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文化元素的融合理念及在高考中的体现

2021-07-20浙江魏方婷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教材英语文化

浙江 魏方婷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而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材料来源。因此,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年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二册为例,探究其文化元素的呈现及价值追寻,并为高考英语评价提供借鉴,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文化元素的呈现特征

(一)以单元为整体,凸显英语学科大观念

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内容,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将各单元的文化元素和主题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具体如表1),因此,教师可将教材中与本单元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主题教学中,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立足英语新教材,我们能发现“英语学科大观念”在近年的高考英语真题中有所体现。以2020 年1 月浙江省高考英语完形填空为例,该篇文章围绕“自强”这一话题展开,讲述了一个励志的故事。作者是一位盲人,在两岁时撞到了一棵枫树,摔倒在草坪上,但她跌倒后并没有哭泣,而是选择自己站起来。从这件事开始,作者在母亲的教导下,凭着坚强的性格在以后的人生中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该语篇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生活与学习”主题群,符合“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内容要求。因此,教师可遵循新教材的单元整体观念,关注高考英语各类语篇中所体现的类似的文化特征,以指导英语教学实践。

(二)以主题为引领,强化认知发展性

新教材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与时俱进的文化元素又融于教材之中。《课程标准》对文化元素进行了主题分类,对文化知识内容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具体如表2)。如必修一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这一文化元素,这也符合《课程标准》中“领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的文化意识要求。

表2 新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的主题分类表

新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的呈现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起初,通过比较中外高中校园生活,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学习环境,符合刚进入高中时学生的心理特征;随着学生知识的深入,新教材开始纳入有关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等深层次的内容,这需要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辨别其价值,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事实上,我们能在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中看到教材所体现的文化元素的多样性。例如,2020 年全国卷Ⅰ阅读理解C 篇介绍了竞走运动及其与跑步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学会健康生活;语法填空介绍了“嫦娥四号”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

(三)以项目为载体,引领学习方向性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模式,教师能以它为载体,有机融合单元主题,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有专门的Project 模块(具体如表3),且其他模块都与该单元主题紧密结合。

表3 新教材中单元项目学习表

教师对新教材项目活动的充分设计和利用,也能更好地为英语学习与评价服务。以2017 年11 月浙江省高考英语应用文写作为例,其要求考生写一封邀请信,邀请外教到家中一起过春节,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细想此题,我们不难发现,该作文涉及的文化元素与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教师可将本单元的“墨西哥传统文化节日”作为项目载体,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延伸拓展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相关的知识,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撑。

二、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文化元素的隐形渗透方式

(一)人物身份信息隐含文化意义

姓名是个体自身所带有的符号,与每个人的历史、语言、文化息息相关。教材中的人物名字代表着其国家文化和身份等重要信息。例如,在涉及人物的真实事迹时,必修一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讲述了郎平和乔丹的传奇故事;必修二Unit 5 Music 则介绍了美国音乐制作人埃里克·惠特克及他创办虚拟合唱团的经历。同样地,在高考英语真题中,我们能看到命题者对“人物”的充分利用。例如,2019 年全国卷Ⅲ阅读理解B 篇以国外视角介绍了中国文化及中国美学对国际时尚的影响,并以Vera Wang,Alexander Wang,Jason Wu 三位优秀的中国时装设计师击败了三位顶尖的西方设计师为例,展现了中国对国际时尚和设计发展的引领作用。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形象代表了背后不同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中西方人物形象的设置会对相应的文化内容产生作用,而人物的真实事迹也能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并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进行欣赏。

(二)背景图片信息传递文化内涵

语言教学中的语篇多以多模态形式呈现,承载着语言和文化知识,传递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而教材中的图片对文本起着补充和诠释的作用。例如:必修一Unit 2 在单元开头有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图片,即一对父子在山间旅行的照片;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and Thinking 的文本旁配有一幅英国的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信息去了解英国的地理概况。

纵观近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素材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文体以及多模态形式的语篇。例如,2020 年北京卷阅读理解B 篇讲述了英国的一对父子和他们养的宠物狗Baggy 共同为环保做贡献的故事,在文本中配有一张宠物狗的照片;而书面表达中的情境作文以四幅图片呈现了班级学生“自律”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文本图片的使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气氛,更可以为文化和语言的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及评价提供方向。

(三)空间场所布局凸显文化实践

空间场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物质和精神情境,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教材中出现的地域信息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新教材呈现了中外具有人文特色的地理景象,塑造了多彩的文化场景,为学生获得特定的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自然风景旅游胜地(亚马逊热带雨林、九寨沟、泰山等);历史人文景观(故宫、敦煌莫高窟等);热门城市、国家(首尔、杭州、泰国等);有特殊意义的地点(汶川、唐山、冬奥会场馆、乌镇等)。新教材中所展现的人文地理风采也已在高考英语文本中有所体现。以2020 年全国卷Ⅲ为例,语法填空以秀美漓江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如画的故事;阅读理解A 篇介绍了法国普罗旺斯、西班牙南部、中国的神圣景观和突尼斯,游客可以和学者一起去探究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景观,开启游学之行。

三、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文化元素对备考的启示

(一)育人:引领新时代价值导向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变得尤为重要。可喜的是,与时俱进的育人观念已在高考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导。例如,2020 年新高考卷Ⅰ(供山东省使用)坚持德育为先,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功能:完形填空讲述了Molai 坚持种树37 年,以保护当地动植物的故事;读后续写讲述了一家三个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帮助贫困孩子创业的故事。这些故事主题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在思想和行动上为学生树立了积极的榜样,充分体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

(二)思辨:提升多元文化辨别力

培养思维品质重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以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进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新教材为例,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介绍了英国的历史悠久性和文化传统丰富性。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帮助学生整合文本信息,引导学生理性地做出自己的评断,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能力。同样,经研究我们可发现高考英语试题渗透着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能力的考查。例如,2018 年高考英语浙江卷阅读理解C 篇辩证地介绍了美国汽车经济在带动其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语法填空则以议论的方式探讨了中国饮食在受到外国友人欢迎的同时,外出就餐却给人们带来了支出和健康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高考英语试题高度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与评判,深刻地思考多元文化的异同,进而提升其文化辨别力。

(三)比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文化对比资源,通过感知、比较、分析和欣赏,加深其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坚定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关于这一点,教师能从高考试题中得到启发。例如,2018 年全国卷Ⅰ的书面表达就进一步考查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该文本设置了外国朋友到中国朋友家做客的情境,需告知朋友有关的习俗,在引导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坚定了其理想信念;阅读理解B 篇则通过介绍一档由英国主持人开创的电视节目,讲述如何花少的钱做出营养可口的美食。由此可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多元文化的比较,将对高中英语的学习与评价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针对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文化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和分析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同时,教师更需要关注文化元素在高考英语中的体现,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将文化知识内化成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品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吸收多元文化精髓,使其成为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新教材英语文化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谁远谁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