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1-07-19沈海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感染率胆囊优质

沈海燕

(都昌县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600)

随着近几年腹腔镜技术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逐渐广泛开展起来,但一些患者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对腹腔镜手术认知度较差,可能出现手术依从性不强,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感染)、术后疼痛较重等问题[1-2]。基于此,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要积极做好护理干预。

伴随着护理医学、心理学及康复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优质护理概念应用到临床中,优质护理将患者的具体特征与实际护理工作连接在一起,制定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手术患者对护理需求,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不足。为进一步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本文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8例。纳入标准: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扪及肿痛、发热、肝区叩击痛、右上腹疼痛等症状,确诊满足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满足手术指征,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病变,恶性肿瘤,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以及消化系统其他严重疾病等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5.20±4.62岁;病程1~3 y,平均病程2.00±0.54 y。 观察组男16例、女22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52±4.74岁;病程1~4 y,平均病程2.50±0.56 y。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介绍疾病知识、腹腔镜手术方法,做好基础护理与术后巡视等。

观察组则开展优质护理,具体如下: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策略,并于术前1 d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讲解手术注意事项,消除不良情绪;手术当天做好手术配合,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1.2.1 术后第1 d护理

术后6 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可有效避免肺部感染与深静脉血栓等发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1.2.2 术后第2~3 d护理

(1)腹部切口观察与引流护理:维持切口的清洁与干燥,若有渗血或渗液,及时更换。腹部切口每天检查一次,切口皮缘对合及时调整,促进切口愈合平整。做好引流装置的更换,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发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与性质及量,做好记录,若引流液颜色淡红,多为腹腔冲洗液;若引流量增多,颜色鲜红,则及时上报医师处理。

(2)并发症护理:①疼痛护理:选择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若对疼痛敏感,按照医嘱予以止痛药物干预。②出血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是面色、末梢循环及神志情况,检查有无四肢发冷与出汗等休克症状。密切关注引流情况,若短时间内引流液超过100 mL,颜色鲜红,考虑有出血倾向,及时配合医师处理。③黄疸护理:对胆汁引流液动态变化进行观察,若皮肤与巩膜有黄染,且进行性加重,则针对性处理。④感染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严格无菌操作,维持切口敷料的清洁与干燥,避免感染发生。

1.2.3 出院当天护理

做好患者出院宣教,叮嘱患者养成良好饮食、运动、作息习惯,坚持做运动,一旦有不适及时回院就诊。

1.3 手术指标及术后感染率观察

观察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患者出院前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而术后感染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相关手术指标对比(±SD ,n=38)

表1 相关手术指标对比(±SD ,n=3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h)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尿管拔除时间(h) 首次进食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20.19±3.53* 25.35±4.60* 22.33±1.52* 9.27±1.03* 24.30±4.56* 5.29±1.53* 对照组 33.28±5.43 43.84±5.73 25.02±1.64 15.55±1.21 35.85±5.69 7.55±2.05

表2 术后感染率比较(n(%),n=38)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3],尽管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较小,恢复快的优点,但依旧无法完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术后感染[4]。伴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已在临床全面推广,优质护理也渐渐普及,被应用到多种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现代化护理服需求。优质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革新了工作方法,患者在入院到出院阶段均能享受到高效、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生活、心理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对减轻病情、缓解疼痛、降低感染率、促进康复有着重要意义[5]。

本研究通过全面与优质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保障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手术出血。加上术后并发症预防干预,尽量减少了并发症发生,使得患者术后恢复更顺畅,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降低,同时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更短。可见,在围术期向患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对治疗信心,进而积极配合,为康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感染率胆囊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