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台湾电影台北城市影像研究综述

2021-07-09李碧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200040

电影文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台北空间文化

李碧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40)

台湾电影常以“城市”为创作题材。银幕上以台北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结构,还是文化上的空间建构。从言情电影、台湾新电影到后新电影时期,台湾电影建构了不同时期、独特风格的都市文化景观。本世纪过去的20年,也是社会影像化与消费化的20年,电影也已成为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电影与城市的互动,成为当今影像社会的表征。因此本文聚焦新世纪台北城市影像,梳理相关研究文献。

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华艺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EBSCO、ProQuest、读秀搜索、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以“台湾电影”“台北电影”“城市电影”“文化地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得相关文献133篇。这些文献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中英文核心学术期刊。经筛选,共获得相关文章65篇,占文献总量的49%。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其中文学理论期刊3本、艺术理论期刊9本、综合社科期刊13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本,共计28本,全部属于人文社科类期刊);另一部分是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相关度较高的论文(其中艺术理论期刊5本、综合社科期刊3本,共计8本,全部属于人文社科类期刊)。

二是国内外高校的硕博学位论文。经检索与筛选,获得相关论文49篇,占37%。学科门类涵盖艺术学、文学、新闻传播学、建筑学和行销学。

三是专著。共19本,占14%。有些介于通俗与理论之间的书籍较难取舍,所选择的皆是对本文具有参考价值的书籍。其中电影史研究4本、电影理论研究6本、电影文化研究4本、文化地理研究3本、影人访谈集2本。

根据文献所涉及的主题领域,本文将之分为台湾电影文化与产业研究、城市电影理论研究、台北电影城市空间研究、台北城市电影创作研究四个方向。文化与产业研究涉及电影与城市文化、视觉文化、旅游观光行销的关系,也同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理论研究涉及三部分内容:电影相关的城市研究、城市电影历史研究、城市电影美学研究。在空间研究中,关注空间理论、城市空间及其他空间对影像的塑造。最后的创作研究,是对代表导演和作品的探讨解读。

表1 各主题文献所占百分比(1)因每篇文献的研究内容不止某一类目,故文中各图表数据相加可能大于总数,百分比相加可能大于100%。

一、台湾电影文化与产业研究

这一部分文献分为四类:电影与城市的关系、文化地理学、视觉文化及传播、台湾电影产业。

(一)电影与城市的关系

电影与城市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因为它起始于电影,落脚于探讨城市的发展,其价值和意义已经远超艺术的范畴。早在20世纪20年代,城市交响乐电影的创作就在全球展开,这些作品采用不同的风格方法来表达城市建筑固有的形式美和人们富有节奏的生活,将音乐的力量转化为视觉媒介。相关研究成果如Ori Levin的《城市交响乐电影的电影时间:时间管理、体验性时长与身体脉动》认为在今天,城市电影用其价值与意义反哺城市。Mazumdar Ranjani的《都市寓言:孟买电影之城(1970—2000)》认为在政治气候中,电影中的城市成为讨论国家、文化真实性和全球化的场域,使得电影文本深入渗透当代城市问题。中国学者也较为关注电影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如陈晓云的《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认为,城市电影不仅记录和反映现代城市生活,而且影响并塑造以现代城市为标志的新文化空间和社会关系。

(二)文化地理学

英国学者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从地理角度研究文化,着重研究文化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的。而相较于传统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不限于客观地理空间维度,还指向特定的文化表征。台湾当代的“在地文化”缘于台湾地区独特的历史政治背景,这在论述在地性、身份认同等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中均有提及,如张燕的《“后海角时期”台湾电影新锐导演创作:在地文化、商业自觉》、刘骋的《论台湾新新电影中的在地文化空间》。除却在地文化,文化地理学对城市电影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如陈晓云的《城市空间的多重言说——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的视觉建构与文化想象》认为,城市的表达更关乎空间,因此将城市电影的研究重点引向空间,已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电影视觉表达和文化想象的主要内容。但将运用文化地理学研究城市电影的重点引向空间研究,这无疑在研究初始给自身设限。

(三)视觉文化及传播

罗岗、顾铮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认为,视觉文化打开了一个完整的互文世界,电影、建筑或城市环境的关系在互动中不断增生。视觉文化包含对“语言地景”的研究,如万宗纶的《差异的召唤:从语言地景的栖地隐喻:谈台北市都市空间的日常观看》透过语言生态学的取径,指出台北市都会语言地景对于特定群体会产生在地景意义上的影响。

城市视觉文化传播的文献较少,为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周夏的《城市形象传播中城市地方感的媒介呈现研究》使用媒介研究的方法,分析城市元素如何传播城市和城市网络的形象。余琪的《空间的再现:后现代状况中的城市设计与电影》关注媒介传播中的电影和空间,讨论电影和空间作为媒介的特征。

(四)台湾电影产业

台湾电影产业研究具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电影观光意象,一类是电影城市行销,一类是政府政策对电影的辅助。

较之单纯电影研究的局限,社会科学与电影结合的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如郑明辉的《绘本下的城市书写再现台北城市博物馆的设计操作》运用电影观光对城市景观重塑的研究思路,探讨当电影观光变成再现手段时,影像空间如何被架构成真实空间。观光意象具备较大影响力,如Fuwei Chen、Christopher Mele的《由电影引发的台北市朝圣与文化遗产之争》探讨电影观光意象如何创造朝圣之旅,反过来又如何影响和改变了当地居民、保护主义者和政府机构之间关于遗产意义的长期政治斗争。

电影城市行销研究的文献涉及较多的主题有:台北城市景观、城市形象行销、城市电影的解构分析、社会文化地理学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这些研究成果,多在奉行消费主义的当下,论述电影市场与旅游观光市场的繁荣,然而可能带来的不健康影响却少有涉及。有文章基于行销学科理论,如颜佐蓁的《电影中观光地点置入对观赏者目的地印象影响之研究》注视置入性行销的道德议题,探讨电影观众在观影之后,能否被唤起对城市地景的知觉与情感印象。又如吴怡蓉的《〈艋舺〉,行销了“谁”的艋舺?》分析电影对历史城区的影像再造脱离历史文化真实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相比台湾地区,新西兰有更繁荣的电影旅游观光市场,新西兰学者Diego Bonelli的《“出售创意城市”:新自由主义时期的惠灵顿旅游电影》将这一繁荣比作“出售创意城市”,更加强调电影对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这对台湾电影,是一个发展文化创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政府政策对电影辅助的研究多与城市行销被一同提及,政策对电影的帮扶,暗含助力城市发展的期望。如黄淑玲的《地点置入:地方政府影视观光政策的分析》采取传播批判观点,提出“地点置入”的概念,分析政府置入性行销、其制度化过程,以及影视内容与产制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的潮流中,好莱坞电影席卷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为了应对好莱坞的侵袭和保护本土电影,台湾和香港电影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Chen Ying Fen的《当代台湾和香港泛华人电影的都市主义》以高雄、台北、香港三个城市为例,探讨当地政府的电影赞助对电影旅游、城市营销、地方主义等带来的问题,揭示城市与电影行业之间的复杂关系。

表2 “文化与产业研究”各主题文献所占百分比

二、城市电影理论研究

这一部分文献分为三类:与电影相关的城市研究、城市电影历史研究、城市电影美学研究。

(一)与电影相关的城市研究

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城市理论研究、城市想象研究。

正是成熟的社会学科背景,为城市题材电影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但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基于现有的城市理论,有学者提出并论证了城市理论中较为崭新的内容,如吴绍安、吴静吉的《发展电影创意城乡衡量工具——以宜兰为试探对象》提出了“创意城市”的概念;孙绍谊的《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将城市全球化作为理论背景,讨论电影与现代/后现代城市的关系。

城市想象研究经历了众多发展阶段,亦有各种不同的想象范式,如陈映芳在《城市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列举出各种城市想象范式,并提出这些范式也潜在于中国学者社会研究的问题意识及其理论范式中。关于城市想象的研究方法,学者多以空间和身体为论述的基本视角,如陈晓云的《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此书导论部分阐述了较为完整的研究动机、综述和方法,视觉文化、文化地理等学科理论也为探讨城市电影的空间建构提供了理论参照。

(二)城市电影历史研究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新世纪台湾电影发展史、台北城市想象研究史。

新世纪台湾电影发展史的文献皆为专著且文献较少,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如徐乐眉的《百年台湾电影史》,此书第六章对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按照类型划分来梳理阐释,表达台湾电影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语境,在作品研究过程中发现,城市电影与其他电影类型融合的现象广泛存在。针对内地学者提出的“新都市电影”概念,付李琢在《“都市表意中的‘离乡’与‘归本’——大陆‘新都市电影’与台湾当代都市题材电影比较研究”》一文中将其与台湾当代都市题材电影进行了比较研究。黄钟军的《欲望的都市与现代性的反思——台湾电影中的城市写作辩证分析》总结了从20世纪50年代台语片至今的台北城市想象研究历史。

(三)城市电影美学研究

此部分文献较多且涉及面广泛,可分为四类:城市题材电影中的影像真实、城市题材电影的观看模式、城市题材电影中的后殖民主义、城市题材电影中的后现代性。

关于影像真实/视觉再现的研究,主要是以巴赞等人的美学理论为基点,阐述城市电影的写实性以及影像何以再现城市,如王志弘的《影像城市与都市意义的文化生产:〈台北画刊〉之分析》指出学术界有关“城市与视觉再现”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整合了表现和真实、凝视权力和视觉监控以及主体和身份认同等主题。江凌青的《从媒介到建筑:杨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来呈现〈一一〉里的台北》运用巴赞的美学理论分析杨德昌是如何运用摄影机来再现台北的。

关于观看模式的研究,可分为两个主题:一类是结合本雅明美学理论,研究观看模式对电影艺术中城市呈现的影响。如曾佳婕的《透明迷宫:电影〈玩乐时光〉中的观看模式与城市经验》指出现代人必须应对都市意象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涌入过剩所带来的晕眩迷惑。一类是分析观察城市的视角。如张英进在《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中第三章,提出了俯视、平视和仰视这三种运用摄影机观察城市的角度及其象征意义。

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后殖民理论是台湾电影研究中绕不开的论题。日据时代的遗留根深蒂固,在后新电影时期,台湾地区对日本的殖民史情结被重新审视和美化。冯品佳的《拆一个家:〈一一〉中的国/家族传奇》研究了杨德昌电影中的日本元素,并由跨国与后殖民的脉络检验电影中的家/国族建构。后殖民主义在新世代台湾电影中有了新的呈现。如王雁的《论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观之变迁》指出,后殖民理论衍生出来的关于族群、跨文化、本土现代性、身份等命题在台湾新电影之后,特别是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中已得到充分利用和证实。

21世纪,城市的后现代性在文艺研究中凸显。Sen Kanishka的《墨西哥城:电影、戏剧和短篇小说中支离破碎的欲望和边缘地带》通过对电影、戏剧等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分析,揭示了一系列建构城市“现实”的模式。罗岗、顾铮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中大卫·哈维《后现代电影中的时间与空间》一文,分析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影片,尤其关注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化和意义。台湾导演中,杨德昌和蔡明亮是城市后现代性的主要表达者。Jameson Fredric在《重绘台北地图》中强调杨德昌《恐怖分子》中的后现代特征,认为其电影在台湾之所以引起争议,多半是因他不以台湾身份作为关照主题或焦虑来源,而以全球视角来诊断城市问题。孙慰川在《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中第五章,以“在黑暗的河流上漂泊”为题,讨论蔡明亮的电影和其后现代性表达。

表3 “理论研究“各主题文献所占百分比

三、台北电影城市空间研究

台北电影城市空间研究的文献共计70篇,占据文献总量的53%,可见空间在研究电影城市呈现中的重要性与泛滥性。

(一)城市电影空间理论

对于城市电影空间理论的论述多围绕三位学者展开:列斐伏尔、凯文·林奇、福柯。DimendbergEdward的《黑色电影与城市空间》利用列斐伏尔在其1974年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提出的观点,以黑色电影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来阐释二战后美国生活中主要的空间特征和变化。借鉴法国理论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概念,有学者提出了“区域生产”理论,如孙嘉穗的《出版、地方与文化想象:魔戒故事的媒介空间与文化地景》以空间作为“解读”或“解码”,思考文化活动美学策略在社会空间的塑造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凯文·林奇提出“城市意象”的研究路径,将在下部分提及。福柯的“异托邦”概念认为空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人的具体活动及其关系构成的具体场所,空间是需要文化想象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如唐瑶的《城市文化与空间想象:中国电影北京形象研究(1979—2015)》阐释了福柯空间理论的研究路径。

(二)电影中的城市意象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类:城市意象、台北城市意象。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首次提出了城市物质形态的视觉感知理论,这对大规模城市设计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即“城市意象”的研究路径。关于城市意象的研究,还可以从环境及建筑设计学科分析,如余琪的《空间的再现:后现代状况中的城市设计与电影》指出了城市意象的原理和要素,分析了现有机制下建筑传播过程的媒介特征,并与电影进行了比较。杨子垒的《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顾名思义,是对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研究。

台北电影的城市意象研究分为两个主题:一是台北总体城市印象。如黄诗娴的《媒介景观: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研究(2000—2017年)》基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五种主要研究路径,对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构造了台北地景,颇为全面。胡延凯的《“叛逆小子”系列:蔡明亮都市青春片的台北乐章》展现了被后现代社会异化了的孤独台北。二是台北特有的城市意象。如宋恩仪的《双脚踩踏的变奏曲:台北市脚踏车族的移动经验与身体实践》专门研究了台北人喜爱的脚踏车,分析了脚踏车族感知行车空间的身体文本。张燕的《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台北爱情捷运”系列电影研究》探讨了多位新锐导演聚焦于地下空间以及重要标志性的都市意象,在现实性、想象性的爱情叙事中,艺术呈现出台北都市感性温情、梦想希望、更富在地精神的新都市意象。

(三)电影中的台北城市空间

这一部分的研究文献分为四类:城市空间、城市中的人、城市与乡村、私人空间。

城市空间研究沿袭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白凯的《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近10年的进展》研究在中国社会近10年中的城市空间的演进发展。刘娜、常宁的《影像再现与意义建构:城市空间的影视想象》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对城市影像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相关的城市影视在城市空间影像话语实践中如何再现城市实体的风貌。陈晓云的《街道、漫游者、城市空间及文化想象》指出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并不是实际地理空间的简单表现,而是指涉多重因素的文化建构,重点分析了街道作为城市空间元素的文化意指。

城市中的人是构成城市空间最鲜活的要素,这部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城市中最常见的群体:城市小市民、职场上班族等;一类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城市游民、漫游者等。如陈儒修在《穿越幽暗镜界——台湾电影百年思考》中第三章再现了都市漫游者和寂寞的群众。蔡敏秀的《台湾移工电影中的家、城市和第三空间:以〈我俩没有明天〉、〈娘惹滋味〉和〈台北星期天〉为例》直面前来都市务工的东南亚移民工,论证影像呈现空间实践的主体性,使电影媒介异于其他主流媒体对移民工的再现。一类是离开城市回到故乡的群体,这在很多以“治愈”为主题的台湾电影中常出现。

城市与乡村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两者的流动性是始终存在的,因此城市空间不是闭合而是流动的状态。林文淇的《乡村城市:侯孝贤与陈坤厚城市喜剧中的台北》研究了侯孝贤与陈坤厚的五部城市喜剧,指出两人在刻画台北都市时,最主要的特色就是体现“乡村城市”。与20世纪的台湾电影从农村到城市的写作相比,新台湾电影中的“逆向”叙事反映了全球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在地化和本土化在社会空间中的回归和兴起。如黄钟军的《乡关何处——新台湾电影中的空间流变》研究新台湾电影中呈现出从城市回到乡村的返乡叙事倾向,是新世纪的表征。

私人空间的狭义就是“家”,小空间所呈现的内容却很复杂。赖声川、杨德昌、蔡明亮等导演电影中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相互渗透,把台北描绘成一个精神和身体都濒临崩溃的城市,将城市的毁灭追溯到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界限的瓦解。这些电影承认了空间模糊性引发的焦虑,但也承认了阈值空间的潜力。张小虹的《台北慢动作:身体—城市的时间显微》用“慢动作”来形容蔡明亮的影片,以真实身体与真实空间的影像延宕了“家”的感知时间,有别于以往研究中蔡明亮之“家”的疏离寂寞。。

(四)电影中的台北其他空间

此类文献较难被集体定义,包括三类:政治空间、媒介空间、跨国空间。

台北政治空间多作为历史研究的背景论述。如黄诗娴的《戒严·解严·新世纪:台湾电影中政治地景的意象转变》探索台湾电影不同时期台北的政治景观形象,并探讨其与台湾历史经验、政治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指出21世纪以来电影中政治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媒介空间是跨学科研究的热点,结合传播学、建筑学等社会科学对电影展开研究。如江凌青的《从媒介到建筑:杨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来呈现〈一一〉里的台北》借由对城市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再现,传达杨德昌对当代影像媒介的思考,将电影学的研究视野扩充到媒介研究。

跨国空间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跨越国界的流动性延伸了台湾电影中的空间,文化全球主义浸入台湾文化的血液。Hu Brian的《世俗欲望:香港与台湾的全球主义与电影》跟踪全球主义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对电影的影响路径,探讨了全球主义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的不同表达。孙绍谊的《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还阐释了文化全球主义之中的“敌托邦城市”。陈盈芬的《观影之城——台湾香港电影狂热者建构的电影城市印象与转型》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末香港电影展现的全球城市典范,对日渐全球化的台湾电影可作为范式参考。

表4 “空间研究”各主题文献所占百分比

四、台北城市电影创作研究

创作研究文献共计20篇,仅占文献总量的15%,且多为杨德昌与蔡明亮导演创作研究。

(一)导演研究(2)由于本文以台湾电影为落脚点,强调地域性,因此台湾地区以外的电影人所拍摄的台北城市影像并不在本文之列。

导演研究文献分为四类:一是杨德昌导演研究。如李秀娟的《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杨德昌电影中的后设“新”台北》。二是蔡明亮导演研究。如张小虹《台北慢动作:身体—城市的时间显微》。三是其他导演研究。即没有形成固定的都市拍摄主题,但是在创作中常把城市作为重点的表达呈现,如侯孝贤、万人、虞戡平、陈国富、林正盛、易智言等电影导演。陈飞宝的《台湾电影史话》第七章、孙慰川的《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第五章等,都对这些导演的创作思想和特点展开了细致的论述。四是影人访谈集。如王昀燕的《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是作者对曾与杨德昌导演共事的创作群体的深度访谈录,以口述历史深入片场,是对杨德昌的形象和其电影思想的多方面还原,可以作为台湾电影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作品研究

大多数作品研究成果仅对电影文本进行解构分析,也有学者摆脱文本分析的真空环境,开展有温度的研究。如李纪舍的《台北电影再现的全球化空间政治:杨德昌的〈一一〉和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解读了这两部电影的空间政治。赖英泰的《二十一世纪初期台湾电影里的论述与认同——以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与〈赛德克巴莱〉为例》借由作品来检视台湾电影在21世纪初期所呈现的论述方式与认同方式的发展与转变。陈儒修在《穿越幽暗镜界——台湾电影百年思考》中的第二、三辑结合电影、文学和地景,提出跨学科的观点,同时涉及台湾社会中的性别、族裔、阶级和性取向等问题,可以展现新世纪台湾电影研究的崭新前景。林文淇、王玉燕主编的《台湾电影的声音》,书中文章来自《放映周报》的影评,采访者与电影导演对谈,反映出新世代台湾电影的创作轨迹与全貌。

表5 “创作研究”各主题文献所占百分比

结 语

城市与电影的互文研究由来已久。近百年来,人们透过城市的影像,来探讨城市人如何自处,以及如何与环境共处。台北立足于台湾岛中心,一面保有台湾文化的在地性,一面吸纳西方多元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与传统的历史研究、美学研究相比,空间研究是城市影像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本文中,台北电影城市空间研究的研究成果共计70篇,占据总量的53%,可见“空间”在研究城市影像中的重要性。

电影城市的研究范围已经从电影延伸至文化地理、媒介、行销、社会等领域。21世纪的前20年,人类见证了消费时代的飞速发展,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又作为营销产品出现在城市宣传的银幕上。电影市场与旅游市场的联动、地方政府的助推,合力为台湾电影产业的复兴添砖加瓦。而电影的商业成功与受众群体的扩大,又是城市意象得以传播的根源所在。

在21世纪迈入20年代的时间节点上,系统梳理过去20年间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具有美学与文化层面的双重意义。我们并不只是要探讨城市有什么,而是要探讨城市使什么成为可能。因此在传统的电影空间研究之外,引入以媒介研究、城市理论研究、文化地理研究、行销研究等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也是极为必要的,这也正是当前的研究薄弱点。

猜你喜欢

台北空间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谁远谁近?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台北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