭陈平,李金朋.军民融合式物流体系应着力加强信息一体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18.

[28] 曹景建,姜大立.基于CALS的军民融合物流信息体系构建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8):32.

[29] 王宗喜.军地物流资源统筹的战略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2,26(10):4.

[30] 张中强.军民物流融合发展的影响要素、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24.

[31] 古贞,谭清美.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0):228.

[32] 杜人淮,申月.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集群化发展及实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7.

[33] 胡红安,李洋.我国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因素分析:以西部航空航天制造业集群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8):120.

[34] 吴旺延,周欢.陕西省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6):37.

[35] 彭中文,刘韬,张双杰.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1):102.

[36] 白礼彪,白思俊,杜强,等.基于“五主体动态模型”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9,39(1):45.

[37] 李林,曾立,张帆.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154.

[38] 徐辉,许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104.

[39] 张近乐,章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研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2):115.

[40] 陈晓和,周可.中国军民融合区域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民参军角度的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J].上海经济研究,2019(9):69.

[41] 何海燕,曹华伟.我国高校军民融合科研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0):146.

[42] 赵黎明,孙健慧,张海波.基于微分博弈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共享行为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7,31(3):183.

[43] 邵妍.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3):9.

[44] 董曉辉,张伟超.军民两用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1):1.

[45] 平洋.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创新科研模式研究:基于军民融合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102.

[46] 郭永辉.基于制度视角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3):14.

[47] 肖鹏,杜鹏程.军民融合中技术双向转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6.

[48] 杜人淮.推进国防工业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机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3):46.

[49] 张于喆.新时期推进军工行业加强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7(9):56.

[编辑:厉艳飞]

猜你喜欢

军民协同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刚柔并济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破次元
融椅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