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

2021-07-19王立敏何旭菲

科技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谈心谈话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

王立敏 何旭菲

摘要:积极心理学中应用于个体沟通的短焦技术以及团体沟通的成长小组技术,重视用朝向未来和目标解决的积极观点来促成学生改变。本研究通过案例实践与分析,总结积极心理学技术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策略,为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短焦技术;宿舍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宿舍的人际关系。学生除了上课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度过,宿舍矛盾时有发生。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冲突不仅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给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问题,都离不开辅导员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在学习与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所以在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早发现并处理学生宿舍矛盾,构建和谐的关系是辅导员亟需要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女生宿舍,女生宿舍矛盾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高等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应该重视女生宿舍矛盾。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技术展开谈心谈话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目前辅导员谈心谈话研究主要局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例如高校辅导员谈心制度[2]、谈心谈话必要性、[3]新媒体时代下,谈心谈话中的应用[4]……积极心理学研究在心理治疗方面在不断的深化和提升。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文献研究非常少,且缺乏对待不同学生群体的具体操作技巧。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谈心谈话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5]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了达到《纲要》的相关要求,高校辅导员应该掌握谈心谈话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是指面对高校大学生,辅导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作理念、方法,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挖掘和评估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与学生共同制定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改变或解决问题。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载体,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水平、不断完善自我的一种工作方法。

现实中,一方面,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在开展谈心谈话过程中,常常感到工作难度大,缺乏有效抓手,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问题,传统的谈心谈话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说教意味较浓,学生后续行动力不足。如,学生宿舍产生矛盾,那首先,要现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1.大学生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

(1)性格差异与生活习惯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 导致学生的性格、价值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容易使宿舍成员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平等相处的经验,这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大学生性格的差异影响着大家对同件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大学生都是青年人,在宿舍中,强烈的好胜心和优越感使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从而导致宿舍矛盾。单单是宿舍成员的作息时间不同也会引发口角冲突,如在宿舍里不收拾,乱丢乱放,玩游戏、打电话等影响他人休息,刚开始学生普遍采取忍让的处理方式,但等到时间的推移,一点点的事情就可能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一点就爆。

(2)利益纠葛与情感纠纷

大学生在家庭经济物质条件上的差距是一直都存在,有的刚入大学校门就会表现出优越的物质条件,花钱大手大脚,而有些学生比较困难,靠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生活比较节俭。大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入党、各种荣誉称号方面就会存在利益纠葛,有些大学生因为自尊心与他人盲目攀比,甚至产生了嫉妒等不良心态。在评定奖学金时,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和嫉妒心就会出来作祟,于是潜移默化中,会给同寝室的竞争者找麻烦,挑毛病,渐渐就会激发出矛盾。恋爱情感问题也会导致宿舍矛盾。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技巧开展谈心谈话强调只要能找到学生自己的目标,而非教师、家长的期待,就能有效地完成谈心谈话的工作目标。积极心理学不仅帮助和鼓励辅导员接纳与适应各种学生的观点,提供不同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积极正向地看待问题,寻找自身优势,更加乐观地面对人生。如果高校辅导员能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则有如获得“一支魔法棒”魔法棒技术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的一种可操作性的技巧,让教师有力量、有方法,让谈心谈话质量更高。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谈心谈话的可行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教育实施者的技能要求和教育 内容的先进性,而对教育对象的关注和对教育方法的探索略显忽视[6]。思政教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积极心理学中“尊重和倾 听”的手法很有借鉴意义。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解决专家,通过挖掘自身优势,提高个体的能量感和幸福感[7-9]。从理论来看,积极心理学与谈心谈话目标如出一辙,学生作为沟通对象,可随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非单纯的被动接收。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和互动,辅导员可以关注到远程互动中难以觉察到的语言和非语言信号,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谈心方向。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换位思考

很多宿舍矛盾的原因是因为大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自己的优缺点,没有自我认知,加上年轻气盛,容易情绪激动,遇事总是认为是对方的責任,没有静下来反省自身的问题和错误,这样的指责往往使矛盾更加激化。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作为宿舍一员,理解对方。宿舍全体成员要做到坦诚体谅,如果有消极情绪,应该开诚布公的沟通与交流,与舍友相处应做到尊重、理解、包容,以宽容的度量与人相处,求同存异,这样不但可以消除隔阂,还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友谊,进而化解矛盾。

2.切忌偏听偏信、轻易调换宿舍

宿舍矛盾产生后,矛盾双方很容易单方面陈述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忽略甚至掩盖自己的错误,辅导员只有综合双方的陈述、班干部的汇报以及其他知情同学的放映,才会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因此,辅导员切忌偏听任何一方,只有兼听各方想法和陈述,才会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多大学生一产生矛盾后急于马上解决,他们要求尽快调宿舍,在矛盾未解决之前这是一种逃避矛盾的心理。由于矛盾双方均未通过矛盾的解决意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即使调整宿舍后仍有可能与原来存在矛盾的同学继续产生摩擦,甚至与新的舍友产生新矛盾。宿舍矛盾未化解之前调整宿舍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直面矛盾、解决矛盾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3.矛盾初步解决后注重跟踪观察

有的矛盾虽然解决了,但可能没有把握住矛盾的深层次根源和症结所在,矛盾双方可能对彼此仍然存在一些偏见,口服心不服,如果不注意观察,如果这种偏见一旦加剧,两个人之间还可能会产生新矛盾。所以,辅导员一定注意跟踪观察,定期找矛盾双方谈话,了解他们对矛盾处理后的看法和意见,让他们指出对彼此的偏见和意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遏制新矛盾的蔓延,这样才会将矛盾彻底解决。

从实践来看,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应用技巧对于普通辅导员来说好学、易懂、容易掌握。以积极心理学指导高校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将有效发挥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常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他们问题不同,诉求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其沟通。在积极心理学沟通技巧中,可根据谈心对象的不同问题与需求选择个体与团体沟通方式。例如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因为情感、家庭等原因陷入成长困境,或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受挫希望得到辅导员的倾听和帮助,这时辅导员可采用个体沟通方式与其谈心。此外,当了解到学生希望得到类似经历的同伴的经验或鼓励时,可选择团体沟通方式与其谈心。本研究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又称“短焦技术”)指导个体沟通,采用成长小组技术指导团体沟通。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个体谈心谈话的技巧

1.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个体谈心谈话的技巧

积极心理学中有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技术方法,叫作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简称短焦技术。利用短焦技术,辅导员采取“解决式谈话”帮助学生进行行为改变。其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事出并非都有因,不如指向目标解决;(2)相信人们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资源与潜力;(3)用正向的、朝向未来和目标解决的积极观点来促成改变的发生;(4)找出“例外”情况,从中找到解决方法;(5)持续的小的改变会累积成大的改变[10]。通过研讨和实践,本文尝试总结辅导员短焦谈话框架,其基本内容可简化为以下五个方面。

三、对策和建议

(一)解决大学生宿舍矛盾的措施

1.平时注意观察和防范,运用恰当的方法调解

在平时,辅导员注意收集学生宿舍的动态,通过主动查访和学生干部的反映,及时把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使之得到化解,如A、B两名同学发生矛盾。可供采用的方法有:一是单独谈话。辅导员分别找矛盾的双方谈话,让双方畅所欲言,从各自的角度找出矛盾产生的症结和根源。二是共同对话。辅导员、A、B同学进行三边对话。先由辅导员之处矛盾的症结所在,然后由A和B同学面对面地交流,指出对方所做不对之处或对方存在哪些缺点使自己不能谅解,辅导员从中协调、引导,再由A、B同学自我批评,承认自己存在的不当之处并表态要改正,最后由辅导员对双方提出指导意见、做出总结,敦促双方早日化解矛盾。为了将宿舍矛盾问题解决于萌芽阶段,要积极发挥学生会干部及班级干部、尤其是宿舍长的作用,使学生干部真正担负起班级宿舍人际关系情况的动态监督任务。当出现不良苗头及时将情况上报告辅导员,同时,学生干部也应尽最大限度稳定局势。另外,可建立宿舍人际关系状况与奖学金、评优评先、党员发展等适当挂钩机制。实践证明,这种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预防或减少宿舍人际关系矛盾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

2. 建立宿舍人际关系矛盾激化后的妥善处理机制

宿舍矛盾会公开化后,辅导员首先要约谈矛盾双方和其他学生,摸清矛盾的根源。其次要提出要求和建议,指导学生化解矛盾。这样比直接调解矛盾的效果要好得多。辅导员可通过召开全体宿舍成员会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矛盾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达成谅解。 “一次深度会谈不可能彻底化解宿舍矛盾,但却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学着尊重别人的观点,为他们创造对话的契机。”在矛盾双方反思自己的言行后,辅导员、班主任应结合自身经验给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真正让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让学生通过矛盾的处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宿舍的矛盾激化后,首先要对相关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 以求调解实效。其次,如果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为了及时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采取调整宿舍内部人员的措施来缓和宿舍紧张关系。再次,对严重后果肇事者,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并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处分。

3.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感化学生主动解决矛盾

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召开“如何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的主题班会,会上抛出存在宿舍矛盾的案例引发学生深入讨论。发言的同学对在宿舍里熬夜打游戏、楼道里喧嚣打闹,破坏宿舍人际关系等行为进行批评谴责,并且认为追求个性自主并不应该表现为我行我素和坚持不良习惯。同学们畅所欲言,让大家意识到了宿舍人际关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懂得与舍友的交流沟通,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互相关心和帮助。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们共同分析和讨论,形成正确的教育导向,使得存在矛盾的双方在集体氛围和舆论的感化下主动解决矛盾,变被动为主动,使得教育的效果更富有感染力。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需学 习和运用科学知识,有目的地关注和辅导学生思想、心理等各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擇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可见“谈心谈话”作为高校辅导员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抓 手,是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与人交心的工作,但是,随着新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灌输式“谈心谈话”难以为学生所接受,如何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探索和构建师生沟通新途径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新途径

针对以往思政研究在途径和实践方法上的不足,本研究重点关注积极心理学技术在谈心谈话中的实操性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更让学生获得思考与改变的主动性。根据谈心对象的不同问题与需求,采取个体与团体沟通方式,均能有效帮助学生。

本研究的个体沟通以短焦技术为指导,通过辅导员一对一谈话模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当辅导员了解到学生的问题具有隐私性,不希望与同学或家长分享,辅导员可采用个别化原则与短焦技巧进行工作。在个体沟通中,辅导员能够更加聚焦于学生个体,让学生感觉到被全然关注,有助于推动学生自我觉察和自我改变。团体沟通一般应用于有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学生群体,通过参与和交流将团体中学会的经验发展到生活中去。

(三)提高辅导员谈心谈话技能

通过谈心谈话开展思政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高校需重视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琐碎化、复杂化,使得辅导员将过多精力投入行政工作中,谈心谈话往往力不从心。做好谈心谈话工作,需要高校减少辅导员过于行政化的工作负荷,并注重工作技能培训,加强多学科工作技能指导,让辅导员具备谈心的工作氛围,增加谈话的工作能力。

作为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思政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知识储备,培养自身觉察力和感悟力,从而使谈心谈话更加专业。随着“00后”一代进入大学校园,辅导员需要不断充实自身文化素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媒体,及时发现新问题,加強思考,做好大学生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意 见》[EB/OL].(2018-10-14) [2019-08-20].

[2]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EB/OL].(2010-07-29)[2019-08-20].

[3]蒲晓业. 谈心制度: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的必由之路[J]. 新西部,2010(10):125-126.

[4]冯梅“谈心谈话”在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7(18):36-37.

[5]朱昱熹.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路径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6(2):45-48.

[6]孙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7]Keyes, Corey L. M. (Ed).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 lived.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mp;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5, 44(8) : 834 - 835.

[8]BL.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5(60).

[9]Csikszentmihalyi M.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M]. 2014.

[10]高翔,戴艳,郑日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21-322

[11]余家权.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1996(6):21-24

[12]刘华丽,浅议成长小组的社工模式[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3-37

[13]闫丽花,马美新.“点亮你心中的灯塔”团体生涯辅导主题班会模式探析[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8(11):75.

[14]杨波,李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探究——基于“团体训练+ 个体咨询”教学视角[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426(6):170-171.

[15]袁源,高敏.基于心理咨询视角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实效提升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7(4):127-131.

[16]王刘琦. 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浅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56-57.

[17]王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技巧探析[J]. 魅力中国,2019(7):279-28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研究-以幼儿心理分析为基础”(项目编号:2019J0237)

作者简介:王立敏(1984.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何旭菲(1994.12-)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云南 丽江 674199

猜你喜欢

谈心谈话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基于心理咨询技巧的辅导员谈心谈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