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得他人手机,私转银行卡存款也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021-07-07本栏编辑陈妙贞

新农村(浙江) 2021年5期
关键词:持卡人数额诈骗罪

(本栏编辑:陈妙贞)

编辑同志:

刘某拾得我的手机后,见内有我的身份证和微信绑定的银行卡照片,遂通过登录我的微信,利用支付密码找回功能,从后台系统骗取支付密码,将我银行卡里的2万元存款转入自己的银行账户。我找到刘某后,刘某拒不归还。请问: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读者 孙艺斐

孙艺斐读者:

刘某的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行为,包括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恶意透支四种情形。”本案中,刘某已经具备了对应的构成要件:一方面,刘某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是说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二款就“冒用他人信用卡”列举了四种情形: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即鉴于网络金融结算系统虽然给每位用户的信用卡设置了密码,但基于密码本身可能被冒用或者被破译,故如果他人通过破解密码,获得用户信用卡信息进而占有资金,同样属于冒充。与之对应,刘某拾得手机后,通过后台系统骗取你的银行卡支付密码,冒充你的名义,将你银行卡里的钱转到自己账户,无疑当属其列。

另一方面,刘某罪有应得。《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一款规定:“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刘某非法占有资金且拒不归还,金额达2万元,自然罪责难逃。

颜东岳

猜你喜欢

持卡人数额诈骗罪
活学活用
浅析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信用卡逾期多久算违法?
超六成金融诈骗案被告人为初高中文化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法理分析
银行卡盗刷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诈骗罪
等……再……
招行联合腾讯推出QQVIP联名信用卡
记得与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