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扶贫助推贫困山区脱贫攻坚不同模式比较分析

2021-07-12王欢任文政

消费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天保羊肚保护区

王欢 任文政

1.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2.四川省公安厅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日益重视,生态扶贫的投入和扶贫成效明显上升。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享受发展红利,助推贫困户经济增收,脱贫摘帽。本文拟对卧龙特区生态补偿扶贫、生态产业扶贫等两种主要实践模式的绩效进行比较评估分析,并提出反思性的见解。

一、加大林业生态补偿扶贫,助力收入倍增

(一) 聘用生态护林员实现精准脱贫

卧龙特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均有1人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实现覆盖率100%,年工资9600元,基本上可以带动一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区域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据生态护林员总数的33.33%。通过参加生态护林,贫困户获得了可观的工资性收入,极大地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天保补助增加贫困户收入

保护区内的天保补贴为人均690元,保护上的政策措施采取村民与保护区签订保护合同,保护区检查其履责情况后兑现经费的模式。临近的汶川县三江镇天保补贴人均490元,可以看出,保护区在这天保补偿方面投入力度很大,兜住了贫困户经济收入的底。

二、林业生态产业扶贫主要经验和问题

以卧龙保护区耿达镇耿达村为例,2018年耿达村年人均纯收入15625元。耿达村全村共有耕地519.11亩,退耕还林地约1 200余亩,退耕还竹地251.12亩,集体林地1 127亩。林地主要以日本落叶松、红杉、金竹等。2012年种了200多亩茵红李,2020年收了几百斤,市场上卖到4-5元一斤。林下还种有重楼和十多亩赤芍,重楼、天麻、贝母、佛掌参等,规模都不大,林地收益占比不大。通过精准扶贫,耿达村成立了羊肚菌合作社以及养蜂合作社。有2户贫困户加入羊肚菌合作社,2020年,羊肚菌种植面积30多亩,总产量达7000余斤,收入达320000元。养蜂合作社,目前有20多户,800多个蜂箱。此外,耿达村通过招商引资,成立农产品初加工厂,并优先聘用贫困户。预计可带动数百户贫困户脱贫。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卧龙保护区充分利用林区空气清新,自然景观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等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延长林业产业链的多元化产业扶贫模式。耿达镇利用“熊猫家园,康养耿达”的特色,大力发展以休闲避暑为龙头的“春赏雪,夏避暑,秋赏叶,冬避霾”全季节生态旅游产业。贫困户通过贩卖鸡、猪等生态农产品,最高年收入达40000元。

但我们也要看到保护区村民市场意识单薄,面对市场经营或投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2016年初次收获羊肚菌就遇到市场的不认可,一是附近县乡开始大量种植,二是人工种植的羊肚菌品质与野生羊肚菌相差甚远。如何做好品质、如何做大市场,村民总是力不从心,只好选择放弃。

三、林业生态扶贫模式比较评估

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十八大至今,林业收入约占山区贫困人口纯收入的20%,重点地区甚至超过50%,说明林业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4)精准扶贫以来,林业生态扶贫以其覆盖范围广、精准程度高等特点,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当然,我们可以看出,天保、退耕还林等工程本质上讲,还是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山区群众的一种精准转移支付,生态补助投入越大,扶贫成效就越加明显,而生态产品本身的公益属性,生态扶贫机制带来的生态增值,也保障了国家生态安全。另一方面,生态扶贫补偿机制依赖于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各类财政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公益林等覆盖面,适时提高补偿标准,从更大范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针对此情景,笔者认为在林业扶贫工作中,要坚持多种模式综合发展的方针,坚持林业生态可持续化发展的导向。由于林业扶贫产业尤其是林业第一产业投入大、投入周期长而见效慢,所以在坚持林业生态补偿扶贫的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林业生态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其可持续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着重从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等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等构成利好因素发展,加强森林康养旅游。

猜你喜欢

天保羊肚保护区
羊肚菌“飞天记”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