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建设及实践研究

2021-07-09徐晓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高职院校

[摘 要] 朋辈心理互助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形式,能够更有效地帮助高职生梳理心理问题,达到自助者助人、以人育人的教育目标。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得出基于朋辈互助关系的心理咨询在高职生心理问题现实解决处理中可以发挥较大的积极效用。研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整体数量有所下降,團队成员表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增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但在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思后认为在师资、培训形式、宣传力度、活动反馈的方面有待改进和解决。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朋辈互助;心理问题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高职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建设研究”(Y201942599)

[作者简介] 徐晓莹(1986—),女,浙江金华人,教育学硕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185-04      [收稿日期] 2021-01-20

一、朋辈心理互助的内涵及意义

(一)朋辈心理互助的内涵

“朋辈”是指年龄相仿、具有相同志向和需求的群体。格雷和霆多尔在1978年时提出朋辈心理咨询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由非专业工作者为需要帮助者提供人际关系帮助。马歇尔进一步提出朋辈心理互助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非专业人员经过选拔和培训,在督导下为年龄相仿的受助者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人际帮助。朋辈心理互助的内容得到延伸和扩展,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团队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活动,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起到重要作用[1]。

(二)高职朋辈心理互助的意义

1.迎合高职生的心理需求特点。因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学生相较本科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其中学习焦虑、人际敏感、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最为普遍;高职生相较本科生抗挫能力较差,现实感弱,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许多学生由于心理困惑没有被及时发现,未得到积极的心理干预,最终衍生出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有退学的情况。高职生对人际交往需求较高,渴望得到关心和安慰,但是在外界压力下约30%的高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大多数问题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便可解决。通过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可以充分满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诉求。

2.容易被高职生所接受。高职生相较本科生缺乏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许多高职生受传统认识的影响,会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主观上存在抗拒情绪。且传统的心理教育只在课堂中开展,无法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具有相对局限性,部分学生也比较抗拒教师的关注。通过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辅导员以朋友的身份与受助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在任何舒适的场所开展且更具私密性,能更好地帮助其排解心理困惑,激发受助对象自身的积极心理因素,达到更好的心理辅导效果。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许多高校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辅导方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都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失的问题,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效果。通过挖掘、培训具有自主意愿的学生,使其成为一名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补充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有助于发挥高职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参与性、能动性、自我教育和管理作用,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2]。

二、高职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组建

(一)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高职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能够有效开展相关工作,不可忽视为组织构建及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职生朋辈心理互助团队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二级学院学工办领导、辅导员教师以及学生等多方主体的支持和认同。在围绕朋辈心理互助团队建设宗旨的基础上,构建详细的规章制度,确定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性质、结构、责任和义务,并将其工作开展计划落实到相关制度中[3]。在实际操作中,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建设由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发起,经过学校领导审批,建立支持团队组建的相关制度,并对学校现有制度进行调整,包括财务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等,从而为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组建及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制度细节上,明确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组织归属,确定指导教师及工作量。针对团队运行过程中的成员招募、选拔、培训、考核等活动,也有具体的实施细节,然后通过学生会、班会等途径,进行心理互助团队宣传,从而使这支特殊的团队能够得到全校师生的了解和认可[4]。

(二)团队结构

在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具体组建过程中,首先制定明确的成员招募和选拔流程,积极建设团队文化,让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的精神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进入团队,参与到团队活动过程中,将团队文化的核心内容设定为“关爱自己、关心他人、互帮互助、收获成长”。在统一的精神理念引领下,确保朋辈心理互助团队上下步调一致,更加高效地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在朋辈心理互助团队结构设计方面,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制,学校和学院朋辈心理互助团队是核心,重点培养一批组织能力较强、工作热情高、善于学习和沟通的学生,使其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员示范标兵。在学校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学院学工办的领导下,统筹全校和全院朋辈心理互助活动的开展。班级朋辈心理互助团队主要吸收班级成员,负责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具体工作。无论是学校、学院团队还是班级团队,均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组织培训、选拔和考核的组建方式,确保团队成员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力。学校心理互助团队的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班级团队由至少两名朋辈心理辅导员组成,男、女生至少各一名,方便日常工作的开展[5]。

(三)成员选择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高职院校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