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接受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7-16

医药前沿 2021年15期
关键词:脑电图护理人员监测

杜 红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是通过数码摄像头进行摄像的手段,因其具有连续性特征,可有效记录发病时表现、脑电图变化等情况,为监测及诊疗惊厥、癫痫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加之该方案具有灵敏度高、同步录像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临床证实,V-EEG不仅可长时间同步记录脑电图变化,还可识别伪差,提高癫痫样异常放电及临床发作检出率,但因检查时间长、患者活动范围小等,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致使监测中断影响检查成功率,鉴于此需辅助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2]。本文以常规护理为对照,选择2018 年4 月—2020 年6 月收治V-EEG 监测患者100 例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8 年4 月—2020 年6 月 我 院 收 治100 例V-EEG 监测患者,按1:1 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 例中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38.04±5.34)岁,平均体重(53.52±10.46)kg,11 例发作性意识障碍者、13 例抽搐者、14 例头痛者、12 例精神症状者。对照组50 例中男27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38.11±5.26)岁,平均体重(53.54±10.34)kg,12 例发作性意识障碍者、12 例抽搐者、15 例头痛者、11 例精神症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年龄18 ~55 岁者;(2)初次入院且意识清晰者;(3)监测时间>24 h 者;(4)家属自愿进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临床资料齐全者;(6)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者;(7)无听力及认知障碍者[3]。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丢失者;(2)处于癫痫持续状态者;(3)神志昏迷者;(4)入院前接受类似监测者;(5)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6)存在听力及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由技师常规监测其病情变化,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V-EEG 监测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为其介绍V-EEG 监测室环境,缓解其入检查室后心理不适感;监测前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口服抗惊厥药物,避免检查中出现异常情况,但检查中需保持患者体位舒适、生理舒适,将病室维持在清洁、干燥环境下,还需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病房管理:设置V-EEG 监测专用室,尽可能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入院时积极为患者介绍监测室环境、病房设施、呼叫铃的使用等,提高其认知程度。(2)心理护理:患者对V-EEG 监测了解程度不高,因此入院时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详细讲解监测优势、价值、重要性等,消除其入院恐惧感;护理人员需增加巡视次数,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指导其掌握监测流程[4]。(3)用药指导:常规抗癫痫药物会影响脑电波,因此在V-EEG 监测过程中需停服抗癫痫药物,避免患者单独活动,监测结束指导患者及时口服药物,避免癫痫发作。(4)医护合作:常见诱发试验包括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技师在监控室通过呼叫器完成诱发动作的指令,护理人员在床旁进行指导,协助其完成动作。(5)生活护理:V-EEG 监测需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限制,护理人员需增加巡视次数,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同时指导其按时进餐,避免空腹血糖过高影响脑电图。(6)病房巡视:护理人员需增加巡视此次数,观察导线是否松开、电极是否脱落等,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师处理。

1.3 观察指标

(1)参考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分值0 ~100 分,评分越接近100 分心理状态越差。

(2)参考本院“满意度调查表”从疾病认知、舒适度、医疗技术、医疗合作等方面评价满意度,分值0 ~20 分,评分越接近20 例满意度越高。

(3)查阅大量文献由护理专家设计“认知评估量表”从心理、生活、病房、药物、诱发试验、电极管理等方面入手评估,分值0 ~5 分,评分越接近5 分认知程度越高[5]。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两组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SDS、SAS 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DS(33.02±1.97)分、SAS(31.08±1.8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 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 s,分)

SDS组别 例数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54.52±2.58 33.02±1.97 52.08±2.11 31.08±1.82对照组 50 54.98±2.71 42.61±1.82 52.18±2.14 43.62±2.71 t 0.8693 25.2836 0.2353 27.1628 P 0.3868 0.0000 0.8145 0.0000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舒适度、医疗技术、医疗合作4 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s,分)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疾病认知 舒适度 医疗技术 医疗合作观察组 50 18.62±1.32 18.94±1.11 19.42±0.92 18.25±1.11对照组 50 16.18±1.02 16.21±1.04 15.25±3.61 15.31±2.52 t 10.3427 12.6909 7.9148 7.549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认知程度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生活、病房、药物、诱发试验、电极管理6 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认知程度比较( ± s,分)

表3 两组患者认知程度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心理 生活 病房观察组 50 4.32±0.81 3.98±0.82 4.02±0.91对照组 50 3.02±0.12 2.81±0.14 3.04±0.11 t 11.2261 9.9453 7.5599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药物 诱发试验 电极管理观察组 50 4.21±0.42 4.25±0.42 4.21±0.11对照组 50 3.05±0.14 3.06±0.12 3.42±0.42 t 18.5274 19.2638 12.8664 P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长程V-EEG 监测为临床诊断癫痫、惊厥等常见手段,通过长程监测可不间断获取患者脑电图信息及相关资料,亦可准确记录其生命体征变化,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合理依据。临床证实,V-EEG 监测不仅可24 h 监测患者脑电图变化,亦可识别伪差,对神经系统疾病有极高诊断价值,再者该方案具有无创、可重复操作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监测过程中极易出现电极松动、仪器异常、电流中断等问题,加之患者进入陌生环境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不仅会影响诊疗效果,亦可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因此需为患者创造合适的诊疗环境,在提高其配合程度同时,改善其心理状态,以便患者积极配合[6]。

经对比,护理后观察组SDS、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依从性中具有优势。综合护理干预目的性更强,要求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对象及内容,明确护理目的与病情相关性,遵循循证医学相关知识,将一系列V-EEG 监测措施联合起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对V-EEG 监测无准确认知,因此在监测开展前需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有准确认知,提高其积极性、主动性及配合程度,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确保V-EEG 监测顺利展开,提高监测成功率。

经对比,观察组认知程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V-EEG 监测的认知,并以积极的状态配合临床诊疗,分析常规护理措施由技师在电极安装过程中同步完成,在监测过程中技师在控制室内,无法及时解决患者存在问题,导致患者被动性较强,虽然护理本身无决定性作用,但通过合理的操作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提高其生理、心理舒适度,降低其他因素对监测结果影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接受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认知程度、满意度中发挥重要作用,亦可降低负性情绪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值得借鉴,但基于本研究方案设计较为简单,纳入样本数量有限,未对患者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仅能证实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认知程度,鉴于此后期需优化研究设计方案,通过多指标对比为临床护理提供更高质量参考。

猜你喜欢

脑电图护理人员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