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1-07-19朱亚楠董国锋李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依从性骨折康复

朱亚楠 董国锋 李丹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漯河 462300)

跟骨骨折是由高处坠落或挤压引起的足跟部剧烈疼痛,病情严重还可导致扁平足、关节炎等并发症。目前手术治疗是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跟骨解剖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解剖结构较复杂,并发症也较多,大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不理想。多模式镇痛也称平衡镇痛,

通常是指将不同药物或方法联合应用,实现镇痛效果,在减少每种药物使用剂量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已逐渐运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疾病中,尤其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1]。本研究将115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多模式镇痛护理的临床价值,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其中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0.76±4.53岁,骨折类型包括Sanders Ⅰ型21例、Sanders Ⅱ型10例、Sanders Ⅲ型6例、Sanders Ⅳ型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54~69岁,平均年龄59.89±4.23岁,骨折类型包括Sanders Ⅰ型18例、Sanders Ⅱ型9例、Sanders Ⅲ型7例、Sanders Ⅳ型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跟骨骨折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1 w接受常规镇痛护理,包括术后疼痛评估,了解疼痛情况,利用非甾体类药物进行镇痛处理,嘱患者相对卧床,并给予安静环境,保持患者舒适,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观察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变化。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多模式镇痛护理,每周2~3次,具体如下:①通过沟通交流将手术事项、流程、效果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根据具体情况及患者需求制定镇痛措施,并加强多模式镇痛宣教,缓解患者恐惧;②术后进行镇痛泵治疗3~4 d,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性镇痛药物注射,并给予密切关注以便于突发情况发生;同时还应指导家属与患者交流,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克服恐惧;③调整舒适体位,给予冰袋外敷以缓解疼痛;定期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两组均持续干预4 w。

1.3 观察内容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夜间疼痛次数及住院时间;并采用我院自拟调查表评估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及问答题,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康复锻炼依从性越好。同时,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量表[3]评估疼痛控制效果,以0~10分表示疼痛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夜间疼痛次数分别为3.02±1.08 d、15.21±2.87 d和1.01±0.33次;对照组为3.95±1.23 d、17.45±3.55 d和3.56±0.25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改善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效果比较平对比(±SD)

表1 干预前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控制效果比较平对比(±SD)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 康复锻炼依从性 NR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8 57.13±5.48 75.63±4.62△ 4.22±1.60 1.54±0.71△ 观察组 42 57.08±6.09 82.28±5.43△* 4.15±1.58 1.03±0.25△*

3 讨论

跟骨骨折术后常会发生疼痛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心血管问题;因此术后镇痛护理显得极其重要。本研究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一方面能通过镇痛泵发挥镇痛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利用药物,加强其临床疗效,并利用心理疏导及体位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4~5]。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夜间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其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多模式镇痛模式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且疼痛控制效果显著。研究显示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同时提高满意度[6],这与本研究部分结论具有一致性,可能原因是多模式镇痛护理模式包括镇痛宣教、术后镇痛、疼痛评估、心理疏导等多方面护理,不仅能通过疼痛宣教加强患者认知度,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康复锻炼依从性;此外还能在药物作用的同时利用其它多种模式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7]。

综上所述,将多模式镇痛护理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在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减轻疼痛等方面均优于常规镇痛护理,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依从性骨折康复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