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世界不期而遇 我在京都开民宿(上)

2021-07-22飞鸟鱼

世界文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京都日语民宿

世界很大,总得去看看。

哪个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迹?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遥望故乡的方向?

离开时,你舍弃了什么?归来时,你带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过的世界都成了你。

飞鸟鱼曾经是我的作者。某一年,她突然人间蒸发!

待到我偶尔读了她公众号的文章,才知道她已人在日本。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连根拔起、浴火重生——这个连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人,居然跑到京都去开起了民宿!

飞鸟鱼的人生上半场,几乎都是顺心而为。即便是快40岁时升级做了母亲,依然能够游弋在自由与自我的区间,令人羡慕不已。她爱旅行、好交友,醉心于各国文化;开民宿,与来往客人留下或深或浅的情谊、或长或短的故事,是她的终极梦想。她说,只要内心有那颗种子,便总有一日会开出花来。

我想,人的安全感,并非来自一成不变,而是源于始终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她才能在被迫离开舒适圈的时刻,没有慌张迟疑,反而笃定自信,对重构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因能随心而动,所以自在花开。

因受疫情影響而空置了近一年的民宿“飛鳥魚の家”终于又接单了!一位来自瑞士的留学生C计划入住6个月。下单前她想来周边看看,我们便约在附近的超市见面。

C金发碧眼,来京都短期留学。一见面她就跟我抱怨说,日语太难了,到现在还是一句都不会说!我说,我也是啊。望着她疑惑不解的模样,我笑了,告诉她:“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和你一样,我也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就闯到京都来了!”“啊,原来如此!那你为什么来日本啊?”她追问道。

C的追问,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择一城而居

大学毕业后的我幸运地赶上了国内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作一路顺风顺水。业余旅行、码字,玩着、写着,还意外出版了一本当年很畅销的书。原以为可以一直这样自由自在过下去,没想到工作发生了意外变化,我不得不思考下一步何去何从。

我想,上天“ 逼”我离开舒适圈,一定有它的用意吧,倒不如趁机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却还没做的事。我一直因没能出国读书而遗憾,可当我快40岁有了娃之后,压根儿就不敢再想这事。那我出国生活总可以的吧,不用考试的那种?我掰着手指数着自己去过的国家:从2006年开始,我走遍了日、韩、澳洲、美国、欧洲大大小小近30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地方住下来,那一定是日本的京都,没有其他选项。

京都,让我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个城市三面环山,鸭川、桂川两条河流绵延城间,用“山清水秀”来形容甚是恰当。那里的街道,和我从小生活的天津五大道一样,安然而有质感。或古老或簇新的木造民居,门口有鲜花也有杂物,那种浓郁的人间烟火气,让京都成为全球最受旅行者欢迎的城市。

公元794年,恒武天皇迁都至京都(旧称平安京)。当时的平安京分为左京和右京,左京模仿中国唐朝时的洛阳城修建,右京则模仿长安城修建。后因右京地处沼泽,风水不好,发展缓慢,便以左京为中心发展壮大起来,故京都也雅称“洛阳”。去京都,旧称“上洛”;京都人自己回京都,则称“归洛”。足见“洛阳”二字何等深入人心。时至今日,“洛”的痕迹依然可见。我第一次来京都旅行时,在东寺门口遇到一队长跑的学生,他们校服上的徽章便是“洛南高中”。后来才知道,那是京都著名的私立学校,百姓皆以家有洛南高中的“牛娃”为荣。

从中国隋朝开始,日本开始全方位接受中国文化;大唐文明更是犹如旋风一般席卷日本,由贵族阶层渗透至民间里巷。日本的制度、思想、城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无不留有中国印记。后来,我到京都的第一个新年,曾到鸭川三角地的下鸭神社观看新年例行活动——蹴鞠。蹴鞠在1400多年前的飞鸟时代和佛教一起从中国传入日本,盛行一时。后来随着现代足球的传入,传统蹴鞠逐渐没落。1903年,日本明治天皇以保留传统文化为目的设立“蹴鞠保存会”,“保存会”运转至今。我看着那些头戴黑帽、身着长衫等日本传统贵族服饰的“保存会”会员们,在新年的阳光下一次次将“鞠”高高踢起,恍惚间梦回大唐,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今夕何夕”的感喟——日后,这种感喟又曾多次发生,我发现自己到了京都后,反而有一种更深切的愿望,想要好好地了解中国。

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到了日本,我要做什么?

作为国内第一批沙发旅行的倡导者,我从2006年开始就把家门敞开,把房间让给来天津旅行的各国客人免费居住。作为交换,我足不出户,就收获了他们的故事和或长或短的友谊。后来,我也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中住在当地人的房子里——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但无一例外颇感愉悦并印象深刻。现在,每每回忆起那些旅行,首先跃入脑海中的,不是某个景点,也不是某种美食,而是我曾经遇见的那些形形色色的房东和他们温暖的家。

日本民宿迄今已有百年发展史。1960年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带动了大众休闲旅游业的兴起,民宿数量激增,鼎盛时期全国民宿多达两万家。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民宿业也一蹶不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回暖以及日本政府“观光立国”政策的提出,外国游客不断涌入,民宿业枯木逢春,再次迸发生机。为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民宿业,2018年6月,日本《住宅宿泊事业法》实施,这意味着民宿经营正式合法化。

身在异国,投资房产运营民宿能否做到专业化和规范化,是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是否可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重要考量因素。经过多方了解,我确认外国人是可以像日本人一样购买房产 (除贷款政策外,其余几乎无差别)并同时拥有土地权和建筑物使用权的。买卖流程全国一致,中介费全国一个标准。可以买地建房,也可以购入现成的房屋。购买房屋后,可委托专业人士帮助申请民宿营业执照。虽然民宿政策在日本各地略有不同,且在京都申请民宿营业执照的难度在逐年增加,但只要符合规范,无需托人拉关系,也无需多花一分钱,都可以顺利拿到营业执照。

把所有这些功课做好之后,我下定了决心:去自己喜欢的城市开民宿。人生下半场,我要换个活法!

异国新生活

一个当地人都不认识,认识地产中介就好;日语暂且不会说也没关系,至少学会了五十音图的平假名。我就这样凭借超级好的心态来到了京都,满怀期待地开启了我的人生下半场。

相较于美国、加拿大等国移民动辄要等上好几年,我从注册公司到签证获批的流程可以说神速——只用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注册资本只要500万日元(相当于30万人民币左右),注册日过后,资金即可使用。经营范围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随便你做贸易、做民宿、开餐厅!

然后就是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关键点,是要向出入境管理局提交一份事业计划书,说明你的公司未来的业务方向、收入来源、收益预测等。其实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预估一下能向日本政府纳多少税,能否长期稳定地生活下去。一般情况下,签证的获取并不难,难在日后签证的更新。第一次签证一年到期后,要根据公司的经营流水、利润情况、在日居住的时长等酌情续签。一般第二年更新时长为1年,第三年为3年,此后是5年。满5年有机会申请日本国籍,满10年可申请日本长期居住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卡”。拿到经营管理签证,就等于拥有了和日本国民一样的福利待遇,直系亲属可申请家族签证,共同享受日本的教育、医疗等各项福利。2020年疫情期间,日本政府补贴每人10万日元(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补贴中小企业每家200万日元(相当于12万元人民币)。这些福利政策,我们作为持有长期签证的外国人均可同样享受。

将经营民宿作为公司未来的主营方向后,在地产中介的推荐下,我又意外买到了一栋刚刚改造好的二层独立别墅。原本只是顺路去看的房子,没想到我和先生却对它“一见钟情”。站在那栋房子前,我浑身舒坦,认定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家——现在的“飛鳥魚の家——冷泉汀”。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平日自己在这里居住,旅游旺季时腾出来做民宿;如果生意兴隆,我们就再考虑购置纯自住用房。

此前我曾听闻一句戏言:日本有两种人——日本人和京都人。面对新生活,我遇到的头等问题就是如何和京都人交往。日语零基础也就罢了,该如何应对千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京都人骨子里的傲气和风雅呢?我暗暗觉得这一关恐怕是不好过。

日本NHK电视台出品过一部叫做《京都人秘密的欢愉》的纪录片,讲的是一些虚构的小故事加上对京都人的采访,从语言、姻缘、传承、怪谈、时令、节气、饮食、水、月亮、樱花等各种角度剖析京都的风土人情,非常好看。但看完这片子,我对与京都人打交道更加心生疑惧:京都人连外地人都看不上,对像我这样不会日语的外国人,根本就该是排斥的吧。剧中还有个有意思的情节,说的是日本人讲究礼尚往来。一次,一个男孩儿给邻居送了一个上品哈密瓜(哈密瓜在日本是超級贵的水果),邻居不仅不开心反而生气了,说道:“我送给你的只是糕饼,你不该回赠如此贵重的礼物!”哈密瓜简直不要太委屈——居然被硬生生地退了回去。男孩儿母亲把孩子骂了一顿,责令他把哈密瓜切成片,取了两片送给邻居,邻居便乐颠颠地笑纳了。

日本人不仅平时爱送礼,搬到新住处时更要给周围邻居送礼,算是打招呼——“初到此处,打扰大家了,请多多关照”的意思。打招呼的范围有默认的规则,以一户建(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日式独立别墅)来说,一般是左右两邻和对面的三户人家;公寓的话,一般是左右两邻和正上方、正下方的住户;当然,还要包括公寓管理员在内。

入乡随俗。一入住新居,我就开始琢磨着给邻居送礼的事。我准备了中国茶,附上一张问候卡片,请日语老师代写了几句话,算是“初来乍到,请多关照”的告白,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鼓足勇气敲响第一家邻居的门。

我把老公和孩子送回中国的那天晚上,正独自为热闹的新屋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而黯然神伤,门铃突然响起,原来是隔壁的安井太太来访。她握着我的手说:“很高兴认识你啊,房子终于有人来住了。”这些句子,她是用简单的英文表达的,为的是让我听懂。她应该算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京都人,不仅会说英文,还对我如此热情,一时间竟让我激动得不能自已。我抹着眼泪,赶紧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送给她。这下轮到她激动了,一个劲儿说:“哎呀这可怎么好,我什么礼物都没有准备啊!”我告诉她“您的到来就是我最好的礼物”,她也许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我是发自真心地这么觉得。

她写下自己的名字,标好假名发音,留下电话,告诉我有需要可随时联系她。原来,她平时和儿子一起生活在大阪,只是偶尔“归洛”。安井太太温暖的眼神,成为我异域新生活的一道光;那张写下她名字和电话号码的纸条,我一直保存着,它让我在面对崭新到不知如何下手的琐碎日常时,多了一分勇气。

后来每次再遇见安井太太,我们总会聊上几句。彼时,我已能说简单日语,而她眼睛里的温暖从未改变。我想,关于京都人冷漠的传言并非完全属实。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在哪里不需要交付真心呢?我在京都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我和京都人还有好多故事要发生。开启异国新生活,磕磕绊绊总是正常的;要不要将其称为“困难”,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定义。

猜你喜欢

京都日语民宿
京都湾处
孪生院子民宿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京都好咖啡
你是民宿达人吗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京都访古记
“微”生活 发现·秋韵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