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作用分析*

2021-07-08孟现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选材冰雪

孟现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 400065)

当前,我国冰雪运动面临社会上专业运动员基础规模偏小的痛点[1],学校中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爱好偏弱的难点[2],故如何大力普及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进各级学校,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探索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培养模式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

客观上说,相对夏季奥运会,我国冬季项目仍存有较大差距。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冰雪项目无疑是机会,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正是由于冰雪运动项目具有竞技性、危险性以及气候场地局限性,不易于在大众广泛开展,因此响应国家体育总局“轮转冰”计划,吸取“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经验,促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推广普及中小学学生容易接受的轮滑运动,推动“轮转冰,冰促轮”校园模式的形成,最终打造具有“轮转冰”跨项跨界特征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不仅有利于“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也有助于储备“冰雪”运动竞技人才。

1 “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的内涵和外延

“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是指通过找准滑轮运动项目、冰雪运动项目间的关键重合点,实现两个项目运动员之间的无障碍跨越和自由流动,以此提升冰雪运动这个新兴项目运动员的规模和专业竞技水平。

“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模式完全符合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发展的现实环境。在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巴赫主席说:“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在两三亿人中带动更多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随后,国家体育总局相继提出“北冰南展”“北冰南展西拓”“北冰南展西拓东扩”等冰雪运动项目的战略布局。如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提出“轮转冰”项目,该项目鼓励轮滑运动员转项滑冰运动员,目的在于打通轮滑和滑冰两个项目之间的通道,扩大冰上项目后备人才基础;又如2017年3月,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备战北京冬奥会跨项跨界选材动员会在京召开,贯彻落实备战冬奥会新理念和新思路,提出跨界跨项选材工作[3]。显然,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已进入国家层面政策保障的快车道。

2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缘起和发展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是指将冰雪运动纳入常规体育课程,并将其作为特色发展的各级学校。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即通过选拔专业教师和具有天赋的学生进行“一对少”的教学模式,实现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厚储备”目标。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作为教育部工作重点,已具备在全国推广的条件。2018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为迎接北京冬奥会,教育部重点要做的工作包括如下两点,一是要在中小学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二是要鼓励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随后,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专题研讨会”,会议主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为什么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二是要针对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提出意见和建议,研制出台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和高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建设方案,完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标准、扶持政策和高水平冰雪项目运动队建设规划[4-5]。2018年12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基本要求(试行)》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基本标准各项要求进行详细规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提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0年达到2000所,2025年达到5000所。”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为实现研究目标,增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精准性,选择“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背景下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以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等全国7个行政区域为单位,以7个区域的高校或者教育局、体育局、轮滑滑冰协会为研究点,以已建和拟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为实体研究对象(详见图1)。

图1 “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背景下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调研、数据统计、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背景下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问题。

具体来说,通过CNKI、SCI、万方等权威论文资料库,收集了24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出冰雪运动发展规律,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校在冰雪运动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思路、建设路径、政策保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邀请5位体育局、教育局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7位冰雪运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就“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背景下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必要性、可行性、目标,以及相关政策解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以此总结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突破口;通过实地调研31所已建成的冰雪运动学校,以及15所拟建冰雪运动学校,掌握我国冰雪运动学校建设规模、建设现状、建设问题和经验教训,为具有针对性建议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数据统计、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将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度对比,为全面认识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技术性支持,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4 结果与分析

4.1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相应政策的解读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思路清晰,即在“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背景下,以轮滑、列队轮滑、滑轮、旱地冰壶等为重点教学课程,以政府支持、家庭教育、社会参与为重要支撑,增强冰雪运动员的人才储备量和全民健身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我国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的政策文件发现,随着我国轮滑运动项目的逐渐普及,该项目的运动员专业能力和全民参与规模均已达到较高水平,“轮转冰”无疑是当前冰雪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此,国家体育总局结合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推出“轮转冰”项目,并联合发改委、教育部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重点做出了合理规划,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详见图2)。

图2 政策解读和“轮转冰”特色冰雪运动学校建设思路

从图2还可以看出,教育部同样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遴选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强调,轮滑项目既易开展又是冰雪项目在夏季训练的必备选择运动项目,对冰雪动作技能是正迁移,对于冰雪运动的普及和竞技后备人才储备都有重要意义。通知指出,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应以涵盖速度轮滑、轮滑冰球、自由式轮滑(队列滑)、滑轮等11个小项的并轮滑为重要突破口,以大众普及率高的“轮滑”运动为入手,以“速度轮滑”转“滑冰”“轮滑冰球”转“冰球”“队列滑”转“花滑”“滑轮”转“越野滑雪”等多组“轮转冰”项目为主,以“旱地冰壶”转“冰壶”等“旱地转冰雪”项目为辅,普及校园冰雪运动,并储备冰雪后备人才。各地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点在于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冰雪运动教育的课程。如东北地区学校具有冰雪充足的天然优势,可在速度型、花样型、越野型等多个冰雪运动全面发展,重点突出多人组合式的冰雪运动;又如其余地区充分利用旱地滑轮运动爱好者规模较大的优势,针对冰雪运动种类的不同,选择某特殊的项目进行突破。学校开展轮滑运动后,由“轮滑”运动转为“冰雪”运动,以此推动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8]。

此外,从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模式看,各类政策均表现出如下特征:以政府为主导、教育和体育系统为指导,学校为实施主体,社会力量为辅助共同推进校园冰雪运动。学校作为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推进的主体,形成以点带面,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方联动、协同推动冰雪运动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4.2 “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对推进“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作用

从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政策下的现实表现看,我国已初步具备践行“轮转冰”,推进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础条件。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学校结构合理,建设地区分布符合区域自然环境和发展程度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数据发现,目前全国共有1036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其中小学为579所,占比为56%;初中为171所,占比为17%;高中和完中均为66所,占比均为6%;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分别为136所、18所,占比分别为13%和2%(详见表1最后一列)。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主体是小学和初中,符合提升冰雪运动人才储备的现实需求。

表1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区域分布情况

从表1还可以看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约占全国66%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两者的小学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数分别为209和164,是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初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数分别为55和70,约为其他地区的3倍以上。以上数据表明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分布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自然气候环境存在较大关系。同样,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东北区域95.3%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是开展的“冰雪”项目,而华南、西南区的冰雪运动特色98.6%是具有“轮转冰”特征的学校。

通过实地还调研发现,已建设和拟建设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轮转冰”的过程中,均表现出如下特征:在积极探索校园轮滑与社会轮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按等级划分教学课程,并从社会普及和竞技比赛两个方向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最终从理论和实践上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具体来说,大部分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轮滑运动主要是“校园轮滑”和“社会轮滑”同轨推进和发展,普及人数之多,参与形式多样,形成庞大的运动基数。在政策指导下,以成功案例为实践个案,通过轮滑转冰雪、“项目”转入“课程”,“轮滑”转“冰雪运动”特征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详见图3)。

图3 “轮转冰”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与实践

上述分析表明,践行“轮转冰”,推进“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以“校园”和“社会”开展,校园轮滑的“教学”是本,社会轮滑的“提升”是根,轮滑水平“等级考核”是尺,以政府(协会)为主导,以学校为纽带,以“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推进轮滑运动的发展,“校园轮滑”尤为重要。“轮转冰,冰促轮”,推进“冰雪进校园”,加速冰雪特色运动学校建设,强“冰雪运动之梦”。

4.3 构建“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冰雪运动特色的策略

从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层面来看,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风貌。而学校体育特色是指学校在体育方面,与同类学校相比,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守“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在本校办学历史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传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尤其是冬奥运和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文件,以学校为平台,通过政策解读、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调研和确定是否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第二步,在确定建设冰雪运动特色运动学校后,应及时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如东北地区学校整合场馆设施、运动设备等自然资源,华东地区整合优秀教师、优秀教练员等人力资源。第三步,逐步破除冰雪特色教学局限和壁垒,一是投入资金和资源修建纯冰雪场馆,二是选择捷径走出“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如尽快通过项目和课程开展实施,推动“冰雪运动进行校园”,达到国家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要求;又如以教育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标准,为学校提出“轮”转“冰”理论和实践方案,为学校解除在场地、师资经费、教学训练、安全保障等的后顾之忧;再如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本校的“轮”转“冰”运动发展方向,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冰雪运动项目(详见图3)。

图4 冰雪运动“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特色构建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1.1 构建“轮转冰”大众普及与推广范式

针对冰雪运动竞技的跨项跨界选材“移植”到冰雪运动的大众普及和推广。通过“轮转冰”跨项跨界到“冰雪运动学校”建设,再由“学校”这个点到“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联动,最后到全民健身。

5.1.2 创建“轮转冰”轮滑项目先行推进模式

倡导冰雪运动的训练辅助、易于普及、群众基础大、安全性高的轮滑项目先行。由参与广泛的“轮滑”项目转为“冰雪”项目,由易到难,由“已有”到“要有”,逐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5.2 启示

从国家层面看,应尽快构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作为政府部门的“监测表”,特色学校的“体检表”,可在“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原则下,提高全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各地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指明方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可根据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每年度的评价报告,制定系统性的政策保障体系。

从学校层面看,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建设途径。如重点推进“轮滑、冰雪运动”转为“课程”,通过“轮滑”运动项目转为“冰雪”运动项目,再由“项目”转为或者进入“课程”。又如在课程建设、师资、竞赛训练等多方面按照教育部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基本标准要求进行建设,扩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数量,由“轮”转“冰”并达到教育部冰雪运动学校的标准要求。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选材冰雪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及选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