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忘那________

2021-07-09邓静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静默桂花树外婆家

邓静

【文题亮相】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人、事、物、景让我们难忘,它们温暖了我们的心灵,陪伴我们度过那些美好的时光。请将“难忘那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围绕线索展开故事或画面;(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在平凡的人、事、物、景中融入特殊的意义、想象和情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病文在线】

难忘那桂花树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不知道是谁种下的,或许是外公,或许是外婆。①

桂花树是常绿树,我很喜欢看它那绿得可爱的叶子。桂花叶子上的叶脉煞是有趣,有的像一根手指,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头驯鹿,有的像一座房子……千姿百态,令人百看不厌。

树不算很高,所以我小的时候常常爬到树上摘桂花,然后央求着外婆给我做桂花糕。②众所周知,桂花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它的香味了。那香味真是无法形容,似香熏,却比香熏要清淡得多;如香水,却少了香水的那份俗气,使我不得不喜欢它。

上了小学后,每到桂花飘香的时节,我就喜欢摇晃树干,看着一朵朵桂花从树上落下,那场景,别提多美丽了。

桂花雨过后,从屋里找来一个小袋子,把较为完整的桂花收入其中。到了傍晚洗澡的时候,从布袋中掏出几把桂花,扔进澡盆里,这样,我就可以在澡房多待上十分钟了,洗完后,浑身香喷喷的。

前几年,舅舅将那棵桂花树连同家门口的枇杷树一起砍掉了。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砍树,妈妈说她也不清楚。就这样,舅舅砍掉了树的芬芳,也砍掉了我的快乐。③

现在,外婆家门口也有一棵桂花树,只是它不像以前的那棵能开满一树的桂花。外婆也因为年纪大了,近年来较少下地种菜,家里的田地大多是姨妈们在打理。④

现在,每当看到路旁盛开的一树树桂花,每当闻到桂花那清幽的香味,我就会想到从前外婆家院子里的那棵开满了花的桂花树。⑤

①不仅要交代有什么,更要交代“我”与树的关系,这里写得过于简略。

②桂花树是“我”的难忘之物,与树相伴的快乐时光应该详写,需用生动鲜活的画面绘声绘色地予以呈现,既展现美感,也让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③淡淡的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这里需要写出“我”更多的动作和心理细节。

④故事继续发展,这里应交代“我”对新种的树有什么感情?外婆与这棵新树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人与树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否则后面两句“外婆也因为年纪大了,近年来较少下地种菜,家里的田地大多是姨妈们在打理”便游离于树之外,线索就不清晰了。

⑤结尾需深入挖掘“我”为什么会“想到”从前的桂花树、它带给“我”哪些美好的记忆,要写出真情实感。

病情分析

1.只重视叙述情节而忽略描写画面,缺少生动的描述,无法让人共情。

2.在情節变化发展处缺乏对“我”的动作、表情及心理反应的描述。

3.缺乏线索意识。纵观全文,桂花树应为线索,应贯串全文所有的人物活动画面,结尾也应扣住桂花树展开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但很明显,外婆的活动游离于线索“桂花树”,需进一步写出“我”、外婆和桂花树之间的联系,把树升华为传情的道具,这样,习作主题才更鲜明。

【化蝶之作】

难忘那桂花树

◎卢慧婷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不知道是谁种下的,或许是外公,或许是外婆。自打我记事起,那棵树就站立在院子的一角,陪伴我长大,给我带来快乐和期盼。(补上树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期盼,为后面详细展开故事画面作铺垫。)

树不算很高,所以小的时候我常常爬到树上摘桂花,后来上了小学,每到桂花飘香的时节,我就喜欢摇树。一朵朵小小的鹅黄色的桂花从树上纷纷落下,如雨点般,伴随着阵阵馥郁的香气,正在采蜜的小蜜蜂们也被惊得飞起,“下雨啦!下桂花雨啦!”我一边摇一边开心地喊着。(从视觉、嗅觉等角度对桂花雨展开描写,写出了诗意和情趣)等到落花在地上铺了一层薄毯后,我就从屋里找来一个小布袋子,把较完整的桂花收进去。到了傍晚,洗澡的时候,抓上几把桂花扔进澡盆,那水就飘着桂花香气,浮在水面的桂花像一个个小小的花船,有趣极了。(写出用桂花沐浴的趣味,正因为桂花渗透到“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后面桂花的消失才会让人念念不忘)就这样,我每次都想在澡房里多待一会儿。

前几年,舅舅将院子里的桂花树连同家门口的那棵枇杷树一起砍掉了。回到外婆家,望着空空的院子,我很失落,便问妈妈:“舅舅为什么要砍树?”妈妈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她也不清楚。(加上砍树后“我”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写出了树对“我”的重要意义)舅舅砍掉了树的芬芳,也砍掉了我对快乐时光的期盼。(两个“砍”字,一实一虚,后面的“砍”,是砍去“我”对快乐时光的期盼,更让人难过、绝望。)

现在,外婆家前重新栽上了一棵桂花树,只是它不像以前那棵,年年会绽放一树芬芳的花朵。它披着深绿的外衣,像一个沉默寡言的老者,只有在春天冒出一些紫红色的嫩叶时,才有了一丝欢颜。(加上对新树的描写,既与从前的树形成对比,勾起“我”的难忘之情;也与外婆相比拟,让树的内涵和形象更丰满)外婆渐渐老了,近年来她较少下地种菜,家里的田地大多是姨妈们在打理。她终日静默地陪伴着这棵不开花的桂花树。偶尔,我会陪外婆一起闲坐在桂花树下,遥忆着童年那棵花影娑婆的桂花树。(人物活动有了树作背景,更耐人寻味。那棵树消失后,“我”的心情是静默的,外婆院子里的气氛是静默的,人物也是静默的,意境相当和谐。)

现在,每当看到路旁的桂花盛开,每当金秋时节闻到桂花的香气,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外婆家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开满一树粉黄的小花朵,在风中簌簌飘落,落在我手心,落在我心田,甜蜜又酸楚,像外婆的爱,细密,朴实,灿烂。(扣住“桂花树”来抒情,以落花写出“我”伤感的思绪,主题呈现更鲜明。)

(广西柳州市柳江拉堡中学七年级)

案例总结

升格后的作文有以下亮点:

1.叙述与描写相结合。有起伏变化的情节,也有唯美动人的画面。习作交代了“我”与桂花树的故事,呈现生活的变迁以及带来的忧伤与怀想;生动描写了“我”与芳香四溢的桂花树相伴的画面,尤其是在美毁灭之后,那种痛楚和思念让人共鸣。

2.线索清晰。用“桂花树”串联起一个个散发着甜蜜和忧伤的生活画面。小作者以“桂花树”为线索,写了与树相伴的快乐、树消失后的惆怅、新树的静默陪伴等一系列发展变化,串起了两代人的生活面貌。

3.结尾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以实物为线索时,需注意结尾要扣住实物特点来抒情议论,以“物性”写出“人性”。花落是诗意唯美的,也是忧伤的;“我”的心情是甜蜜的,也是酸楚的。花开是灿烂的、朴实的、细密的,外婆的爱也是灿烂的、朴实的、细密的,至此,树的内涵和形象就更丰满了。

猜你喜欢

静默桂花树外婆家
都柏林的静默行者
我在外婆家
世界不静默
回外婆家过年
预备,出发!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桂花树
去外婆家
种桂花树
以沉睡的姿态 行静默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