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工融合”联合培养下艺术重要性的探索研究

2021-07-13

大众文艺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科学科艺术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00)

21世纪社会生产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尤为体现在千禧年到来后,现下的时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人工智能社会的转换,社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通过虚拟智能网络化为重要工具载体的产出形式,可以获知生产工具-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在经历着重要而关键的变革。生产模式的转换必将带来知识体系与知识分类结构、学科类型、学习形态的深刻变化。社会大环境从古至今都人的思想意识都有着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环境影响了人的意识,从而对于物质大体的发展走势和发展结构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当今时代,我们不难发现人口老龄化和人工智能已进入劳动力市场,促使劳动者需要更具有创造性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作为正在这浪潮中的一员,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架构的同时,更应注意从“地球村”的提出到今时,社会生产模式不再是单一的、不变的、固有的,而更多地向智能化、多变性、整合度上发展,充满了未来感和挑战性。

一、艺术教育的意义

1.艺术审美教育的渊源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有深厚艺术审美底蕴的国家,从历经沉淀到汇聚成中国文明,追随时间共同完成了中式美学。古时,中国思想大家孔子便在《论语·泰伯》中讲到,“兴于诗,利于礼,成于乐”,提出诗、礼、乐的融汇、渐进,学生懂得在天然中收获感受、乐趣和学习,达到将审美的情操寓于在日常之中。同时从史料中发现,有关于帝王将相的培养,也是全面素质的塑造培养。以清代李鸿章而言,其本身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官和政治军事家,在突出的政治才能背后是他厚实的文化底蕴,少时即拜师在安徽怪才徐子苓下,徐子苓对其的教导更多体现在感悟的塑造上,“能透过自然现象、感悟山水,窥见人生哲理。”而曾国藩对青年时李的教导不仅仅是言传身教,更多的是令其要思、想皆自然,李鸿章受到赏识也因展现出来的才华和良好素养的缘由。随后20世纪,西方思想渐渐传入,席勒美育思想更是重新激活了我们传统教育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进知识分子在美育理论引进之初,就曾表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育的素养。王在1903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指出,“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身体和精神的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的“完全之人物’”,他所倡导之教育是包含了德、智、体、美的方方面面,即在情感的养成和内在的培养上是不可缺失的区域,又是作为培养德育与智育的重要手段,是施教者不能不重视的所在。上述种种皆说明艺术审美不是固定受限的课程或科目,不应局限在教会人画画、跳舞和唱歌的技能上,而是要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

2.审美与艺术的关系

审美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最早出自《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此书是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著。大概意义是说,没有生活原型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而艺术源于人们对自身精神面貌的描绘,是人作为灵长类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心灵感知和意识思想令人对生活充满了思考和热爱,从而进行对于美好生活的创造。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大量的从感官世界带来的想象和思考,同时不同人的不同生活背景、体会和人生价值观会不断地建立属于自己的感知体系,而感知可以带来创造力的不断提升。

3.艺术、设计、教育间关系的探究

通常对于艺术与设计有较为广大的两方面认知,一方面将艺术设计合为一词,作为一个大的词汇使用;另外一方面,细致的划分出艺术与设计的两个层面。比如,就艺术而言,是更加具体的以个人感悟基于造型延伸为主的纯粹的艺术家式创造,是以艺术家自我意识为主体所产生对于环境或者其本身感悟、情绪抒发的作品;设计则更多的是以市场、用户需求为主体的有需产品的生成,通常不以设计师本人意志为左右,通过计算、数据分析、宣传规划等一系列科学性的研究得出结论,最终产生一个可量化生产的产品。再比如对于设计而言,艺术是寓于其中的,这之中有着大门类的划分和较为细致的专业方向,通识艺术教育和应用型艺术专业型培养,其最终的结果会有大致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艺术家,二则是普世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艺术与工科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1.艺术教育的意义

在我国对于艺术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日趋火热,近年来更是自上而下达成了共识。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美育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的建设方向。艺术教育在进入21世纪后,更多且更加频繁的在有关教育的重要议事中被提及,国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如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等。艺术教育能被更多的提及,是因为涉及了创造性思维的塑造和对于美的事物的精神追求,抑或可以为未来的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创造出更加融合的状态,做出启发性、先锋性的思考。在有意识地创造充满想象空间的区域时,作为实践者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继而转化为强有力的创造力,铸造出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实相。而艺术教育在这之中更多的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意识铸造的作用。

2.“艺工”整合可行性分析

工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达为是建立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原理上,并结合实践积累而得来技术经验,并用以培养具备应用能力的人员为主的学科。对于制造产品更多地体现在效能、技能和产能上,对于美感的追求相对较弱。就目前我国的学科分布现状,较之国外整合学科的设计而言,我国的学科呈现分散且独立的状态,在对产品开发上极大程度会缺失掉交叉区域方面的内容研究。同时,艺术对于工科在设计上而言,是极为有益的存在,比如法国的高速火车TGV、日本的新干线高速列车、苹果产品、小米生活超市等,这些作品都是设计美学的典范,技能和美感完美结合在一起,并相得益彰的量产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和生活服务上。另一方面,艺术与工科较为难以结合,更多体现在,现实层面下学校或研究机构对于学科的设置上,两个学科独立且跨度极大。这种状况在我国实为常见,学科固化在自身领域中,难与其他学科产生碰撞,尤其是理工学科、艺术学科两个领域。

三、关于艺工融合学科创设的实际意义

1.“艺术工学”学科建设的研究分析

以日本国为例,日本作为设计产业大国,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建设等方面,日本对于其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建设有较为深刻的研究。关于艺术设计的实现在目前日本部分设计类大学中将其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是希求将艺术设计学科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基于这上面的学科研究层面是主张“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理念。日本高校在实施相关措施下,更是结合了企业干涉为主的培养形式,在校园中有众多企业和厂家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培养,这对社会人才的培养和校企结合上有着重要意义。日本本身凭借对于学科不断地摸索和研究中,从发展设计和艺术向欧美强国学习到形成本国特色的艺术设计的转型,经历了颇长时期的探索阶段和积淀过程。最终形成了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基调的自成一体的日式美学。

2.融合学科的表现

大数据互联网背景下,在音乐、艺术创作、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整合时代的到来。以音乐为例,由李玉刚演唱的曲目《新贵妃醉酒》,该曲目中拥有丰富多变的词曲编排的杂糅设计,作词曲者胡力在以京剧为基调中加入了古典和流行的元素,使其在古典、戏剧、流行等唱法中流畅的转换,且通过李玉刚本人双声唱法演绎后,更加呈现出丰富细腻的效果。在美术作品中也有众多融合型的代表作品,如视觉艺术、商业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波普艺术作为以商业为主导的艺术呈现模式,其成功的投放更多地体现出,艺术对市场环境的观察和引领是具有先锋意味的。在艺术与工科的结合上,波普艺术也颇具代表性,其中关于视觉艺术效果的呈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以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为例,艺术家利用丝网印刷抹掉了笔触的表现,以单一的图案不断地进行补色叠加。

3.工科缺失艺术性的影响

艺术与工科的结合,是学科间融会贯通的有力助推。相较工科背景下艺工结合的学生而言,对于美感认知和接受度上较为困难,比如在绘制图案时会直接通过各式工程数据进行计算后再通过尺度工具辅助进行设计,不擅于艺术性创造和发散性思考,主要表现在视觉创作和感性认识培养上存在较大的缺失。过于理性的思维方式,会表现出树状型的数据分析形式,而缺少对于人文和情怀的感知。

四、总结

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艺工融合重在对于人全方位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固有思维方式的打破和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尝试。艺术性的重要性由来已久,在教育中应占据重要位置,依据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等个性结合整体的培养思路,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工科学科艺术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纸的艺术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超学科”来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