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任务及体系构建

2021-07-09仲稳山鲁学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0期
关键词:院校心理大学生

仲稳山 鲁学军

[摘 要] 为了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及相关行业输送合格的、高级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把培养思维的创新性、提高情绪的稳定性、锻炼意志的坚忍性、增强人际的合作性、提升自我的同一性等内容作为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重视目前大学生心理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导向错位、发展性心理辅导被忽视、课程教学与考核模式被误用、宿舍人际心理问题被轻视、群体中的隐性范式被忽视等问题,从分层构建工作组织、设置工作阶段与内容、选择工作途径与方法等方面重新建构大学生心理发展体系。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学生发展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阳光学工体系建构与实践”(2019JSJG001);2019年度泰州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基于‘学用结合理念的‘阳光学工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构”(2019RCPYA02);2020年度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立项课题“轻中度抑郁症大学生的心理康复研究”

[作者简介] 仲稳山(1965—),男,江苏泰州人,硕士,泰州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临床与咨询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鲁学军(1966—),男,江苏扬州人,法学硕士,泰州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2-12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从低级功能向高级功能发展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衡量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是否成熟的两个指标:一是有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我概念和稳定的个性;二是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身份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没有正确的认识。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并没有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工作,导致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难以达到相应的成熟水平。本课题组结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就业指向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并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体系。

一、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国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的美国,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包括:(1)哈维格斯特(1953年)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发展任务包括:接受个人的体型和性别角色;与年龄相近的异性和同性建立新的关系;情绪上不再依赖父母和其他成人;树立经济上独立的自信态度;选择职业并做好就业准备;发展行使公民权利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发展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准备适应婚姻和家庭生活;将自我价值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2)爱利克·埃里克森(1958年)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核心任务。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大学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应该包括确立自我意识、确定自我角色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3)亚瑟·齐克林(1969年)提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包括7个要素,其中前3个要素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后4个要素则是针对高年级学生。(4)罗格温斯顿等人将大学生的发展任务分为11个发展维度,其中有4个维度是心理发展任务,即:情绪自主、人际自主、朋辈关系和包容能力[1]。

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直没有能够形成系统的、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观点[2]。只有崔景贵在2007年撰文提出过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学做健康和谐的“心理人”、学做精神富有的“中国人”和学做人格健全的“現代人”[3]。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从办学层次和功能定位来看,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具有人才培养的技术性、科学研究的应用性、社会服务的大众性及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的特征[4],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就被赋予了“地方性”和“技术性”的特色。其中,地方性要求高校培养能够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的本科生,而不是为国外大学培养留学预科生,或者为国内其他研究型高校培养准研究生;技术性要求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高级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他们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高超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和行业的技术革新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地方性”和“技术性”的特色,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应该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培养思维的创新性。通过创新思维,能够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处于国际环境变幻莫测的新时代,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技术的创新前提则是思维的创新,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建设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2.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大学生的情绪反应与中学生相比,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的调节和控制,但与成年人比较,还显得动荡多变,具有显著的两极性和不稳定性。事实上,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继续考研升学的比例较小,绝大多数人毕业后将直接进入企事业单位,承担起各种成年人的工作任务。成人化的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具有成人化的情绪反应,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比研究型高校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3.锻炼意志的坚忍性。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一般既有坚强的一面也可能伴随着软弱的一面。就某一种品质而言,多数大学生既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而且常常会处在意志的冲突、选择之中,冲突的结果是哪种品质特征占优势,意志就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将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肩负着企业和行业创新发展的重任,而创新会伴随着失败,因此,培养锻炼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尤其是意志的坚忍性,可以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不怕失败,敢于尝试的科技人才储备队伍。

猜你喜欢

院校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