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S100B、NSE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

2021-07-13王群涛张艳华杨恬甜桂志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亚组颅脑血肿

王群涛,张艳华,杨恬甜,桂志勇

(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医专一附院) 神经外科, 河南 漯河 462300)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在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并在脑组织内形成血肿的危重症。HICH可导致患者意识、肢体、语言等各种功能障碍,致残率、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1]。已有研究表明,颅脑创伤引起的颅内血肿形成以及周围组织水肿等病理改变,破坏了脑细胞膜的完整性,损伤血脑屏障,导致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进入血循环中[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S100B仅存在于脑组织中,其血清水平可准确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2]。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也是脑组织损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3]。二者与脑外伤、脑梗塞的相关性已引起较多研究的关注[4~6],但关于HICH患者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研究在我院2017-07~2019-07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07~2019-07收治的HICH患者102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HICH的诊断标准[7],均经CT检查确诊;(2)血肿位于基底节区;排除标准:(1)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或存在神经后遗症者;(2)合并肝、肾系统严重疾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4)合并血液疾病。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7例,女35例,年龄58~75岁,平均(64.92±4.8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10h,平均(5.22±0.23)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37例(36.27%),9~12分39例(38.24%),13~15分26例(25.49%);血肿量≤15mL 25例(24.51%),16~30mL 41例(40.20%),>30mL 36例(35.29%)。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6~75岁,平均(65.13±8.24)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室指标:观察组于入院第1d、7d、90d,对照组于体检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S100、NSE浓度。均由专业检验人员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2 预后评价:于入院第90d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估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得分≤3分为预后良好,得分≥4分为预后不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S100B、NSE比较

在治疗第1d、7d,观察组S100B、NSE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d、7d、90d S100B、NSE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S100B、NSE比较

2.2 不同GCS评分患者S100B、NSE比较

按GCS评分≤8分、9~12分、13~15分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在治疗第1d、7d,3个亚组S100B、NSE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第1d、7d、90d S100B、NSE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100B、NSE水平比较

2.3 不同血肿量患者S100B、NSE比较

按血肿量≤15mL、16~30mL、>30mL将观察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在治疗第1d,3个亚组S100B、NSE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血肿量患者S100B、NSE比较

2.4 不同预后患者S100B、NSE比较

按mRS评分≤3分、≥4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与不良两个亚组,两个亚组治疗第1d S100B、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预后患者S100B、NSE比较

3 讨论

HICH是由于非创伤因素导致的脑实质出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8]。颅内少量出血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但大量出血必须行开颅手术或内镜手术,术后还需较长时间的神经重症管理以及综合治疗,但致残率、病死率仍较高,临床预后与血肿量、周围组织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9]。目前临床主要通过CT检查等手段评估病情及预测治疗预后,缺乏准确性较高的生物标记物。近年有研究发现,血清S100B与NSE是评估颅脑创伤的敏感生物标志物,能够准确反映病情及预后[4~6]。但探讨此二项指标在HICH患者中的变化情况的研究还较少见,因此本研究检测102例HICH患者S100B、NSE水平,分析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S100B是存在于脑组织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属于钙+结合蛋白家族成员,能够作为钙激活开关发挥重要作用,对其靶点的活性进行有效调节[2]。已有研究表明,在脑损伤初期,S100B会从受损的神经细胞中渗出,聚集于细胞外间隙或者进入血循环中[10,11]。血清S100B可用于评估不同类型的颅脑创伤,是敏感的脑损伤标志物[12]。NSE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在神经细胞糖酵解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反映神经元活性以及突触化程度的标志物[3]。发生颅脑损伤后,NSE被释放进入脑脊液中,经由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循环中,从而可采集静脉血检测NSE浓度。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检测血清NSE浓度,可量化评估神经细胞损伤程度[13],颅脑损伤越严重,血清NSE浓度越高,且随着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NSE浓度呈下降趋势[14]。Park等[15]研究报道,在颅脑损伤发生时,患者血清S100B、NSE浓度与其GCS评分密切相关;在颅脑损伤发生1w后,血清S100B、NSE浓度开始降低,因此,动态监测血清S100B、NSE浓度可以评估脑损伤的恢复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1d、7d,观察组S100B、NSE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第1d、7d、90d S100B、NSE逐渐降低。在治疗第1d、7d,GCS评分≤8分、9~12分、13~15分3个亚组患者S100B、NSE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3个亚组治疗第1d、7d、90d S100B、NSE均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S100B、NSE在HICH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析其原因是在HICH的急性期,大量S100B、NSE从受损的神经细胞渗出,而随着时间延长,受损的神经细胞逐渐修复,因此其水平逐渐下降,至HICH的慢性期已基本接受正常水平。这与以往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颅内血肿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通常采用CT检查,通过简单多田公式计算了解血肿量,也可采用专业软件进行精确计算。Astrand等[16]研究报道,S100B水平与颅内血肿量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判断颅内血肿量的参考指标。Allouchery等[17]研究指出,颅脑损创伤6h内,如果患者血清S100B浓度<0.10μg/L,则表明损伤较轻微,血肿量较小,无须进行常规头颅CT检查。按照这一原则,可将头颅CT检查量减少大约1/3,有利于减少CT相关辐射对患者的伤害。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第1d,血肿量≤15mL、16~30mL、>30mL三个亚组患者S100B、NSE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HICH发病早期S100B、NSE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颅内血肿量,其浓度越高,血肿量越大,患者病情越严重,这与Delgado、Undén等对颅脑创伤患者的研究结论一致。

Park等[18]研究发现,颅脑创伤预后不良患者S100B、NSE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黄忻涛等[19]研究报道,颅脑创伤患者急性期S100B、NSE水平能够准确预测其治疗预后。Ferrete-Araujo等[20]研究认为,S100B水平能够预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恢复后的神经功能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mRS评分≥4分患者入院第1d S100B、NSE浓度显著高于mRS评分≤3分的患者,表明入院初期S100B、NSE浓度能够准确预测HICH患者预后,S100B、NSE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综上,S100B、NSE在HICH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其升高幅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90d的恢复情况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HICH病情以及预测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亚组颅脑血肿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