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改良电休克治疗对超重抑郁症患者脂肪因子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1-07-13钟强

当代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抵抗素脂联素氯胺酮

钟强

(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害、悲观厌世、思维迟缓等临床症状,对其正常工作、生活、社交等均会造成一定困扰,严重者会出现厌世、自杀心理,威胁其生命安全。超重抑郁症患者常会出现脂肪因子紊乱现象,但脂肪因子对神经可塑性的通路、炎症反应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会影响机体能量代谢、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影响抑郁症病情的发展。丙泊酚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麻醉诱导剂,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功能恢复完善等优点,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氯胺酮具有抗抑郁、抗炎、保护神经等作用[1]。临床实践表明[2],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改良电休克治疗超重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脂肪因子水平。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超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改良电休克治疗对超重抑郁症患者脂肪因子及临床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超重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24~40岁,平均(32.00±4.50)岁;病程2~10年,平均(6.00±2.00)年。研究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23~40岁,平均(31.50±4.50)岁;病程1~10年,平均(5.50±2.00)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对患者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且依据ICD-10和DSM-IV诊断标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3];具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疾病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1个月内使用过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患者;有精神类疾病或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嘱患者术前禁食禁饮6~8 h,检测血压、呼吸频率、脉率等生命指标,排空大小便。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规格:10 mL×5支)进行静脉注射,每次剂量为1 mg/kg。

研究组患者接受丙泊酚+氯胺酮联合麻醉的改良电休克治疗,丙泊酚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给予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831,规格:2 mL∶0.1 g)静脉注射,每次0.5 mg/kg。治疗过程由1名治疗医师、1名麻醉师完成,每间隔1 d进行1次,每周3次,连续2周,共6次。注意事项:患者治疗中应检测脉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指标;严禁治疗期间服用抗抑郁症药物;使用醒脉通电抽搐治疗仪(美国),根据患者年龄针对性调整其治疗电量;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6次的静脉血,并对其进行离心处理,将上清液放入温度为-80℃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抑郁评分及脂肪因子变化(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抑郁评分判定标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分,共包含24个项目,每项评分标准为0~4分,简单相加得出粗分,粗分乘以1.25为标准分,<53分表示患者无抑郁症状,53~62分表示患者处于轻度抑郁状态,63~72分表示患者处于中度抑郁状态,>73分表示患者处于重度抑郁状态[4]。脂肪因子主要包括抵抗素、瘦素、脂联素3种,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6次,两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抑郁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1,2,4,and 6 times of treatment(±s)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抑郁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1,2,4,and 6 times of treatment(±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脂肪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抵抗素、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6次,两组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次,两组抵抗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次,两组抵抗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脂肪因子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dipokine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1,2,4,and 6 times of treatment(±s)

表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次脂肪因子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adipokine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1,2,4,and 6 times of treatment(±s)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

3 讨论

抑郁症疾病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属于一种情绪障碍,情绪障碍与抑郁症密切相关[5-6]。情绪障碍患者更易发展成为超重、肥胖症状,肥胖人群也更易出现情绪障碍,近年来,超重抑郁症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致病因素复杂,治疗也具有一定难度[7]。具有情绪障碍疾病的患者,常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胰岛素抵抗、炎症状态受损等情况,对其身心健康极为不利;肥胖症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炎症状态、脂肪因子也会发生紊乱[8]。临床实践表明,给予超重抑郁症患者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改良电休克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脂肪因子水平,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改善疾病。丙泊酚主要用于静脉全麻诱导、维持,还可用于诊断操作、手术过程中的镇静,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氯胺酮属于一种阻断剂,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临床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对患者具有抗抑郁作用,抗抑郁机制为:①中枢神经内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即脑源性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的发育、再生具有调节作用,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正常人,氯胺酮治疗后,可使其显著增高[9-10]。②炎症因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会导致患者情绪变化、行为变化,超重抑郁症患者脂肪含量较高,巨噬细胞聚集于脂肪组织中,并分泌炎症因子,导致患者处于慢性低度炎症过程中;氯胺酮通过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调节炎症反应通路,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脂肪因子主要包括抵抗素、瘦素、脂联素3种,脂肪因子影响能量代谢平衡、胰岛素敏感性,还会影响患者病理生理学机制,其中抵抗素是一重要促炎化合物,表达水平会显著增加,脂联素属于一种抗炎脂肪因子。氯胺酮对免疫应答具有一定作用,通过对其进行调节,可有效对脂肪因子发挥调控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4、6次,两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抵抗素、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次,两组抵抗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单纯给予超重抑郁症患者丙泊酚麻醉方式比较,联合氯胺酮进行麻醉改良电休克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评分,及抵抗素、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抵抗素脂联素氯胺酮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HBV相关肝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肝病进展的关系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肥胖儿童血抵抗素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