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着》: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2021-07-14白色他年

中学生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福贵余华悲剧

白色他年

什么才能叫“活着”?是呼吸、感知、脉搏,还是被铭记、被传颂?

不得而知。

《活着》一书最为显著的特点应该是它的人称——两个“我”。读着读着,就陷入了故事之中。无法自拔之时,最初的那个“我”——姑且称为旁白者——便会出声提醒,令我恍然惊觉:啊,这已是发生过的事情了!现实中的福贵,与一头老牛为伴,精彩而又豁达地讲述他的故事。

其实我并不爱看书中那个年代的故事,从别的作家笔下窥见的混乱、悲哀与绝望,使我不愿再去体会那种深切的无力。

然而,余华笔下,福贵口中,感觉却迥然不同。

《活着》的文字太过自然,太过流畅,以至于没有刻意渲染气氛,便将一个人的离去平静而悲哀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是的,从故事情节来看,福贵的一生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少时浪子,将家产挥霍一空,父亲去世;好不容易“改邪归正”,刚开始适应农民的身份,生活翻开新的篇章,却意外被抓壮丁;经历了沙场的炮火连天,生离死别,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回到了家,母亲也已撒手人寰……

总而言之,每当一点遥远的曙光照在他斑驳不堪的生活上,微弱的光芒又会在瞬间被遮天蔽日的阴云深深淹没。最终,他竟孑然一身。

犹记得当初读《哈利·波特》时,读到小天狼的死伤心了好久。邓布利多·多比甚至于斯内普……看着身边爱我们的,我们所爱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的确是万分悲哀的。

最令我心悸的情节是有庆的离去。

他是多么有希望、多么活泼的一个男孩子啊!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寄托。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救县长的妻子,被活生生抽血而死。

惊变最是悲哀,却又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活着》写的是一个从午后至黄昏的时间跨度,也是一位名为“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与颠沛流离。

它又不像一个悲剧。

故事的最后与开头的场景渐渐相融,这时我才恍然,它与序言中那首《老黑奴》相互照应。

“他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我曾思考:福贵最终的平和究竟从何而来?

是认清现实后的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是失去了一切希望,垂垂老矣时的豁达悲哀?甚至是精神错乱?

或许都不是。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我知道福贵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

这是一部生命的史诗。在我看来,它不能被单纯地定义为一个人一生的悲哀,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敬仰。

它展现的就是生命。

而我们或许是其中朝生暮亡的蜉蝣,感受“活着”本身,哪怕经历了一切苦难,也要竭力豁达,平和。

编辑/围子

猜你喜欢

福贵余华悲剧
《活着》中福贵的艺术形象审美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画家的悲剧
读与写(节选)
扩展阅读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