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止痛愈骨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1-07-08王婷婷陶勇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消肿熏蒸活血

王 珍,王婷婷,陶勇军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丽水市中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下肢骨折属于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与建筑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下肢骨折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对于下肢骨折,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然而受到手术麻醉、手术创伤及术后肢体活动受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常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恢复。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对于降低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有很好的效果[2]。本文中笔者观察了自拟活血止痛愈骨汤熏蒸与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对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0~75岁,平均(62.2±1.5)岁;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干骨折8例、胫骨骨折6例。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1~74岁,平均(61.8±1.4)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股骨颈骨折16例、股骨干骨折7例、胫骨骨折7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标准 1)下肢闭合性骨折于本院由同组手术团队完成相应手术治疗者;2)年龄40~75岁;3)患者对本临床观察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加。

1.3 排除标准 多发性骨折、病理性骨折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合并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骨折术后常规消肿、止痛、预防感染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在术后应用活血止痛愈骨汤熏蒸。活血止痛愈骨汤基础方组成:乳香、没药各15 g,红花、赤药、当归、川芎、牛膝各20 g,伸筋草、透骨草各30 g,术后2周内加大黄、栀子各15 g,木瓜20 g,术后3~4周加自然铜、续断、五加皮、骨碎补、土鳖虫各20 g,日1剂,制剂室煎制后装袋,300 mL/袋,用时取1袋倒于盆中加温开水至2 000 mL,水温降至患者可以耐受将下肢置于支架进行熏蒸,完成熏蒸后进行下肢锻炼,每次熏蒸30 min,早晚各1次。2组疗程均为4周。

2.2 疗效标准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进行评估,该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

2.3 观察指标 1)疼痛、肿胀程度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肿胀程度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外伤性骨折症状分级量表”分为轻、中、重度分别记为2、4、6分[3];2)肢体功能评分(FMA)评价,选取下肢评分,分值0~34分,得分越高表示下肢功能越好;3)生活质量:通过SF-36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进行评价[5]。

2.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的比较(例)

3.2 治疗前、治疗2周后2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治疗2周后2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分)

3.3 治疗前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比较分)

3.4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下肢骨折术后初期,血脉受损,离经之血留滞,壅塞经脉,血脉不通,则患处及周围肿胀、疼痛,且瘀而发热,伤处可出现红肿;再者,骨折及手术造成经脉损伤,气滞血瘀又使得津液运行受阻,患肢周围水湿内停,造成患肢肿胀。针对此阶段病因病机,治疗当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笔者采用自拟活血止痛愈骨汤熏蒸联合康复治疗。该方基础方中川芎活血行气而止痛;红花活血散瘀止痛;赤芍凉血散瘀而止痛;当归养血活血;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牛膝逐瘀通经,引药、引血下行,同时有可强筋骨;透骨草祛风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伸筋草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笔者在患者术后初期加大黄破瘀通经、消肿止痛,同时可泻热;加栀子助大黄清泻郁热;木瓜祛湿消肿、舒筋活络。中期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此阶段治疗当以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笔者在基础方上加自然铜散瘀接骨;续断强筋骨、续折伤;五加皮祛湿、强筋骨;骨碎补续伤止痛、补肾强骨;地鳖虫破瘀血,续筋骨。且中药熏洗则可以通过蒸汽熏蒸使得局部皮温升高,药物经经络循环可以到达脏腑部位,达到疏通经络及调和气血的功效[6]。中药熏洗可扩张局部微小血管及加快血液循环,并通过热传递使得中药的有效成分快速渗透至皮肤,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均较疗前明显减低(P<0.05),采用康复加自拟活血止痛愈骨汤熏蒸疗法的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肿胀程度评分较对照组减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较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疗前均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自拟活血止痛愈骨汤熏蒸与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有助于更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肿胀,更好地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下肢骨折术后在常规康复治疗同时应用自拟活血止痛愈骨汤熏蒸,可显著地改善患者症状及促进下肢功能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消肿熏蒸活血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