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联结:古诗词学习“由知而智”的路径

2021-07-16陈晓艳

江苏教育 2021年9期

【摘 要】当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存在着知识获得较多,智慧增长不足的缺憾。根据古诗词学习的特点,教师应采用多元联结的策略,聚焦学习路径的构建,在诗词与诗词、诗词与“艺术”、诗词与学习主体之间建立联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走向深入,从而助力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实现“由知而智”的进阶。

【关键词】多元联结;古诗词学习;智慧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5-0030-04

【作者简介】陈晓艳,江苏省常熟市五爱小学(江苏常熟,215500)德育处副主任,一级教师,常熟市学术带头人。

统编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这就引发我们重新思考:学生古诗词学习的价值在哪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表述为古诗词学习价值的定位指引了方向。显然,古诗词教学不能止于学生知识获得的层面,更要让学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领略诗性文化的魅力,陶冶民族情操,塑造中国品格,在学的过程中获得“智慧”的生长。

一、多“知”少“智”的学习现状

理想的古诗词学习,应表现出“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和谐统一的状态。古诗词学习的“知识价值”是指积累的词句、理解的大意、悟到的情感等较为显性的价值;“智慧价值”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方法的习得,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底蕴的沉淀等相对隐性的价值。这样的价值体系与核心素养的达成要求是相吻合的。

从价值获得的角度考量,当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存在着多“知”少“智”的现状,具体表现为:能熟练背诵古诗词,但不能对积累的内容进行灵活运用;能熟练解释古诗词的意思,但只是机械记忆,缺乏鲜活的理解;能熟练说出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但难以有触及心灵的感受。

二、智慧价值缺失寻因

(一)缺少勾连,学习内容碎片化

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以“类”的形式呈现,尽管如此,有些教师并没有领会编者的意图,习惯一首一首地组织学生学习,缺乏整体勾联,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缺少设计,学习形式单一化

一些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读诗词、解诗意、悟情感。课堂形式以简单问答为主,缺乏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枯燥的流程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缺少温度,学习状态僵固化

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顾及学生的思想感受、心灵状态,且缺乏建立对话意识,致使学生与诗词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古诗词浓郁的文化气息未能使学生受到熏陶。

由此看来,轻视古诗词学习的过程,是其智慧价值缺失的直接原因。所以,古诗词学习要关注学习路径的构建,要以灵活的形式为古诗词价值的进阶铺路。

三、多元联结:“由知而智”的路径探寻

联结性学习是指“个体发现、把握并重构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得其智能意义的学习方式”。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法。顾名思义,“联结”是对知识进行不断联系的过程,具有活跃性。“联结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的过程中联结的奥秘,它兼顾群体与个体的学习状态,兼顾学程与终极的双边价值的达成,富有可贵的智能意义,是一种能使学生学以致思、学以致学、学以致美的学习方式,这对古诗词学习价值“由知而智”的进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诗词与诗词联结,编织知识网络

古诗词的学习要走向联结整合,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及再创造,把单篇的古诗词编织到相关的知识网络中,使它们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不断壮大且相对稳定的语汇系统。

1.主题统摄。

教师可根据题材的不同把古诗词分为咏怀诗、送别诗、思乡诗、爱国诗、儿童诗等,这样的分类可能存在交叉,也许并不严谨,但这为古诗词的整合提供了一种思路。

例如,六下的古诗词中有好几首描写春景的,如《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泊船瓜洲》《游园不值》《浣溪沙》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和《清平乐》两首词虽然不是写春景的,但也与春天这一主题相关。在教学中,笔者把这些诗词进行重新组合,把它们统摄在一个“春之情怀”的主题之中。上课时,笔者首先以之前学过的描写春景的诗词引入,联结新旧知识,然后以“春之韵”“春之景”“春之情”三个板块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这样的主题化学习,既便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积累,也便于其今后对诗词的提取。

2.诗人故事。

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李白、苏轼、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人的诗词选用得较多,而同一作者的诗篇基本沒有编排在同一册教材中,教师如果把同一作者的作品“召唤”在一起,再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诗词,便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理解诗词、理解作者。

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走近李白》一课时,以“李白是仙”为主题,以李白的三首绝句《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秋浦歌》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讲授故事的方式来串联与推进教学。在细节处采用想象、比较、诵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品悟。这样一来,学生对李白诗词的浪漫主义特色便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3.意象辐射。

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在学习古诗词时,儿童借助意象,勾连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作品,有助于其形成强烈的文化“场”。

如教学六下《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时,笔者作了这样的处理: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猜一猜风雅的王维那天会做什么风雅的事来表达他的心意?对,折柳送别。柳,留也,看来王维多想元二留下来呀!古人对柳有着别样的情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没有读到过与“柳”相关的诗句呢?笔者相机拓展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等。这样的处理,让诗词互为知音,让文化得以传承。

(二)诗词与“艺术”联结,创设生动情境

古诗词是最具艺术特色的文学体裁。文本特点决定了学习的策略,古诗词学习与“艺术”联结,并非在古诗词学习中渗透艺术课程,而是要与艺术审美的理念联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古诗词学习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把古诗词读“厚”读“美”,领悟古诗词的神韵,从而提升品析词句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

1.替换,感受音韵节奏之美。

古诗词是韵文,有统一的句式,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具有音乐美的特质。

五上“语文园地七”中的《渔歌子》是一首描写江南春景的著名的词,学生特别喜欢朗诵。笔者采用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品读诗歌的音乐美。笔者启发学生:“桃花流水鳜鱼肥”可以换成“杏花流水鳜鱼肥”吗?杏花和桃花长得很像,也很美。学生朗读后发现,“杏花”放入诗句没有“桃花”读起来好听,也没有“桃花”读起来响亮。于是,笔者便顺势总结:诗词读起来美不美,与格律有关,词牌名就规定了词中每一个字的韵律,如这一句就是“平平平仄仄平平”。“桃”是平声,“杏”是仄声,所以“桃花”读来更是朗朗上口。学生了解了格律的相关知识,便能感受到词语的“声响”及音韵节奏之美。

2.想象,感受画面留白之意。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句意跳跃,有如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想象“补白”,不仅能丰富诗词的内涵,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促进其“生发性审美”的发生。

五下“语文园地七”中的《乡村四月》一诗中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两句极富绘画之美。于是,笔者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把诗中的这些景物放在一幅画中,该怎样去描绘?如果这画中还有声音,又是什么声音?有学生这样描述:初夏时节,田野、山坡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生机。河流像一条银色的带子飘在山野之间。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传来一声声杜鹃的鸣叫,它们仿佛在热心地催促:“布谷布谷,快快劳作,快快劳作!”这样的想象就是把“诗”与“画”进行了联结。

3.比较,感受结构营造之妙。

古诗词还具有形式上的美感,闻一多先生提出了“建筑美”这个概念,这是诗文作品在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解读古诗词的结构,学生会在品评中得到“情趣”与“理趣”的双重收获。

一上第四单元的《江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几句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手法,但直接对一年级的学生讲“复沓”这个词收效甚微。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这一课时,以三次比较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了“复沓”。第一次以“鱼戏莲叶东、西、南、北”与原诗比较,让学生感受复沓的形式美;第二次以“有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有的鱼儿躲到莲叶下面,有的鱼儿在叶间穿来穿去……”与原诗比较,让学生感受“复沓”的节奏美;第三次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与原诗比较,让学生感受复沓的自由美。这样巧妙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对古诗词的结构美有了直观体验,还把枯燥的汉语知识趣味化、形象化了。

(三)诗词与“我”联结,营造浓郁氛围

古诗词教学的终极价值是对学习者心灵的洗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古诗词客观的精神转化为个体的主观精神,把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化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经验,使学习主体成为独特的、完整的、刻有中国基因的智慧的人。

1.“我”与诗词相逢,丰富当下生活。

古人的生活贴近自然,诗人们能敏锐地捕捉到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点滴联系,生成自由灵动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让诗词与学生生活相联结,有助于丰富学生当下的学习和生活。

如带学生去春游,看到迷人的风景,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景致让你想到哪一句古诗词,并吟一吟。如看到盛开的花朵,学生可以吟诵“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学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样的意境与自己看到过的景致联系起来。如此,诗词在学生心中便有了声、有了色。

2.“我”与诗词相知,交换心灵音符。

古诗词是从作者心里“长”出来的,是诗人心灵的折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作者内心的体察也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诗人们高尚的情怀便会感召学生不断前行。

教学六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在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初步理解诗意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训练: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写苏轼当时的心里话。有学生这样写道:“我”苏轼仕途不顺,无奈到杭州任职,却因祸得福,可尽情欣赏这人间天堂的美景,尝遍这里的美酒佳肴。虽然今天下了大雨,打乱了原先的计划,但这样多变的景致也可爱无比呀!通过这样的移情与揣摩,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他们在不顺心的时候,可能也会在心里发问,如果苏轼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面对?那么,我该怎样做?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文化育人”的体现,有助于学生获取处世大智慧,并受益终身。

多元联结学习古诗词,既要观照语文学科整体的学习规律,又要围绕古诗词自身的特点来展开。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去除功利性诗词学习的潜意识,编织有情有味的诗词学习网络,以诗词涵泳个体的生命,才能使其有更多、更高的价值获得。

【参考文献】

[1]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沈玉芬.语文联结性学习:建构“学的内在秩序”[J].江苏教育,2015(9):21-25.

[3]顾燕萍.语文联结性学习:在寻找联系中建立体系[J].上海教育科研,2019(8):83-87.

[4] 成尚荣.定义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注:本文获2020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