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慢萎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5 例

2021-07-08徐丽仙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胃脘萎缩性胃炎

陈 希,徐丽仙

(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建德 311600)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病,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破坏致使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2]。西医治疗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临床以脾虚肝郁较为多见,治疗以健脾益胃、调畅气机为主要原则。本文观察了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自拟慢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18年 12 月— 2019 年 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49.27±6.86)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5.88±1.85)年。观察组75 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0.96±7.23)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1年,平均病程(5.51±1.98)年。2 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1)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17年制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3]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3)年龄超过30岁,病程超过6个月;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胃癌变或其他恶性肿瘤者;2)有药物禁忌或过敏者;3)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4)精神障碍者;5)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西药治疗,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5 mg/次,3次/d饭前口服;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予替硝唑片(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0.5 g/次,2 次/d口服;克拉霉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0.25 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慢萎汤治疗,汤方组成:柴胡10 g、枳壳15 g、香橼10 g、白芍10 g、党参15 g、人参6 g、白术12 g、茯苓 15 g、丹参20 g、莪术10 g、郁金 15 g、半夏10 g、陈皮 10 g、当归12 g、石斛15 g、麦门冬15 g、甘草 6 g,食积者加焦山楂12 g、焦神曲12 g;气虚者加黄芪15 g;胃脘疼痛者加延胡索6 g;胃脘痞满重者加厚朴10 g、砂仁6 g;恶心呕吐者加生姜6 g、旋复花(包煎)10 g;苔黄及有郁热者加黄连5 g、连翘10 g、蒲公英10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 组疗程均为8周。

2.2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标准进行评估。

2.3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方法,将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食少纳呆、胃中嘈杂等症状按无、轻、中、重4级赋分0、1、2、3分,计算总分为证候评分。2)病理组织学积分:依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7]分级评分法评分;3)随访半年,观察2 组患者复发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2 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 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分)

3.3 2 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愈23例,复发3例,复发率13.0%;观察组治愈27 例,复发1例,复发率3.7%;2 组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胃部动脉硬化、不良饮食习惯、血流量不足等因素均可造成胃固有腺体减少、胃黏膜屏障作用被破坏等[6]。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细胞一旦被肠化上皮细胞取代,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进一步发展可引发癌变[7]。现阶段西医常予以胃动力促进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病情易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8]。本病应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情志不畅、劳逸失度、外感侵袭(Hp感染)、素体脾虚、饮食不节等,肝郁脾虚为其主要病机。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辅以祛痰降逆,化瘀通络等以标本兼治。慢萎汤方剂中柴胡、枳壳、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宽胸消胀,白芍可养血敛阴柔肝;党参、人参、白术、茯苓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鼓舞清阳,燥湿利水;当归、石斛、麦门冬可补血养阴,生津益胃,消谷调中,厚肠胃;丹参、莪术、郁金祛瘀通络、行气止痛;陈皮、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消痞散结;甘草可益气补中、调和诸药。上述中药配伍共奏疏肝理气、健脾补中、化痰散结、祛瘀通络、滋阴养血、和胃降逆之功效。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以自拟中药慢萎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很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的病理损伤,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猜你喜欢

胃脘萎缩性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