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表现力提升研究

2021-07-11许珂

大观 2021年5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

摘 要:职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就业方向的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就是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就业方向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艺术技能方面,必须掌握声乐演唱、钢琴基础、即兴伴奏、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声乐演唱对于幼师来说是重中之重的技能,给孩子们示范歌曲、表演以及给孩子们排练节目都需要用到声乐技能。要提高声乐技能,以及在示范中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孩子们的兴趣,都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文章分析了艺术表现力在声乐作品中的作用,并以小合唱《七只小猫》为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艺术表现力

一、声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按照特定的就业方向培养学生,是目标明确的专业院系,整个学习过程都具有“职业性”的特点。职业性是以工作实践需要为核心,它超越了学科知识的分割性,强调“工作世界”的整体性与知识应用的综合性。学前教育培养具备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在幼儿园、育儿园从事教学工作和保教工作的一线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或者其他相关学前机构的教学、研究型人才。

声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范唱,给孩子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声乐是带有艺术性的歌唱表演形式,它把音乐语言与科学的发声方法结合起来,塑造出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的音乐形象,使人感受到旋律的美好,仿佛看到了书中的故事,跟着故事情节一起律动。优美的歌声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更好地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使人不自觉地进入音乐情境中。换句话来说,声乐就是用人作为乐器,用带有旋律性的语言讲故事。声乐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能够熟悉各种声乐作品的风格,了解其内容,并具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满足工作中技能需求。

二、《七只小猫》儿歌歌唱分析

教师要通过在校声乐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控制气息,学会正确咬字吐字,声音连贯流畅,能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并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本文选取了一个儿童歌曲的案例《七只小猫》,分析怎样把情绪、表现力和歌曲的内容融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艺术作品。

《七只小猫》是一首比利时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故事是这样的:邻居家的猫妈妈生下来七只小猫,每一只猫都有不同的特点,有公猫,有母猫,有的胆小,有的太瘦,有的太胖,有的又特别调皮,最后又表达了感叹,每一只猫都很奇怪,太奇怪。歌词如下:鲁斯阿姨家的猫妈妈生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只小猫,七只小猫。鲁斯阿姨家的猫妈妈生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只小猫,七只小猫。第一只是个公猫,第二只是个母猫,第三只躲着不出来,第四只不在家,第五只长得太瘦,第六只又太肥,第七只小猫咬断了另外一只猫的腿。哦喂奇怪奇怪奇怪太奇怪!哦喂奇怪奇怪太奇怪。

这首作品在视唱之初,就有了非常具体的音乐形象,笔者在读到歌词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七只小猫的活泼可爱,画面感扑面而来。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很有代入感的作品,随即让学生们加强练习,想把它变成一首音乐表演作品,而不仅仅作为视唱、作为普通的儿童歌曲去练习。在带领学生练习的时候,笔者将教学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给作品分句、分段,了解歌曲的框架结构,熟悉歌曲的段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句法、分析和声、知道换气的位置并建立歌唱性,对作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讲述的故事。这首作品一共分为四个句子:第一个句子四小节,是在描述事件,鲁斯阿姨家生了七只小猫;第二个句子是重复第一个乐句,也是四小节,但是旋律上稍微做了变化,起音的音高不同了,第二句变成了低音5,听觉上有了婉转、迂回的效果,仍然是在重复诉说事件,加强这个故事的印象,给表演预留了空间;第三句八小节,这八小节分别描述了七只小猫的特点,如公、母、胖、瘦、胆小、调皮等,这些词汇使人比较容易想象到小猫的样子,对于小朋友来说,直观、具体、理解性强;第四句四小节,描述了作者的感受,猫咪有着各种不同的造型,这些猫咪太奇怪了。整首作品的歌词俏皮、活泼,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共鸣。

第二阶段:视唱练习,熟练唱出旋律,并能够加上歌词演唱。这首作品的节奏不复杂,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居多,十六分音符极少,只有一处,这种节奏型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在诉说、说话,就像平时的聊天一样亲切,由于节奏不复杂,所以更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让人记忆深刻。从旋律上来说,大多都是级进节奏,个别地方出现跳进、大跳,就像平地起高楼,对比强烈,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更容易做文章。在这个阶段,笔者会让学生反复朗读歌词,让学生描述在歌词中看到的画面,这就是笔者平时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画面感”,画面越具体形象越好。笔者会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脑海中的画面细节,这有助于学生进入情境,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

第三阶段:处理歌曲的表情,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个阶段就是需要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在有需要的、适当的地方加入抑扬顿挫、渐快渐慢,处理自己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等。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歌词是相同的,旋律总体也是相似的,學生在唱前两句的时候,容易把起音唱成一样的,都唱成了1,这样的话就没有高低迂回的感觉了。第二句的低音5,每遍在唱的时候,都要特别强调是低音5,用钢琴反复纠正,让学生找到音高的不同,并进行对比。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在音高的训练上面,会显得比较吃力,这时老师需要用一些通俗的词汇来进行引导,比如声音“低沉”一些,可以再“厚重”一些,用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音调的高低。前两句歌词都是在叙事,我们可以用力度差不多的音量去唱,主要把握好“讲”的感觉,交代清楚故事就可以了。

在第三句中,我们可以将力度的变化表现出来,要表现出来明显的强弱对比,这样乐句才会生动起来。比如“第一只是个公猫,第二只是个母猫”,这个小句子可以用pp的力度来唱,这里笔者告诉学生们,这句要悄悄地说,别把小猫给吓跑了。“第三只躲着不出来,第四只不在家”力度可以从pp到f,慢慢张扬起来,让小猫咪一激灵,把耳朵竖起来,听听你们说什么。由于这四个小节有了力度的变化,唱起来愈发生动、俏皮、可爱。后面四小节“第五只长得太瘦,第六只又太肥,第七只小猫咬断了另外一只猫的腿”,旋律和第三句的前四小节旋律一样,在力度上也可以做一样的处理,整个第三大句八小节,就有了两次从pp到f的变化,学生们唱的时候兴致也比较高,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强弱,让学生们更理解了故事的发展,更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第四句的歌词“哦喂奇怪奇怪奇怪太奇怪!哦喂奇怪奇怪太奇怪”主要是感叹,表达一种感受,需要引导学生“奇怪”是什么感受,小猫咪怎么奇怪了?你为什么觉得奇怪?怎么样把奇怪的感受唱出来,需要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肢体动作去表现“奇怪”?只有把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展现出来,音乐才会真实、才会吸引观众。在“太奇怪”这个句子中,最后三个音是跳进,音域跨度相对来说变大了,而且歌词也是一个句子的结尾,这个地方可以做一些文章,在高音1上面我们做了自由延长,充分表达奇怪的感受,延长可伴随渐慢rit、渐弱dim同时进行,这句的感受表达尽兴了以后,收掉气息,下一句回原速a tempo,整句力度用f收尾,给人干脆利落、刚强有力的感觉,整首作品结束。

把这首作品整个唱下来的学生们都很兴奋,加入一些强弱快慢的变化以后,歌曲变得更为有趣,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进去,越唱表现力越丰富。所以歌唱重要的就是“以情带声”,情绪有了,声音自然生动、真实。有了质的进步以后,笔者又有了新的想法,可以加上动作、队形,来让歌曲更丰富起来,对于观众来说这首音乐就更具体,观众更容易感受到故事情节,激起了观众模仿表演的欲望,能够有效地调动观众的情绪。就这样,笔者把《七只小猫》变成了小合唱,所以有了第四阶段的教学。

第四阶段:排练动作、队形,使之更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提高其表现力。由于儿童歌曲比较短小,整个歌曲唱下来不到一分钟,作为小合唱来说短了一些,所以我们把歌曲反复三遍,以增加表演时长,同时可以加入更多的表演元素。动作设计可以参考歌词,比如“公猫”这句,我们可以用上肢做一个展现力量的动作,来体现公猫的特征,动作一定要有力度,不能软绵绵的;唱到“母猫”这句的时候,学生做了一个提裙子的动作,和“公猫”形成了对比,小猫的形象一下就让人记忆深刻;唱到“躲着不出来”这句,学生做了半蹲抱臂的动作,表现出小猫“躲”的情景;唱到“长得太瘦”的地方,学生们用吸肚子的动作来体现瘦;“第六只又太肥”,学生们又用了肚子变大的动作,使之与瘦形成强烈的对比。动作做出来了以后,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表现力,音乐从抽象的旋律变成了具体的动作,动作能够帮助歌唱情緒的输出,表现力自然就被带动了。

在队形上,歌唱重复三遍,走三个位置,队形上需要有高低的变化、前后的变化、疏密的变化,这样在视觉上才能有对比、有层次。第一段的队形是个半圆,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展现出来,这一段大家就是好好唱歌,把歌曲旋律、内容交代清楚,让观众形成一个初步的音乐印象。第二段依旧在半圆的队形上演唱,这一段在演唱的同时,加入了动作,并根据不同的乐句,做不同的动作。举个例子,唱到“第一只是个公猫”的时候,左半边半圆的左起第二、三、四位同学做动作,唱到“第二只是个母猫”的时候,右半边半圆左起的第三、四、五位同学做动作,这样安排形成了错落的层次感。第三段的队形跟随间奏走成了正方形,前两句八小节是大家一起唱,唱到“第一只是个公猫”时,第一排做动作,做完全部蹲下,露出第二排的同学,第二排的同学在唱“第二只是个母猫”的时候,做动作,做完全部蹲下,露出第三排的同学,以此类推,直到露出最后一排的同学,大家把最后一句唱完,全体站起来。第三段的队形设计呈现了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感觉。最后自由延长结束后,还有一个结束句,结束句所有人集中在舞台中间,前排蹲下,后排依次高出,能够把脸露出来,这个队形想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大家庭的感觉,鲁斯阿姨和七只小猫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大家庭,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整个班级的同学也因为排练的原因,变得更为团结友爱,也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通过对表情、肢体动作、队形的处理,学生在演唱《七只小猫》的时候变得更为自信、更有活力、更愿意展现自己,其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七只小猫》案例中,提升艺术表现力的教学阶段,主要是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也是我们花时间最长的阶段。一首作品在学会唱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作品唱得更形象、更深入人心、更打动观众,所以光靠把旋律唱出来是无法吸引观众的,一定要有较强的表现力才能提升整个作品的艺术水准。学前教育的学生都是零基础进校,接触音乐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在一开始需要做一些表情和动作的时候,会怯场、会害羞,不敢做,怕别人“笑话”。这个时候,需要有教师的强有力示范,让学生感受到夸张的艺术表现力在处理作品时的作用,长期给学生艺术表现力上的熏陶,他们的胆子也会慢慢变大,从模仿教师开始,到后面可以自己发自内心地演绎作品。艺术表现力是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灌输“艺术表现力”这个概念,让学生明确音乐作品一定需要通过艺术表现力去演绎,需要夸张的情绪处理。教师要慢慢地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学会酝酿自己的情绪,投入自己的情感。

三、结语

声乐教学,教师应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慢慢掌握在声乐中融合艺术表现力的方法,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声乐综合素养。加强学生艺术表现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声乐专业技术。在声乐学习中,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具备良好的声乐演唱技巧,就能够更自信地展示自己,那么艺术表现力也能快速提高。反过来说,艺术表现力的增强,对于更好地研究声乐演唱技巧、钻研声乐演唱技术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婷琳.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J].江苏高教,2020(5):119-124.

[2]宋洁.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2):156-157,160.

[3]程美华.探索高职高专“声乐基础与儿歌表演唱”的艺术表现力[J].大众文艺,2020(9):243-244.

[4]王晓亮.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分析[J].艺术品鉴,2018(15):282-283.

[5]彭迎春.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方法[J].北方音乐,2018(21):219,221.

[6]娄洋.浅谈萨克斯管在电子音乐中的艺术表现力:以《巴山夜雨》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1):134-138.

作者简介:

许珂,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力学前教育专业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途径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打击乐和音乐撼人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