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剂量胸部CT扫描在诊断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2021-07-13刘丹王琼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摄影术胸部符合率

刘丹,王琼

(1.荆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 荆州 434000;2.荆州市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湖北 荆州 434000)

肺癌主要包括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前者占20%左右,后者占80%左右,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男性肺癌患病率与病死率占所有癌症前列,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1]。由于肺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当癌细胞转移时,使患者出现严重症状,但已造成不可逆转的局面。因此,临床应重视肺癌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有效救治,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目前,肺癌诊断手段包括胸部CT、数字化X线摄影术等,其中胸部X片是既往常用的肺癌筛查手段,但对病灶检出灵敏度、特异度不高,还易受骨组织密度的影响,而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2]。有研究[3]表示胸部CT对肺癌诊断具有积极作用,可能会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肺癌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在诊断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1.37±7.24)岁。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年龄>40岁,且临床资料完整;既往无肿瘤疾病;符合病理活检标准;检查配合度高;具有吸烟史,吸烟≥20包/年;有肺癌家族史;合并弥漫性肺纤维化、慢阻肺;有高危职业暴露史。排除标准:已确诊肺癌;交流障碍或意识模糊;肝、心及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免疫能力异常;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方法:采用Philips Diagnost数字化X射线机及摄影系统,对患者胸部正侧平片拍摄,管电流400 mA,管电压81 kV,焦距180 cm,扫描时间0.25 ms;正位10~20 mAs,80~85 kV;侧位30~40 mAs,90~95 kV。

低剂量胸部CT扫描检查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提供的Siemens Definition AS 128 CT扫描仪检测患者,管电流50 mAs,管电压120 kV,层厚5.0 mm,机架旋转速度为0.5 s/转,重建层厚1.25 mm,矩阵512×512;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双臂上举,扫描胸廓入口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对吸气末单次屏气连续扫描,将图像上传工作站,由2名专科医师阅片,分析检查结果,结合图片征象,测量患者病灶直径,观察结节边缘有无毛刺、分叶,有无胸膜牵扯征,内部是否存在空泡征。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对结节检出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诊断符合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出结节大小及检出率比较 病理学结果显示,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确诊为肺癌患者48例,CT检出40例,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出25例,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结节大小为≤5 mm和6~10 mm的检出率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且低剂量胸部CT扫描总检出率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结节大小为11~20 mm、≥20 mm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出结节大小及检出率比较[n(%)]

2.2 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诊断效能比较 低剂量胸部CT扫描检出肺癌40例,经病理学检验,确诊肺癌39例,误诊1例,漏诊9例;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出肺癌25例,经病理学检验,确诊肺癌13例,误诊12例,漏诊35例。低剂量胸部CT扫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低剂量胸部CT扫描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病率为20.00%左右,肺部肿瘤增长速度最快,若不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就会导致癌细胞扩散,提高患者病死率。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声音嘶哑、胸闷等症状,而早期症状较轻微,仅靠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难以确诊,当患者出现明显特异性改变时,病情多发展至中晚期,延误最佳治疗时机[4]。癌症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即使采用手术全、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患者生存时间也会缩短。由此可见,尽早发现、确诊肺癌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尤为关键。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发展,影像学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癌症临床筛查和诊断中,而肺癌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胸部X线、CT。采用X线检查能掌握患者病灶位置、形态,也能观察到浸润性病变,但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5-6]发现X线诊断灵敏度较低,尤其是针对肺内小结节或其他微小病灶误诊、漏诊情况较多。常规CT具有分辨率高、扫描方便、图像清晰等特点,还可检出微小阳性病变,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其辐射伤害较高,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易降低人们接受度,而低剂量胸部CT安全性高,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在保证图像清晰度基础上减少辐射剂量,可减少对检查者的影响,提高检查顺应性。但也有研究[7]认为低剂量胸部CT扫描虽减少辐射剂量,但易增加噪点,影响图像质量,会降低病灶检出率,然而辐射剂量减少只与管电压、管电流有关,并不会降低肺弥漫性病变、肺实质的图像性质,对临床早期诊断肺癌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确诊为肺癌患者48例,CT检出40例,胸部X线摄影检出25例,CT对结节大小为≤5 mm和6~10 mm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且CT总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与胸部X线比较,低剂量CT扫描技术能清晰显示不同大小的肺癌结节,检出率较高。这是因X线存在局限性,X线片上心脏和纵隔组织遮挡30%肺组织,导致该处结节出现漏诊情况,同时早期结节病变范围小,密度稀疏不均匀,且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性,故采胸部X线摄影对肺部结节检出率较低。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不仅能减少对患者的辐射量,还能保证影像图片质量,提高应用质量,同时,胸部CT扫描可检出≤5 mm微小病灶,也能透过骨组织、心脏组织等,观察肺门淋巴结肿大、小肺癌,故总检出率较高[8]。因此,低剂量胸部CT扫描技术在肺癌诊断方面存在显著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胸部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1.25%、98.08%、90.00%,高于胸部X片的27.08%、76.92%、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吕海荣等[9]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表明,与胸部X线比较,低剂量CT对肺癌诊断效果较高,应用价值也高。分析原因为,胸部X线对肺门、支气管管腔等淋巴结部位存在盲区,无法提高阳性病变检出率,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较低。低剂量CT通过图像显示病灶形态、大小、位置,还能综合分析结节有无胸膜牵拉征、有无毛刺征、有无分叶征、有无胸膜凹陷,比较结节与周围健康组织的差异,可鉴别浸润前病变、浸润性病变,也能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10]。此外,胸部CT也具有连续平扫、高速和采集数据的特点,能避免胸片重叠影响所造成的误诊、漏诊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此外,低剂量胸部CT辐射量较低,通过调整管电压、管电流、螺距等扫描参数,以此减少辐射量,确保辐射量仅为螺旋CT的13%,从而保证患者扫描的安全性,提高其检查依从性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肺癌诊断中采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技术可提高微小结节检出率,还能提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符合度,且辐射量较小,安全性高,可满足临床医师和患者检查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摄影术胸部符合率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胸部肿瘤放疗后椎体对99Tcm-MDP的摄取表现及分析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从自拍到自拍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