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微创手术+置管吸引手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①

2021-07-13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崔 博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脑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所引发脑实质中血管破裂,极易导致脑部出血情况的发生[1]。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工作压力增加,脑出血的病发率持续上升,且逐渐趋向年轻群体;该病具有病情危急、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若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将危及患者健康安全及生活质量[2]。针对罹患老年脑出血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传统开颅清除术用于此疾病治疗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本研究选取96例老年脑出血病患,予以采取微创及置管吸引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科室于2019-01~2020-08内收诊的罹患老年脑出血病患,96例予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8例中,性别比为女21例/男27例,年龄62~78岁,平均(68.82±5.35)岁;观察组48例中,性别比为女23例/男25例,年龄64~79岁,平均(68.79±5.38)岁;实验抽取所纳入病例均知情同意;且经委员会核对通过;实验抽取所排除病例:肝肾功能经评测有所障碍者;对手术相关事项有所禁忌者;合并重要脏器病变或精神疾病者;不自愿配合本组实验者。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颅清除术,患者入院后均行CT、MRI检查确诊,术中行常规全麻措施,影像学检查对脑出血部位进行明确定位后做马蹄形切口,手术入路选取脑肺功能区,并进一步施行骨瓣开颅操作,在脑沟处行脑回分开至脑出血处。于高倍显微镜直视下对血肿量行吸出操作,吸出血肿量保证在80%~90%,注意对周边薄层血肿壁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处理,针对伴随活动性出血者则选择予以采取电凝刀止血。确定患者无出血点后,可将引流管于脑出血处进行常规放置,并有效连接一次性引流装置。根据患者病情实际决定骨瓣留存与否,完成后常规闭颅。观察组行脑出血微创术+置管吸引术,术中予以局部麻醉措施,根据影像学结果对脑出血的最大层面进行明确定位,并将此区域中心点选做穿刺点,以此作为术中切口中心,沿患者头皮做手术切口,颅骨钻孔后做切口(十字形),切开硬脑膜,经由钻孔置于患者脑出血处对引流管进行合理放置,抽吸出约15mL出血量,仔细缝合局部头皮并对引流管进行妥当固定。术后3d再次复查影像学,若血肿引流满意则可将引流管拔除。两组均于术后予患者进行营养脑神经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参考NIHSS量表进行两组意识状态维度、眼球运动维度、面瘫维度、肢体活动维度、感觉维度和语言维度的有效对比,测评值越低越好。(2)生活质量:参考SF-36生活量表进行两组躯体疼痛维度、生理职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情感职能维度以及总体健康维度的有效对比。满分均为100。测评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NIHSS评分相较对照组、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2 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较对照组呈显著提升优势(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多发心脑血管疾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在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学者认为,60岁以下且收缩压小于26.9kPa、未合并心肺肾症者的老年脑出血患者方具备手术适应证[3]。也有部分学者认为65岁以上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4]。而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改进,脑出血的有效诊断率持续上升,手术技巧逐渐发展成熟,医疗器械更加先进,促使年龄对手术治疗不再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脑出血的发病后若未取得及时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此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佳。脑出血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等血液分解物会于脑组织中流入,导致其脑部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在不同程度上损伤其出血部位,则进入脑部的血液量明显增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危害[5,6]。因此,临床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应以及时彻底清除出血部位的血肿为主要目的。

临床认为,脑出血患者一旦发病,由于局部脑组织受创极有可能出现全身性的应激反应,促使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上升。既往针对出血量不足40mL者以保守治疗主要,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后往往会出现相关副作用以及遗留后遗症,并且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局部血肿以及明显刺痛等[7]。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可促治疗效果得以显著提升,淤血清除率较高,但由于术中创伤较大,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而微创手术+置管吸引术不易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同时可有效避免术中操作损伤患者周围神经组织,对其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优。证实,联合手术治疗可促使老年人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得以积极改善,临床疗效更佳。综上,将脑出血微创手术+置管吸引术联合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促其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得以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