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间期”的美国逻辑

2021-07-19高林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威尔逊译者秩序

高林

《滔天洪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秩序的重建》

作者:[英]亚当·图兹

译者:陈涛 史天宇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定价:148元

亚当·图兹的《滔天洪水》着重分析了“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之前的这段历史(下称“战间期”),从1917年美国参战到1931年战后国际秩序瓦解,从欧洲领土的划定到战败国的赔款,从日本的军国主义到美国的孤立主义,图兹对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作了深入分析。

提到战间期,福煦的名言被人熟知,1919年面对《凡尔赛和约》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至于为什么原本应该“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却只换来“二十年的休战”,过去的主流观点都喜欢从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个人的角度加以解释。

人们指出威尔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尽管最终被迫参战,却试图借此改变战争的性质,把“大战”从帝国主义战争变成缔造永久和平的“终战之战”。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在巴黎和会上抛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方案:以“民族自决”为基础重构欧洲的政治版图,把这个新生的欧洲、乃至全世界都置于“国际联盟”提供的“集体安全”的保障之下,实现永久和平。但这个目标过于远大,威尔逊又缺乏落实它所需要的资源和威望,所以二十年后战争再次爆发。这个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只是对支持和反对威尔逊的观点的简单堆砌。

在《滔天洪水》里你能看到一个不同的威尔逊,一个作为保守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的威尔逊。威尔逊从来就没打算替欧洲、更不要说全世界设计一个理想的制度。人们把“民族自决”看作是威尔逊《纲领》的基础,而“国际联盟”则是民族自决的保障。但事实上威尔逊并不那么在乎它们。民族自决甚至不是威尔逊自己提出来的,而是他从欧洲的其他政治家那勉强接受的既成事实。

威尔逊的核心目标自始至终是美国自身的利益。20世纪初的美国拥有无可比拟的工业优势和当时人们眼中近乎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样的优势面前,任何一个开放的、有秩序的市场客观上都是对美国有利的市场。美国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推动市场的开放,同时尽可能减少美国为了维持这些开放的市场所要承担的义务。所以,威尔逊在战争期间和战胜之后,追求的两大目标始终是“门户开放”和“公海自由”。当然他也认同既然美国在全世界的市场上都有利益,那么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为此,他才勉为其难地给当时的世界设想了一个和平的保障机制,即“国际联盟”。

一旦我们从这一新视角去观察美国在战间期的举措,一切问题就豁然开朗了。世界大战让美国从1914年的“第一强国”变成1919年的“唯一强国”。美国的经济优势把它深深地卷入当时的世界秩序。经过两败俱伤的“一战”,欧洲强国被迫接受了美国一家独大的现实。战后的欧洲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战败的德国都希望美国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战后秩序的重建中。

但无论是威尔逊还是他的继任者,都完全沒有这样的兴趣。如何让其他国家自己维持秩序、保障和平,让美国一心一意依靠工业优势赚钱,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理解美国在一战后对待欧洲的复杂、暧昧态度:它一方面鼓励英法在赔款问题上对德国宽大,另一方面又不肯以同样宽大的态度对待英法对其欠下的外债。

战争已把世界霸主的地位送到美国人面前,但美国人却不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就是由这样一个不情愿的美国和试图死死抱住美国的欧洲一起构建的,它的崩溃几乎不可避免。

不愿承担维持全球秩序责任的美国,留给他国的选择客观上就只剩下两个:要么让自己变成另一个美国,希特勒选择了这条路,他想要通过武力把大半个欧洲的领土、资源和市场整合在一起,组建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大国;要么在面对新挑战时放下武器,让美国人意识到欧洲事务不只是欧洲人的事。

这样看,很多事情有了完全不同的色彩:比如,为何法国在1940年会有“奇怪的战败”?为何丘吉尔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对美国的参战胸有成竹?为何美国从孤立主义转向全面介入的过程如此顺畅,还没参战就同意美国舰队保障大西洋航道的安全,甚至会提出向盟国提供大量武器、物资的《租借法案》。

《滔天洪水》展现了全球视野下的20世纪美国史,一个渐渐认识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美国。

新书推荐

《讲谈社·日本的历史》

作者:[英]寺泽薰 等

译者:米彦军 等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定价:780元

整套书覆盖了日本从部落到近代国家共2000多年的历史,既有对宏观历史的纵横把握,也有对微观历史的细致体察,摒弃“只有一种历史解释”的立场,展现历史中蕴含的可能性。

《塔可夫斯基父子》

作者:[俄]马克西姆·古列耶夫

译者:张晓东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定价:98元

这是一个关于时代风暴、个人命运、创伤记忆的故事,是一个寻找父亲、不断渴望父亲认可的儿子与一个总是不想成为父亲的父亲之间的故事。故事里的父与子分别在诗歌与电影领域获得成功,但他们却保持着精神维度的平行线状态。

《债务与国家的崛起:西方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

作者:[英]詹姆斯·麦克唐纳

译者:杨宇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定价:118元

债务体系的发展成熟,是民主国家崛起和西方民主制度产生的金融根源。作者以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用流畅的笔法、清晰的逻辑,讲述了一个债务与国家交互影响的故事。

《我们要当作家》

作者:[美]埃里克·奥尔森 等

译者:李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1年5月

定价:79元

书中探讨了作家是怎样走上创作之路的,讨论他们看过的书籍、影响他们写作的作家,他们的枕边书,他们从生活、艺术以及创意写作过程中汲取的知识,以及作家面对的困惑和无奈。

猜你喜欢

威尔逊译者秩序
刺角蜥的智慧
秩序
心灵秩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老师来审题
乱也是一种秩序
威尔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