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桑入党

2021-07-16王剑英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公学糌粑共产党

王剑英

5月8日,昆桑(卓嘎/摄)

小时候的放羊娃,一天三顿吃糌粑(一种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藏区传统主食),18岁以前没有上过学;后来成为县贸易局局长,现在退休后,颐养天年之外,还成为10户居民的“户长”,带领大家互帮互助,每天看新闻——这是阿里藏民昆桑的今昔对比。

79岁的昆桑见证了西藏阿里的和平解放、艰苦奋斗、共创美好等阶段,亦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家乡的建设实践中。4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昆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入党最重要的原因是“看到共产党给自己、给家乡带来了切切实实翻天覆地的变化”。

狮泉河边放羊娃

昆桑出生于阿里地区日土县,阿里位于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高原上的高原”,牧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

旧时代的西藏,实行的是落后的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人身依附于农奴主,收入的绝大部分亦为农奴主所有,生活水深火热。

昆桑的父母是为当地寺庙放牧的牧民,昆桑自7岁起便“子承父业”成了一名放羊娃。一天之内,他要赶着羊群行走三四十公里,狮泉河是阿里地区的四大河流之一,这一带是他钟爱的放牧点。

“小时候就吃糌粑。”昆桑回忆,“晚上吃糌粑,喝点糌粑糊糊;第二天早上喝两碗昨晚剩下的糌粑糊糊,带点糌粑坨坨在身上,就出门放羊,一整天在戈壁滩上都靠它。晚上回来,还是吃糌粑。”一天三顿糌粑,一度令正在长身体的昆桑着实“犯恶心”。

1950年,西北军区第二军独立骑兵师派遣一支由汉、回、藏等7个民族组成的先遣连,从新疆于田挥师进藏,一路征战雪域高原,于次年8月3日将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阿里地区。

当时年仅八九岁的昆桑,并不知晓这些大事的意义。他只记得,那两年在狮泉河一带放牧时,经常见到骑着马的解放军。

不久之后,大米、白面成为他家餐桌上的常见食物,这令他真切意识到阿里“换了天地”,自家日子从此大变样。

“解放后,国家供应我们大米、白面。”昆桑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如果西藏不解放,我也许早就冻死、饿死了。但现在,我马上80岁了,身体还硬朗着呢!”

现在,老人的餐桌上,每天都有肉、有菜、有水果,偶尔也会做糌粑吃,但常被用来忆苦思甜。

就读西藏公学

昆桑的放羊娃生涯一直延续到18岁,那年,他上学了。

昆桑说,在他小时候,日土县只有两所由寺庙兴办的小学,他作为牧民家的孩子,他是没有资格入学读书的,“18岁以前,我没有上过任何学。” 而在阿里,和他同一拨的退休老干部中,这种现象不算少。

1960年,西藏和平解放后第九年,当地政府在全乡选定了多名适龄青少年,直接进入西藏公学就读,昆桑是其中之一。

创办于1958年的西藏公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首任校长由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兼任,1965年曾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再度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昆桑的命运是时代大势的缩影——放羊娃打破了不能上学的命运桎梏。

西藏公學诞生于西藏民主改革前夕,承担着为改革储备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人民于1959年发起民主改革运动,一举推翻了延续几百年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在西藏历史上首次实现人人平等的基本人权。

昆桑的命运是时代大势的缩影——放羊娃打破了不能上学的命运桎梏。

“进入西藏公学这事对我意义重大。”昆桑如此评价——放羊娃成为了知识分子。

昆桑学的是会计系,毕业时拿的是中专文凭。1970年,他凭此学历进入公职系统,成为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区(后改为盐湖乡)公所的一名财粮干事,至今,他仍清楚记得,月工资是59.5元。

1982年7月,昆桑再度迎来人生的重要时刻——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彼时他已调入革吉县计财科,入党介绍人是计财科科长,他当年在西藏公学会计系的师姐仓决看到昆桑的工作能力和积极上进,动员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那年昆桑40岁,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思想成熟、干劲十足的黄金时期。他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种种重大转折,深觉人生的若干个关键节点,都和共产党有关。共产党给西藏、给阿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和无数藏民的命运也一次次被改写。

“我真切地看到了共产党的好,发自内心地想要入党。”昆桑说。

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不久被批准成为党员。共产党员这一新的身份,在他工作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无论从业务上还是思想上,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认真工作,更认真地工作。”昆桑说,“我就是一心一意想为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特别单纯的想法。”

阿里今昔之变

昆桑见证了阿里解放、艰苦奋斗、共创美好等多个阶段,今昔对比令他感慨万千。

阿里地广人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属于顶级奢侈品,普通人出行主要靠骑马。昆桑印象深刻:上世纪70年代初,革吉县一共只有3辆车,“两辆大车和一辆小车,都属于公家财产”;作为财粮干事,他每个季度去县上报账,会带着各种重要的数据账本,因此一年能享受四次公车待遇。他也曾自己骑马从盐湖区去县城办事,单程近200公里,加之当时路不好走,往返需要3天。

而现在,总人口1.8万的革吉,在籍机动车超过700辆,其中私家车有300多辆,已建设农村公路15条568公里,并开通了农村客运班车。昆桑女儿家也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旧时代藏区牧民孩子上学难、难上学的历史早已一去不返。

革吉县现有中小学校6所、幼儿园16所(其中村级幼儿园11所);2020-2021学年,全县小学在校生共1975人,小学入学率为99.96%,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73%。

昆桑退休时是革吉县贸易局局长,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在当地的人民医院和养老院工作。

退休后的昆桑,选择继续发光发热。自2013年开始,他成为本地的双联户“户长”,带领10户居民互帮互助,并多次被评为“先进户长”。

2021年革吉县完小的学生正在上课

猜你喜欢

公学糌粑共产党
十谢共产党
共产党离我们远不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Review on 1921–A Gift for ourDearest CPC 《1921》影评——献给亲爱的共产党的礼物
糌粑,青稞面团里的原生态
英知名公学教师拟建第六级学院
浅谈青海称多县“卓木齐糌粑祭祀节”
藏族饮食与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糌粑和酥油茶
卓木其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