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evit模型的算量方式对比研究

2021-07-08莫祖燕龙前朋陈旭彬王双贵熊凡博

贵州农机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二次开发插件工程量

莫祖燕,龙前朋,陈旭彬,王双贵,熊凡博

(贵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随着施工技术进步,工程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在施工全过程对于BIM技术的运用, BIM技术在工程算量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1]。结合BIM技术的算量工具对较为复杂且大型的建筑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列出具有造价信息的工程量清单,从而大大提高算量效率[2]。此外,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设计阶段能够对施工成本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和管理,能够降低10%~25%的成本[3]。

BIM技术正在高速迅猛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系统的集成技术包。假如处于上端的BIM模型无法顺畅接轨及运用于下端模型,这会对BIM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为了将BIM建模与工程造价的算量建模进行有机结合,使BIM技术能够为工程造价服务,并且应用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去,于是对BIM技术的分析比较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工程造价管理与现代BIM技术的结合点在于工程量的统计计算,算量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图形算量,而对于BIM应用的企业来说,基础工作仍然是模型的建立,如果可以将这两次建模合二为一,工作量会大幅度地减少,工作效率势必大大提高,这对企业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非常有利。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BIM平台中,Revit这一软件是受从业者喜爱和使用最为频繁的软件之一,它的功能是构筑建筑信息模型,即Revit能够给予建筑从业者更为丰富和快捷的帮助,例如对建筑的设计、筑造及维护。当前,以Revit软件构建出的模型为基础的算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Revit模型导出,再导入传统的建筑算量软件中计算工程量,另一种则是直接在二次开发后的Revit平台上实现工程算量。本文主要探究和讨论的问题是——以广联达算量软件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工程软件与二次开发后的Revit在工程算量方式上的比较与分析。

1 目前常用的基于Revit的BIM算量方式

1.1 基于Revi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算量插件

但就市场而论,在Revit平台上二次开发后得到很多应用的算量插件,其主要有新点比目云5D算量、isBIM算量、晨曦BIM算量、斯维尔算量等,这一类算量插件的基本功能差别不大。我们以新点比目云5D算量软件作为例子来讲,它首先通过模型映射功能,然后自动匹配Revit构件或族名称的关键字,将新建立的Revit模型构件或族与比目云中对应的构件库进行匹配,再对Revit构件或族套用清单定额做法,分析构件的扣减关系并汇总出模型工程量。这一类型的插件将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串联在了一起,包括建筑设计、概预算、进度计划、实际施工等,不需要再次进行转化工程量,能够高效便捷的实现“只使用一次模型”和“计量计价一体化”,也避免发生在多种算量软件之间导入导出模型而导致模型数据丢失的状况。因为算量插件都是在Revit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研制开发,所以使用时对计算机本身的配置要求较高,当建筑模型数据量大时,算量的速度会低于正常水平,这就是该算量方式的不足之处。

1.2 利用Revit插件的算量软件

利用Revit插件的算量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这种算量方式是运用Revit平台二次开发的插件来进行模型数据的识别转移,它把Revit平台上的模型传送导入到传统的算量软件中进行计算。我国有比较多的传统算量软件,如广联达、鲁班等算量软件都是采用此类计量方法。以广联达的BIMMEKE插件为例,首先,将BIMMAKE插件在Revit平台中运行,使得Revit平台中的模型转化为广联达软件能够识别使用的模型数据信息;接着,就可以在广联达软件中进行需要的建筑工程算量处理,由于工程量计算的工作并不在Revit平台上进行,即便建筑模型数据庞大,算量的速度也能达到正常水平,但这样的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数据从Revit平台转换到广联达软件中时,有可能会丢失部分数据,这就需要软件的操作人员进行逐项检查,最后完善模型。

我国目前流行使用的建筑工程算量软件其工作原理大致上是相同的,以广联达、鲁班等传统使用的算量软件为主要代表。首先,算量前在Revit软件中建立工程建筑三维模型,接着再在Revit中运行BIMMEKE插件,它将建好的Revit模型数据格式转化为广联达GTJ等算量软件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最后,利用广联达GTJ等算量软件计算工程量。因为是通过算量软件进行算量,即使建筑模型较大,软件算量的过程不会像Revit因软件本身的运行问题而导致算量效率大大下降。因而该种算量方式在所有过程中,最主要的缺陷在于当数据进行识别转移时极易发生缺失和失真,对此只能多次进行人工核验。

2 与Revit有关的两类算量方式分析

从算量的实现程度、精准度、效率这三个方面对Revit算量与利用Revit插件的传统算量软件二者的算量方式进行分析。

2.1 Revit算量

Revit算量目前有两种:(1)Revit自身的明细表,可无需数据传导,直接通过Revit、添加公式就可以导出对应工程量,但是实质上需要进行模型以及构件扣减关系处理才能得出复合定额计算规则的工程量。因而可以完成算量,但是比较复杂,对BIMer要求相对较高,既需要懂软件还需要是具有一定能力的造价人员。(2)Revit算量插件,例如晨曦、比目云、斯维尔等。配合各省市定额计算规则,为软件使用者处理构件扣减关系。因而只要建出模型,通过几个步骤即可出量是现有的的技术路线,但是目前国内基于Revit开发的算量软件还未很成熟,因此基于Revit开发的算量软件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2.2 利用Revit插件的广联达算量

基于广联达公司自有平台上的算量软件,为配合应用BIM技术,并且目前国内主流核心建模软件是Revit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数据端口也就是广联达的GFC将数据从Revit的平台中进行导出,然后把数据导入广联达算量软件如GTJ 等,重新套清单量、计算定额量,最终得到算量表。算量软件为了使模型在转换识别的过程中不出现错误,不发生数据丢失,因此在建立模型时会要求基本满足相应的建模规则,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做到完全使模型符合要求。此外,模型转换后还需要重复检查模型各个构件是否转换出现问题。

3 基于Revit平台二次开发实现工程量计算方法

本文介绍的两类算量方式都是实现工程量计算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算量过程中各有利弊,详见表1。笔者认为以Revit平台作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后得到的插件在Revit中进行算量更具有优越性与发展空间。

表1 算量方式对比分析

Autodesk Revit软件中模型的所有构件具有属性信息和实例信息,这些属性及信息已经涵盖了工程算量所需的一部分数据;此外,仔细观察模型接口对象的信息可以发现,这已经涵盖了算量所需的所有数据,而这些数据都能够利用二次开发的手段进行提取。当获取得到所需的算量数据,就能够进行建筑工程量的计算。另外,在Revit平台二次开发过程中插件内置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目前各省所制定的定额计价手册、国家标准图集及实际施工经验,提供自动套用清单定额、智能布置构件、布置钢筋等功能,再结合云数据、云平台功能使土建、钢筋、安装工程算量数据与设计数据实施联动,快速完成工程土建与钢筋、安装计量工作并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4]。Revit中本身具有相应的扣减规则,但扣减规则与实际不完全相符。针对部分扣减规则不符合实际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插件来实现工程量扣减出错数据的更正[5]。

4 结语

经过以上对这两类基于Revit的BIM算量方式特点以及不足的分析,本文主要对以Revit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算量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认为,只需要解决Revit在模型构件扣减关系以及相应规范的套用是否正确等问题,就可以使之成为一款功能强大且较完善的算量软件。再结合大数据、云数据、云平台等功能,就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以及数据进行共享与交换。

猜你喜欢

二次开发插件工程量
AutoCAD 与PDMS 二次开发在三维复杂形体设计建模上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基于CTK插件框架的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软件设计
例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
自编插件完善App Inventor与乐高机器人通信
浅谈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及工具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浅析
基于OSGi的军用指挥软件插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