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促进对策

2021-07-12陈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

陈涛

摘  要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政府、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和个体自身情况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旨在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24-0060-03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CHEN T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mental health in private colle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s support for private colleges,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individual’s own situation.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work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0  引言

近年來,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学业发展、就业力、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等问题尤为关心和关注。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教育部提出要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共同体,不断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把挫折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畴等具体措施。廖友国等[1]、赵海霞等[2]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系统梳理,从以往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点聚焦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等进行梳理与分析,以丰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内容,也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也有部分研究者采用访谈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研究者多采用整群抽样法或随机抽样法,通过SCL-90、UPI等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测量,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1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徐珩[3]、刘明慧[4]通过对不同年级进行调查并参照全国常模,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一般,在强迫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有显著差异。陈微等[5]通过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考察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人格、行为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并提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总体上呈现优弱并存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心理上存在随附依赖性强、情绪波动不稳、缺乏自制约束力、失落和焦虑心理明显等现象;但是相比普通高校学生,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更为外向和兴奋,自我认知较为积极乐观。大学时期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一个转折点,心理也是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常常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是新生入校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刘翠英[6]、周涛[7]针对大学生新生进行了十年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良好,但是部分新生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学校和家长加强关注。部分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是由于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心中的学校或者专业,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会让他们陷入悲伤的心理。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或者自理能力弱,步入新的校园环境,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不同的生活环境,多人的宿舍关系,无人看管的自主学习,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的不适应。

1.3  民办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杜红玉等[8]、陶婉[9]根据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将大学生分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担忧,在强迫症状、焦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和学业这两个方面[10]。民办高校的学费相对高昂,一些贫困学生会因家庭经济困难出现不自信、心理素质较差等心理问题。“双困生”也就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且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1.4  民办高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由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传统认知和偏见,以及自身缺乏个人明确的规划,容易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出现焦虑、不自信等心理[11]。2011—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从660万增加到909万,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慢慢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近年来,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似乎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在众多毕业生中,如何帮助民办高校毕业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是社会和高校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研究者从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总体上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

2.1  社会因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民办高校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变成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尤其在近几年,有部分民办高校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朝着国内高水平高校建设和发展。但是由于办学历史短、经费投入少、法律政策不够健全、发展不稳定等原因,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认可程度还不高,使得“民办高校”头衔让一些学生产生自卑、敏感等心理特征[12]。

2.2  学校因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一方面,民辦高校在快速发展建设时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水平不足是制约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质量、学生学费、校园环境、社会声誉、就业情况等都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将会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隐性因素。

2.3  家庭因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秦海丽[13]、梁悦[14]研究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等家庭因素都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至关重要的,是无法替代的。大学生在步入高校前更多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对他们的认知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具有直接影响。

2.4  个人因素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罗茜等[15]、黄芬[16]结合文献资料和经验分析得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结构多元化,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意识差、自我认知较差、目标不清晰、抗挫力差等问题。刚入大学,有的学生感觉和自己的预期有差异,有的学生失去奋斗的方向,有的学生不适应在外独立生活……每个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积累成大的问题,就容易产生发展性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进一步就可能会发展成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策研究

3.1  政府和社会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

3.1.1  加大对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心理咨询中心的场所与设备、心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等,都需要经费保障[17]。在民办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要把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和公办教师的培养放在一起,增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1.2  积极营造公平稳定的就业环境  政府和民办高校要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认可度,从而提高其社会归属感,以使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与公办高校大学生在社会上有同等地位;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能和公办高校大学生一样享受国家政策,尤其是在奖助学金、创新创业领域。

3.1.3  给予民办高校发展的机会  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一批办学质量高、特色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高等学校。要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科研立项上对民办高校一视同仁,促进民办高校增强竞争力,发展为高水平的一流大学。

3.2  民办高校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3.2.1  保障工作场地、师资、经费等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基本设施配置不足、心理教师队伍数量少、教师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18]。

民办高校要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建立心理健康工作机构,配置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保障。

3.2.2  确立工作的理念、内容、途径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开展、心理预防与咨询服务是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内容和主要工作。基于MOOCs平台建设高校心理健康线上课程,基于学校网站、微信搭建心理健康宣传平台,建立医—校—社咨询合作平台,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性。

3.2.3  创立工作的方案、机制、体系等  坚持高效、合作、创新开展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做好心理育人工作。在“十育人”理念下,民办高校可以尝试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体系,比如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融合,也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将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创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互通,不仅可以转变当前二者各自为营的局面,而且能够增强它们的教育效果。

3.3  父母要给予正确引导和适当关怀

3.3.1  父母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要加强学习,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对孩子的预期值。民办高校学生成绩虽然不一定那么理想,但是每个学生身上都自己的闪光点,成绩不能代表他们的一切,家长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3.3.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白婧等[19]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水平与父母亲子关系的现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家庭亲子关系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亲子关系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非常重要的关系,搭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形成良好稳定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3.3.3  父母要給予适当的关心  父母要以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协助他们做好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过渡,做好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角色转变。

3.4  学生个体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将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案例相结合,课堂上和课堂外相结合,调动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的主动性、有效性和积极性。

1)转变学生对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传统观念和偏见,通过案例分析、电影赏析,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建立正确的健康观。

2)将班级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干部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展朋辈辅导,这对提高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成长,营造和谐的心理育人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20]。

3)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针对重点人群,可以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拓展活动、积极心理训练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掌握几种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提升生活质量和心理素质。

4  反思与展望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良好,其中大学新生、贫困生、毕业生是重点需要关注的特殊人群。以往的研究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1)研究者更多是结合本校工作开展的调研和分析,缺少跨地区的实证研究;

2)对于筛选出的有问题的学生,缺少跟踪深入研究;

3)数据的连续性不好,缺少趋势分析;

4)使用量表和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缺少对比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政府和社会、民办高校、家庭、个人各方都去用心维护,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提供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服务与支持,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素养,形成“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促进民办高校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保障学生未来能够健康成长、成才,成为为国家建设承担重任的人,成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廖友国,龚琛琛,许世梅,等.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心理健康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

34(10):74-81.

[2]赵海霞,吴娟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基于CSSCI(1998—2018)来源期刊的图谱呈现[J].新余学院学报,2020,25(6):91-98.

[3]徐珩.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4]刘明慧.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6):16-17,38.

[5]陈微,熊远来.优弱并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4):88-92.

[6]刘翠英.民办高校近十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5):77-80.

[7]周涛.民办本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基于SCL-90的十年调研分析[J].文化学刊,2020(2):

145-149.

[8]杜红玉,陆源龙.广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8(5):77-81,86.

[9]陶婉.精准扶贫与心理健康:探索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新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8):24-29.

[10]余乐.民办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J].科教导刊,2020(34):179-180.

[11]李婷婷.民办高校大学就业心理压力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6):46-47.

[12]龚霞光,文福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及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3(1):85-91.

[13]秦海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11-14.

[14]梁悦.四川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异常者的人口学研究及连续三年的横断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3):102-104.

[15]罗茜,彭乐林.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7):69-71.

[16]黄芬.浅谈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6(5):132-133.

[17]桑正.上海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18]于青秀.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治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7.

[19]白婧,和静,贾甜甜.父母教育观念和亲子关系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9(2):76-78.

[20]李荣荣.学生心理骨干在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7):47-4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