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甘谷城”考

2021-07-21农,段

关键词:通渭县秦州

刘 小 农,段 宏

(通渭县博物馆,甘肃 通渭 743300)

今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为天水市辖县。历史上曾先后称冀县、当亭县、冀城县、伏羌县、伏州、伏羌寨、伏羌城、伏羌县,民国十八年(1929)改名甘谷县[1]。在与今甘谷县相邻的通渭县境内,北宋、金、元时期曾存在过二百年历史的甘谷城(县)。与今甘谷县虽都称“甘谷”,二者却无多大关联,不同时亦不同地,只同名而已。

宋甘谷城的修筑,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宋会要辑稿》(下称《会要》)等书中有详略不一的记载,以《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下称《本末》)最为详实,为讨论方便,兹录全文如下:

韩琦筑甘谷城

熙宁元年七月乙亥,名秦州新筑大甘谷口寨曰甘谷城,即筚篥城也。

先是,韩琦遣李立之驰奏,请修筚篥城。枢密院难曰:“筚篥城是秦州熟户地土,将来兴置一两处接连古渭,又须添屯军马,计置粮草,复如古渭之患。”琦复奏曰:“窃观后世图制匈奴,患其西兼诸国,故表河列郡,谓之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今西夏所据,盖多得匈奴故地。昔取一时之议,废弃灵州以来,因失断臂之势,故得明元吴更无忌惮,得以吞噬西蕃,以至甘、凉、瓜、肃诸郡。至宝元初,始敢僭号,遂一向攻胁秦、渭诸蕃。近年西人复将西市城修葺,建为保泰军,去古渭寨一百二十里,去汉界之近,自前未有也。久在西陲诸知边事者,皆谓城筚篥,则可通鸡川。古渭城外御之势隔绝,得西人并吞古渭一带诸蕃,与山药、木征、肯唐等族相结之患。臣复见泾原路原州有明珠、灭藏、康奴之族,广有人力。以居处恃险,从来点集不起。后范仲淹于三族之北与西界相接处,修置清安、绥宁二寨,并空平耳、垛城二堡,其明珠三族于是不敢作过,听从点集。若谓修城之后,有积聚粮草之费,臣以为不然。盖筚篥既城,则秦州三阳、伏羌、永宁皆在近里,可以均匀抽减逐寨之兵,往彼屯泊。更有创置酒务场,课利相兼充瞻。”诏从之。

初,秦凤副都总管杨文广受韩琦檄筑筚篥城。文广即饬诸将,声言城喷珠,率众至其处,日已暮,乃急趋筚篥。屯列既定,迟明,敌骑大至,知不可犯而去,遗书:“当白国主,以数万精兵逐攻。”文广遣裨将袭其后,所获甚多。或问其故,文广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文广,业之孙也。韩琦又言:“已揲秦凤路于擦珠谷筑一大堡,候毕工,乞废罢纳迷、山丹、菜园、白石、了钟五堡,使臣戍兵擦珠。”堡成,赐名通渭[2]。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七月,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受主持西北军政重臣韩琦之命,在秦州辖地筑成大甘谷口寨,朝廷赐名“甘谷城”。同年,又筑成“擦珠堡”,赐名“通渭寨”。通渭寨位于今通渭县什川镇古城村李家坪社,城址保存基本完好。甘谷城的境况却与通渭寨完全不同,随着元至元七年(1270)并甘谷县入通渭[3],甘谷城所在位置,也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以致明以后出现了多种不同记载:

万历四十四年《重修通渭县志》:“(金)甘谷古城,在甘谷里,有金人题石,今城石俱废。”[4]

万斯同《明史稿》:“通渭,宋置。东有甘谷废县,东北有废甘泉城,又有堡川城。北滨渭,西有华川,东流入渭,南有华川关。”[5]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甘谷城,在县东五十里,宋熙宁初,曹玮置城于此,为戍守处。金于此置甘谷县属秦州,元废入通渭县。《元丰志》:城在秦州西百八十五里。”[6]

乾隆二十六年《通渭县志》:“(金)甘谷古城,在县南五十里,有金人题石,今城石俱废。”[7]

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自马家店正南二十里至古城川,即金甘谷县,有墩塘。”[8]

1990年版《通渭县志》:“熙宁元年(1068),陕西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筑甘谷口寨(今甘谷县杨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赐名甘谷城。”[9]

谭其骧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将宋甘谷城位置亦标志在今甘谷县城子村[10]。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甘谷县,金升甘谷城置县,治今通渭县西南。元废。”[1]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金升甘谷城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贞祐四年(1216)属西宁州,元废。”[11]660

从上所列文献可见,明代后至今,对甘谷城位置的认识存在多种观点。一是在“甘谷里”,以万历《重修通渭县志》;二是在“县东”,以万斯同《明史稿》;三是在“县东五十里”,以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三种观点表述虽有异,但所指其实是一个地方,即今通渭县城区。四是在“今通渭县西南”,以《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而人们对甘谷城位置形成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今甘谷县大庄镇城子村城子社北。乾隆《通渭县志》“在县南五十里”,光绪《通渭县新志》“自马家店正南二十里至古城川”,所指即今甘谷县大庄镇城子村,与1990年版《通渭县志》以及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所标志位置一致。

其实,甘谷城位置,宋人记载确凿,明末清初文献记载也是明确的。不知何故,后人却对正确的记载见而不察,以讹传讹,以致误认为其位置在今通渭西南,而绝大多数人肯定地认为在今甘谷县城子村的观点。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考察,出土文物印证,笔者认为:宋甘谷城应该就在今通渭县城区!试论如下:

一、“甘谷城”的位置

(一)周边诸城寨距甘谷城之里程及方位

《元丰九域志》(以下简称《九域志》)载:

秦州,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治成纪县。……城二,建隆二年置伏羌寨。熙宁元年置甘谷城,三年以伏羌寨为城。伏羌,州西九十里。……甘谷,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领陇阳、大甘、吹藏、陇诺、尖竿五堡。寨七,……安远,州西北一百二十五里[12]。

宋秦州府治成纪,即今天水市区,伏羌城即今甘谷县,安远寨位于今甘谷县北约三十五里处。伏羌在州西九十里①,安远寨在州西北一百二十五里,与今天水市至甘谷县、到安远镇的距离吻合。甘谷城在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若是今甘谷县城子位置,从天水到甘谷到安远镇再到城子,是一百五十里,相差三十五里;如果自天水直达城子,相距一百三十里,相差五十五里,显然不符。而从天水至甘谷县到通渭,是一百九十多里,直达是一百七十里,正好在秦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区域,在今通渭县城一带。

《宋史·地理志》载:

堡川城,政和六年,于秦凤东西川口进筑,赐名。东至甘泉堡一十八里,……南至甘谷城一百一十里。……甘泉堡,……西至堡川城一十八里[13]。

堡川城城址今已无迹可寻。甘泉堡今仍保存完好,位于会宁县城东翟家所乡张城堡村,312国道穿城而过。金代曾为西宁州治所在地。甘泉堡西距会宁县城二十多里,与《宋史》所载相符,说明堡川城就在今会宁县城区偏东。堡川城“南至甘谷城一百一十里”,从会宁县城到今通渭县城正好一百一十里,与记载完全相符。到今甘谷县城子,则相距一百六十余里,明显超出许多。而堡川城南一百一十里范围內,适宜筑城之地,亦仅为今通渭县城一带,此地当正是宋甘谷城所在地。

图1 成纪、堡川城至通渭城区、城子距离示意图

《九域志》为官修地理志,书成于元丰三年(1080),距熙宁元年(1068)杨文广修筑甘谷城仅晚了12年。完全可说是修城同时代人所做最早记录,是准确可信的第一手文献。《宋史》为官修正史,所载当然具有权威性。《九域志》与《宋史》一南一北,正好确定了甘谷城所在位置,即在今通渭县城区无疑。

另,《长编》又载:

秦凤路经略司言:“西界钤辖吴名革等三百九十二人投汉,并无田土给与耕种。体访得南厮罗川接巴经谷,至甘谷城约四十里,地土肥美,水草饶衍,川谷平漫,可以摽拨,招刺弓箭手,及令归顺西人耕种。”[14]

南厮罗川即坡儿川,为吐蕃语音译,亦译作“笃罗川”“破啰川”,位于今通渭县马营镇锦屏村,为牛谷河流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现已建成锦屏水库,供给通渭县城生活用水。巴经谷即锦屏峡。牛谷河过锦屏峡自西而东流经通渭县城南。今县城至坡儿川之间相距,正好四十多里,与《长编》记载相合。这也更加印证了宋甘谷城所在地就在今通渭县城区一带。

(二)甘谷城之“汤谷”地与 “甘谷去渭水远”

《会要》载:

熙宁元年六月三日,李师中言:“准诏勘会昨展置甘谷城所拘占汤谷内田地,系与不系心波等三家,仍令玉韶、刘希奭与同蕃部首领标定界至,具诣实以闻。”[15]

又《长编》载:

御史知篮事谢景温言:“近闻起体量甘谷城弓箭手地稍多,乞候边事稍宁日根括施行。缘韶元奏,自渭源城至成纪县沿河良田不耕者万顷,乞择膏腴者千顷,岁取三十万斛济边储。今甘谷城去渭水远,非韶昔所指之处。”[14]5262

两段文字分别说到汤谷,甘谷城去渭水远。

汤谷,古代传说中日出之处。《山海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郭璞注:“谷中热水也。”即是温泉,在通渭县城南约十五里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温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东北流经平襄古城南,故襄戎邑也。王莽之所谓平相矣。”[16]平襄古城在今通渭城区。秦州知州李时中在奏言中所说:修筑甘谷城过程中,官府强占了温泉附近的田地,因归属问题与当地住户发生争执,朝廷派官员前往勘察核实。这虽然是简短的一段奏稿,正好说明温泉在甘谷城附近,而未闻城子周围有温泉的记载。

散度河是渭水(河)支流,发源于通渭西牛营大山,通渭县境内称牛谷河,甘谷县境内称散度河,在甘谷县城注入渭水。通渭县城处牛谷河中游,距渭河一百一十里外,城子处散度河上游,距渭河不到六十里。“甘谷城去渭水远”,亦可说明甘谷城更应在今通渭城区。

(三)甘谷城所辖五堡之分布

《九域志》载:

甘谷,州西北一百八十五里。领陇阳、大甘、吹藏、陇诺、尖竿五堡[12]。

又《宋史·地理志》载:

甘谷,熙宁元年置,有吹藏、大甘、陇诺三堡。四年,置尖竿、陇阳二堡[13]。

熙宁元年(1068)甘谷城修筑完成后,领吹藏、大甘、陇诺,熙宁四年(1071)又领尖竿、陇阳。五堡中,吹藏、大甘已无迹可寻,城子是否为当时大甘堡,亦未可知。尖竿堡应当在今襄南、李店二乡镇交界之箭竿岭,字音相同。该地现有一座建筑宏伟的寺院,曾经也是学校所在,堡址已无存,亦未见遗物。陇阳堡位于今陇阳镇陇阳村,墙体、壕沟基本完好,暴露宋瓷、瓦片丰富。陇(隆)诺堡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应当规模较大。

据《长编》:

“秦凤路经略司言:‘秦州甘谷城驻扎本路第三将姚雄申:有西贼人马侵犯隆诺特堡地分,已逐出界,夺到西贼战马六匹。’”[14]8792

《长编》又载:

“臣(游师雄)今勘会昨来本路建修之议。盖为自兰州已东至定西城,自定西城以东至秦州隆诺堡。三百里之间,戎马奔冲之地。止有定西一城外,更无边面蕃篱之固。贼可长驱深入。故极陈利害。欲渐完城垒,以捍贼冲,以固边势。”[14]11230

可知陇诺堡在兰州城以东三百里地域,当在今通渭寺子川或陇川境内。

尖竿、陇阳二堡一南一北距通渭县城,分别为四十里、三十里。如果城子遗址即大甘堡,陇诺堡在陇川境内,一南一北距县城是五十里。吹藏堡虽无法确定位置,当亦在通渭城附近不远处,或南或北。甘谷城所领五堡,正好形成以今通渭城为中心,五堡南北延伸的布局。若是甘谷城在城子位置,离尖竿堡是二十多里,到陇阳堡八十里,再到陇诺堡百里以外。想要管理,真是鞭长莫及。

图2 1990版《通渭县志》测绘通渭、安远、鸡川、城子等寨平面图

(四)甘谷城与安远寨等城堡规模之比较

通渭境内所筑堡寨,规模较大的有四座,分别是天禧二年(1018)安远寨(1950年划今甘谷县),治平四年(1067)鸡川寨,熙宁元年(1068)甘谷城、通渭寨。安远、鸡川、通渭三寨至今保存基本完好。上世纪80年代,通渭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对包括城子遗址等四座寨堡进行了实测绘图。安远寨大城长650米,宽325米,小城长350米,宽250米,瓮城长宽各42米,总面积30万平方米。鸡川寨为不规则五边形,最长边650米,宽380米,南北各有瓮城,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通渭寨为梯形,高662米,底宽378米,东西各有瓮城,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城子堡长300米,宽220米,无瓮城,总面积6万余平方米[9]41。

可以看出,城子堡的规模,远远低于其他三寨。无瓮城,面积是安远寨1/5,鸡川寨1/4,通渭寨1/3。处散渡河与虎狼沟相交切割而成的三角形台地上,地面狭小,作为军事设施尚可,要作为与县并列,直属州、府,集政治、经济、军事为一体的甘谷城,也是不可能的。

二、甘谷城之修筑与得名

(一)从筚篥城到甘谷城

前引《本末》“韩琦筑甘谷城”文,对甘谷城修筑原委,记载非常详实。即熙宁元年(1068)七月,杨文广新筑大甘谷口寨,赐名甘谷城。甘谷城即原筚篥城。但《宋史》又有秦州知州马仲甫、秦凤都监张守约分别修筑甘谷城的记载。《宋史·马仲甫传》载:

“(马仲甫)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秦州。古渭介青唐之南,夏人在其北,中通一径,小警则路绝。仲甫得筚栗城故址,自鸡川砦筑堡,北抵南谷,环数百里为内地,诏赐名甘谷堡。”[13]1200

《宋史·张守约传》载: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13]1249

究竟是何人修筑了甘谷城,就有三种记载。并且既言是新筑大甘谷口寨,又说为原筚篥城,前后说法不一。其实正因筚篥城历史久远,长为吐蕃所据,文献缺失,才有了多种记载。筚篥城又写作毕利城,是吐蕃语音译。据《长编》载:

“宝元二年(1039)戊辰,秦凤部署司言,筚篥城蕃部唃畅波等内附,请补本族军主,从之。”[14]2920

可知早在熙宁元年(1068)前29年,筚篥城已归北宋版图。又《长编》载: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丁未,曹玮言宗哥唃厮啰、蕃部、马波叱腊、鱼角蝉等率马御山、兰州、龛谷、氊毛山、淊河、河州兵三万余人入寇,至伏羌寨三都谷,即领兵击败之。”[14]2012

《东轩笔录》载:

“唃厮啰,唐土蕃赞普之后,据邈川之宗哥城,尽有河隍之地。祥符中,用蕃僧立遵之策,将众十万,穿古渭州入寇。时曹玮以引进使知秦州,领骑卒六千,守伏羌城。闻贼已过毕利城,玮率诸将渡渭逆之,遂合战于三都……”[17]

《西夏书事》载:

庆历五年(1045年)秋七月,寇筚篥城。白豹寨蕃官浪尾等一百八十余人,其族帐傍近环庆,遣使至经略司请内附。曩霄谓中国招之,以兵三千入秦州,侵筚篥城,掠人畜而还[18]。

《长编》与《东轩笔录》所记为同一件事。大中祥符是宋真宗赵恒年号,大中祥符九年(1016)比熙宁元年(1068)早52年。庆历是宋仁宗赵祯年号,庆历五年(1045)比熙宁元年亦早23年。

北宋政府如此重视筚篥城的修筑,就因筚篥城乃战略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时争战,尚在北宋与吐蕃之间,随着西夏崛起后,才渐渐转至宋与西夏。如此古城,若是在地方狭小,仅有6万多平方米的城子堡,显然不对,这也正好又能佐证前述论断。今通渭县城所在地,南北宽二至五里,东西长约二十里,牛谷河西东而流,地面开阔。四面高山环围,东西峡口,易守难攻,为理想筑城之地。更重要的是这里曾为汉天水郡郡治所在,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古城,毫无疑问筚篥城就是今通渭县城。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通渭县城区),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等16县。

天水郡所辖诸县,基本位于古“关陇大道”上,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保障关中通向西域“关陇大道”畅通。后郡治虽有迁移,平襄县[9]39一直存在,至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前被废,长达550余年。此后平襄县地交替属渭州、秦州所辖。唐宝应二年(763),渭、秦等州被吐蕃占领。大中三年(849)大破吐蕃,光复平襄县地,属秦州。不久,因为五代十国割据局面,平襄县地复被吐蕃所占。北宋初,宋在西边疆域只到达秦州夕阳镇(今天水新阳镇),未过渭河。经不断向西征战开拓,仁宗赵祯宝元二年(1039)时,包括古平襄县在内大片土地归附。因平襄县地久为吐蕃所占,易名筚篥川筚篥城。到神宗赵顼时,对归属三十年的旧筚篥城决定重新修葺加固,完工后赐名“甘谷城”。

(二)何为“甘谷”

在今通渭、甘谷两县民间有这样的传说:通渭地处干山枯沟之间,应该叫“甘谷”,而甘谷地处渭河流域平川,应该叫“通渭”。是当年传令人将文书误调,才成如今县名。这当然是民间据字面意的杜撰,毫无根据。这种说法也代表了不少人对“通渭”“甘谷”含义的误解。民国十八年(1929)前,“甘谷”二字与今甘谷县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通渭应该就是今通渭,并不是境内有了渭河才叫“通渭”。而甘谷城也一直在通渭境,并非是此地干山枯沟而叫“甘谷”。

熙宁元年(1068)大甘谷口寨筑成后赐名甘谷城,擦珠堡筑成后赐名通渭堡,后升为通渭寨。“通渭”之义,据万历《重修通渭县志》载:“通渭关以西岩邑也。界于会宁、秦安、伏羌、陇西之间,因水(牛谷河)南流于渭(河)故名。”[4]后来志书皆沿此说,纯属望文生义。如前所述,明人对宋通渭寨所在位置,也未搞清,以为即今通渭县城。通渭寨牛谷河并未经过,焉能南流于渭河?况通渭周边诸县境内河流,均最终流入渭河,何不皆称通渭?就像今人解释“鸡川寨”是因“野鸡出没的地方”得名一样荒谬,难道仅鸡川寨一带有野鸡出没?其实,通渭者,乃“通向古渭寨”之意。古渭寨即在今陇西县。如前所引,当年建议修筑甘谷城的韩琦,在反复上奏中强调修甘谷城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连接古渭”,“久在西陲诸知边事者,皆谓城筚篥。则可通鸡川,古渭城,外御之势,隔绝西人,并吞古渭一带诸蕃”[2]83。

那么,“甘谷”究竟为何意呢?可以从地理形状和境内河流两个方面来探讨。

1.“名秦州新筑大甘谷口寨曰甘谷城”,大甘谷口应该是地形特征。通渭县城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面尽处为峡口,西面界史家山,两边向西北、西南延伸,形如古代布币状,像鱼口,又如篆书“甘”“口”。命名者应是受了地形与字形相似之启发,名曰大甘谷口。

2.甘者,甜也;谷者,两山间之水流,即甜水河。万历《重修通渭县志》载:

甜水河,味甘可食,出西北山,在县西七里,会南家河东南流,旧有水道引入城,兴废不常,久湮。万历四十三年,知县刘世纶关同县丞芮时杞,捐俸置料,顾工筑堤数十丈,障两河水,另修渠道由西北入城,迤南环绕,汲饮灌溉,民甚赖之,由东北出[4]。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

甜水河,城西北七里。出甘谷,引流入城,籍以取汲[6]。

图3 篆书“甘”“口”与通渭县城地形图

甘谷之名,应即得于此河。在一个地方拓地建城,有可用于汲饮灌溉之水源,无疑非常重要。“旧有水道引入城”,说明此河使用久远。应当是在建城之初,因赖此河为生活生产之保障,所以赐名“甘谷”。

不管地形似“甘”“口”,还是有甜水河入城,甘谷城的命名,正好是依据通渭城所在地的特征而来,这也更加证明了前述宋甘谷城即在今通渭县城区的论断。

三、甘谷城在边防城寨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长编》载:

秦凤路。若贼寇东西路,于甘谷城屯正兵五千,帖以蕃汉弓箭手,扼奔冲青鸡(川)、三阳一带道路,別以正兵五千帖本处蕃兵弓箭手守古渭,更益都巡检军马及三千,据通渭,与甘谷、古渭相望,若约此置兵保护熟户,更相首尾,足以枝梧[14]5494。

《本末》载:

久在西陲诸知边事者,皆谓城筚篥,则可通鸡川[2]。

《长编》载:

提举秦凤路刑狱、权知秦州吕温卿言:“鸡川、甘谷,地广百里,正当贼冲。”[14]8195

在边境地带修筑的城邑、堡寨,并不是孤城,而是相互联动为一体。鸡川、甘谷、通渭是距离最近的三座城寨,所以每有战事,常作为一个整体来部署战略。为便于联络,大的城寨下管领若干小堡,甘谷城领陇阳、大甘、吹藏、陇诺、尖竿五堡,通渭寨领者达、七麻、本当、扑麻龙、达隆五堡。堡与堡之间,在便于相互瞭望的高岗山顶又筑烽火台,台、堡、寨、城点线相连,结成一张严密的防御网。

图4 通渭县城周边宋堡寨、烽火台等示意图

今通渭城区至鸡川寨是五十里,到通渭寨也是五十里,处于三点中心位置。从鸡川寨经通渭城区到通渭寨一线,现存宋堡、烽火台,大小有40余座之多。其中有古名如陇阳、者达、七麻等,多为今名如渭阳堡等,烽火台多无名。形成以三座城寨为中心的防御网,而以通渭县城周围西、北面尤为密集。今通渭南边到城子一带,宋堡、烽火台均未发现,虽不排除后来破坏所致,但可以肯定,防御重点在县城西、北面,南边已为北宋内地,甘谷城不在南边,就在今通渭县城区。退一步说,如果甘谷城在城子,今通渭县城区未修城筑寨,就是小村落或荒野之地。从《中国历史地图集》能看出,与通渭相邻定西、陇西、会宁、静宁、秦安、甘谷、武山各县城区,都筑有城寨,唯独今通渭县城一带,远离其他城寨,形成一大片空白之地,有悖常理。分布于今县城周围的小堡与众多烽火台,亦无从归属,无法合理解释。

今通渭县城区,因多次兴废变迁,宋城址已荡然无存。但城周边遗存宋堡、烽火台能清晰看出当年以通渭县城为中心的布局。通渭县城北靠笔架山,康熙五十七年(1718)大地震,笔架山崩,东北城垣覆没。所幸山顶宋代烽火台未毁尚存,为宋代在此置城有力铁证。烽火台位于笔架山制高点名大营咀,残高5米,南面夯层清晰,暴露瓦片丰富,采集到宋耀州瓷片。

甘谷城下辖五堡中,唯陇阳堡堡与名皆在,古今相同。尖竿、陇诺尚可推测大概位置,大甘、吹藏已无法确知。宋范祖禹所撰《郭逵墓志铭》记载甘谷城周边增筑五堡之事:

(郭逵)充秦凤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甘谷城、通渭寨皆扞西圉。甘谷形势孤绝,民不乐业,公使增筑五城以安民心。通渭旧乏水,公欲移新城以就水泉[19]。

郭氏所筑或许即此五堡,或许还有其他堡,因名称变更,堡址毁坏,已难以求证。

今存城周围四座宋堡中,陇阳堡,位于城东北三十里陇阳镇陇阳村,墙体、壕沟基本完好,采集有青白瓷碗残片,面积约4万平方米。渭阳堡,位于城北二十里北城镇魏杨村,墙体完好,环堡三道壕沟,面积3万平方米。中林堡,位于城西北十五里平襄镇中林村,东面墙体完整,北面三道壕沟,暴露物丰富,采集有雨点纹灰陶罐、耀州青瓷残片,面积1.5万平方米。康家堡,位于城西三十里马营镇三义村,墙体完好,东面有壕沟三道,暴露物丰富,采集有雨点纹灰陶罐、白瓷碗残片,面积2万平方米。

渭阳、中林、康家堡应该都不是宋初名,吹藏堡也许就在其中,只是今古名已完全不同。这围城而筑,星罗棋布的堡寨和烽火台,与大甘、尖竿、陇诺等堡相呼应,构成一个以城为中心的互联网。正是因为甘谷城战略地位重要,才有如此严密完整的防御体系。《西夏书事》载:

筚篥既城,神宗赐名甘谷。乙埋恶其控扼要害,潜兵袭之,与秦凤都监张守约遇,分两翼夹攻。守约以五百人逆战,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注射,强酋战死者数人,遂却。……乙埋屡争甘谷城不克,点集诸监军司屯其地[18]。

在今通渭县城区及周边地下,时有宋代文物出土,也是重要有力的证据。南北两山多地有宋金墓出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破坏,没有完整墓葬保存下来。县博物馆藏品中,耀州青瓷碗、盏,金黄釉碗,出土于南山;画像砖、梅瓶出土于北山;军旅铁锅、铁铧等出土于原建材厂。

图5 通渭城区出土宋铁锅、弩机、蒺藜等

2020年12月,位于通渭县城南牛谷河北岸,与县委相邻的县政府招待所,因工程修建大开挖。在地下6—7米处出土大量牛、羊骨头,青砖,耀州青瓷、黑瓷残片及铁钱,箭镞,出土瓷蒺藜、铜弩机各一件,皆为宋代文物。蒺藜、弩机是宋代常用武器,特别弩机,宋军兵器以弓弩为主,弓弩兵在宋军中占六成以上,为主要使用朝代。

丰富的出土文物,充分印证了这里曾是宋人生活、生产、戍边活动频繁之地,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城邑,而这座城邑应非甘谷城莫属。

四、金、元时期甘谷城(县)的变迁

金灭北宋后,甘谷城亦随属金国。金攻取甘谷城经过,《金史·郑建充列传》记载较为详实:

齐国废,朝廷以地赐宋,(郑建充)为宋环庆路经略安抚副使,仍知宁州。天眷复取陕西,仍以为经略安抚使,知庆阳。从破甘谷城,改平凉尹[20]。

天眷为金熙宗合剌年号,一共使用了三年,《金史·熙宗本纪》:

天眷三年(1140),五月丙子,诏元帅府复取河南、陕西地。六月,陕西平[20]45。

即天眷三年(1140),甘谷城转为金城。但《宋史·高宗本纪九》:

高宗三十二年,二月,乙卯,兴元都统制姚仲攻巩州不下,退守甘谷城,遂引兵围德顺军[13]82。

姚仲为宋抗金名将,巩州即今陇西县。高宗三十二年,即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此时甘谷城又在宋,可见国家兴替之时,一座城邑也归无定所,常常易主。《金史·地理志》载:

图6-1 《中国历史地图集》金、南宋时期通渭、甘谷、鸡川、治平等县位置图

图6-2 笔者绘金、南宋时期通渭、甘谷、鸡川、治平等县位置图

凤翔路秦州,县八:成纪、冶防、甘谷、清水、鸡川、陇城、治平、西宁。贞祐四年(1216)十月,升西宁县为西宁州,以甘谷、鸡川、治平三县隶焉[20]70。

西宁县即今会宁县,州治所在宋甘泉堡(今会宁翟家所镇张城堡)。西宁州所辖甘谷、鸡川、治平(今静宁县)三县范围,大致为今通渭西南以外大部分地域及会宁东北部,静宁治平、甘沟、四河等乡镇。《金史·宣宗本纪》载:“兴定四年(1220)九月己酉,夏人陷西宁州”[20]45,西宁州在金只存在了短短4年。而未及二十年,金末帝天兴三年(1234),金王朝就宣告灭亡了。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通渭县,金正隆年间置通渭县,治今址。”[1]《中国历史地图集》金、南宋地图所标通渭县位置,亦在今址[10]。《会要·方域8》:“通渭县,崇宁五年(1106)以寨升为县。”[15]《金史·地理志》:“巩州,宋通远军,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通远军节度使。……县五……陇西(宋旧县),通渭……”[20]70

通渭置县,史志明确记载是“崇宁五年(1106)以寨升为县”,并非始于金。通渭县归金后,一直属临洮路巩州(今陇西县)辖,治旧址,未见有迁至今城区的记载。同时,这也可以佐证前述论断。假如金通渭县治在今通渭县城区,甘谷县在城子。西宁州辖甘谷、鸡川、治平三县,就要绕过位于西宁、甘谷中间的通渭县来管理,有悖常理,是不可能的。不知《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等据何而言,认为金通渭县在今址。

由此可知,今通渭县境内当时所有三县。甘谷(治今通渭县城区)、鸡川(治今鸡川镇司川村)在金前期属凤翔路秦州,后期属西宁州辖。通渭(治今什川镇古城村)则一直为临洮路巩州辖。元朝建国后,甘谷县属巩昌总帅府秦州辖。《新元史》载:

秦州,金故州,属凤翔路。元初,隶巩昌帅府。旧领成纪、治坊、甘谷、清水、鸡川、陇城、秦安七县。至元七年,省鸡川、陇城二县入秦安,治坊县入清水,甘谷县入通渭。…… 巩昌府。金为巩州,属临洮路。元初,改巩昌府。旧领陇西、通渭、定西、通西、安西五县[3]。

至元七年(1270),通渭、甘谷、鸡川三县进行了一次大整合。并鸡川入秦安县,原县署废弃,仍属秦州。迁通渭县治于今址,原县署亦废。合甘谷入通渭县,原甘谷县辖地归通渭,属巩昌府[9]765。

假如甘谷县治在城子,不在今通渭县城区,一个小村落或荒芜之野,修城建署,大兴土木,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不可能没有筑城的记载。所以该地原来就有城邑,以原甘谷县城署,改通渭县城署。

按理甘谷原址旧县,迁通渭入于甘谷,应该是名甘谷才是,何以名通渭呢?元建国之初,于陕西行中书省,设巩昌都总帅府,统巩昌、平凉等五府,秦州、陇州等二十七州。总帅府治巩昌府,今陇西县。通渭从筑寨升县,一直为巩昌府下辖②,甘谷则一直辖于秦州。虽甘谷是秦州属县,但距秦州一百八十五里,距巩昌府只有一百二十里,于治理来说,巩昌府更便于秦州。且通渭为巩昌府下辖旧县,并甘谷入通渭,而非通渭入甘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并甘谷入通渭,通渭原县治距巩昌府仅六十里,更为便利。宋筑通渭寨,为的是“连接古渭”,抵御西夏,通渭寨所在位置更西更处于边塞,辖于通远军,甘谷城相对较内地,辖于秦州。元朝天下大一统,巩昌府、秦州下辖诸县已为腹地。通渭寨以城障要塞,用于戍边,当然有别无选择之优势。作为县治,用于治理地方的一级政府,则显得城池狭小,地域阻塞,交通不便,生活环境恶劣。宋时,秦凤路马步军都总管郭逵,就有“通渭旧乏水,公欲移新城以就水泉”的想法。而甘谷城各方面条件,远非通渭寨能比,迁通渭县治入甘谷县城,是朝廷不二之选。

而正因为并甘谷入通渭,以甘谷县治易名通渭县治,存在了202年的甘谷城突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才使得元朝以后人对甘谷城位置莫衷一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记载。

五、明清以来关于甘谷城的记载与考辨

现存明代文献中,有关甘谷城的记载,以万历四十四年通渭知县刘世纶主修《重修通渭县志》最早。志载:“金甘谷古城,在甘谷里,有金人题石,今城石俱废。”[4]自元至元七年(1270)甘谷城(县)并入通渭县,到万历年间(1573—1620),已三百余年。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历史真相已变得非常模糊甚至面目全非,甘谷城的修筑时间、位置越来越不被人所知。修志者出现误宋城为金城的错误,在所难免,但说甘谷城在甘谷里却没有错。只要确定了甘谷里,也就找到了甘谷城的位置。

甘谷城虽废,但甘谷之名仍在通渭一直继续使用。《重修通渭县志》载,万历年间通渭行政区划为“在城、城东上、城东下、甘谷上、甘谷下……”[4]等16里。在城即今通渭县城区,甘谷上、甘谷下在县城南今襄南到城子一带。而在城同时应该叫甘谷里,由于是一个县的政治中心,就叫在城。靠近甘谷里区域划为甘谷上,相邻甘谷上区域划为甘谷下。若无甘谷里,何来甘谷上、甘谷下之称?正如有在城,才有城东上、城东下之称一样。

可知万历年间通渭城区就是甘谷里,甘谷城就在甘谷里。到明末时,甘谷城具体位置还是明确的,即在今通渭城区。

清初万斯同《明史》卷八一《地理志三》:“通渭。宋置。东有甘谷废县,东北有废甘泉城,又有堡川城。北滨渭,西有华川,东流入渭,南有华川关。”[5]甘泉城、堡川城的位置,正位于通渭寨东北,与实际相符。东有甘谷废县,方位也是准确的,可惜未记载具体距离,推断应该是今通渭城区,如若在城子,则在通渭寨南,与记载不符。但万氏又说:“北滨渭,西有华川,东流入渭,南有华川关。”则明显错误。华川为今牛谷河古称,华川、华川关皆在通渭寨东北,并非西有华川,南有华川关。华川虽东流入渭河,但渭河未流经通渭,就不存在通渭寨“北滨渭”。

万斯同所据当然是文献资料,不可能亲历实地考察,所以出现了记述上的前后矛盾,但对甘谷城的位置的记载,却完全正确。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甘谷城,在县东五十里。宋熙宁初,曹玮置城于此,为戍守处。金于此置甘谷县,属秦州。元废入通渭县。《元丰志》:城在秦州西百八十五里。”[6]通渭寨东到今城区距离,正好是五十里,与记载相吻合;并且说甘谷城在秦州西一百八十五里,也是今通渭城区,前面已有详细论述。顾祖禹所记,非常正确。

可以看出,至清初时,甘谷城位置的记载尚是明确的,在今通渭城区。但乾隆以后不知何故,竟然把甘谷城移在了今甘谷县城子!

乾隆《通渭县志》:“(金)甘谷古城,在县南五十里,有金人题石,今城石俱废[7]52。”改顾祖禹“县东五十里”为“县南五十里”,就到了今甘谷县城子村。光绪《通渭县新志》:“自马家店正南二十里至古城川,即金甘谷县,有墩塘。”[8]40是照抄乾隆县志,亦肯定在城子位置。

乾隆时(1735—1795),距万历年间又过了一百五十余年,通渭的行政区划与地名再次发生了变化。据1990《通渭县志》载,雍正八年全县为“在城里、甘上里、甘下里……”等8里[9]44。原甘谷上、甘谷下已演化为甘上里、甘下里。在城之名已久,甘谷里已不再被人们使用。修志者要找到甘谷城,甘上里或甘下里最相近,即以位于甘下里的城子堡为甘谷城。尽管文献记载确切,万历时甘谷城就已“城石俱废”,乾隆时仍是“城石俱废”,但到光绪时却变成了“有墩塘”。甘谷城难道失而复现,今人竟也实际考察测量绘图,真不知所绘是哪里的甘谷城?

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宋甘谷城位置亦标志在今甘谷县城子村,谭先生不知依据何种文献,但将甘谷城标志在城子,还真是错了。而且谭先生把金、南宋时期通渭县,就已经标注在了今县城位置,也是错误。

戴均良《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金升甘谷城置,属秦州,治所在今甘通渭县西南”[11]。薛国屏《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甘谷县,金升甘谷城置县,治今通渭县西南”[1]。都认为甘谷城在今通渭县西南,范围比较宽广,但绝不是指城子,因为城子在通渭县正南,也不是今通渭县城区,因为城区基本在全县中心位置。戴、薛应该是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为据,认为宋通渭县在今城区位置,把位于今什川镇的通渭寨当作了甘谷城,因为通渭寨正好在今县城的西南。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无需细论。

六、余论

现存明清三种通渭县志,对通渭境内几座古城寨的记载,都出现不同的错误。万历《重修通渭县志》称“汉城川古城在县西南八十里城川铺,宋安远双古城在县西南八十里安远镇,金鸡川古城在县东南七十里鸡川镇,甘谷古城在甘谷里”[4],以安远寨为宋城是正确的,以通渭寨为汉平襄古城,鸡川、甘谷为金城都错,而对通渭寨未见记载,是以今城区当作了宋通渭县。乾隆《通渭县志》除对其他几座古城完全照抄万历志外,移甘谷城“在县南五十里”,把对的又改错了。光绪《通渭县新志》绘“地舆全图”[8]16,平襄古城移在了碧玉镇,错;通渭寨虽在今什川镇位置,却称为“渭州古城”③,又错,通渭境内未曾置渭州。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但也不必为古贤者讳。随着出土文物印证、新材料的不断发现,通过实地考察,古人著作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已逐步得以改正。鸡川寨、通渭寨修筑时代,汉平襄古城位置[9]765,都已被确认。而曾存在过202年历史的甘谷城,也应得到重新归位,还历史以真实。

【注释】

① 为了行文与文献上写法相一致,长度单位都统一为里,数字为汉字,今制500米为一里,宋代一里长度多少米史无确切记载。按唐长安城周长67里,考古实测为35.5公里,折合唐代一里为530米,宋一里应在500米以上。所以今一里500米计算,与宋文献记载里数会有出入,但差别不会太大。

② 通渭寨宋属通远军、巩州,金巩州,元巩昌府,治一直为今陇西。

③ 渭州,北魏永安三年(530)置,治所今陇西。安史之乱后属吐蕃,唐中和四年(884)移置平凉,称陇西为“古渭州”。

猜你喜欢

通渭县秦州
明代秦州卫考略
三个好朋友
李鹏鹏书法作品
剪纸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杜甫秦州咏物诗
高铁开到家门口(节选)
秦州是姜堰高新区 “四通八助”奏响企业发展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