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客葬异乡英烈“寻亲”这件事她坚持了9年

2021-07-06胡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烈士陵园烈士志愿

胡珊

每天早上醒来,拿起手机,微信和微博上便是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情绪——焦灼、期盼、感激、失望……自从发起“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活动以来,这样的日常打开方式,海曙团区委干事孙嘉怿早已习以为常。

孙嘉怿出生在军人之家,她的爷爷参加过三五支队抗战,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父亲是一名海军。对于军人,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2012年,刚结婚的孙嘉怿和老公一起去云南度蜜月。纪念中国远征军的腾冲国殇墓园是当地一个热门景点,包含在他们的蜜月行程中。

他们住在当地一名老人家里。老人家里有一间房常年锁着,房间地上有一颗很大的五角星,这让孙嘉怿感到好奇。老人说,这间房做过解放军的指挥所。当年为了帮村民赶走土匪,他亲眼看到一名解放军倒在他面前。为了纪念牺牲的解放军,他就把这间房保留了下来。老人还建议,如果他们打算去国殇墓园祭拜,不妨也去旁边的腾冲市革命烈士陵园祭拜下。

到了腾冲市革命烈士陵园,孙嘉怿发现,这个埋葬了84名解放军英烈的陵园因为知名度不高,来祭拜的人十分稀少,远不如隔墙而建的国殇墓园。这让孙嘉怿十分感慨,甚至有些伤心,也成了她拍摄烈士陵园的起点。

自那以后,孙嘉怿就养成了逛陵园的习惯。无论到哪里,她都会找到附近的烈士陵园去看一看,把相关烈士信息记录下来,将那些被时间埋葬的英烈故事打捞出来,分享给她在微博上的七八万粉丝。这种分享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越来越多的网友也像她一样,开始拜访家附近的烈士陵园,并将相关的英烈故事和信息发送给她,让她在微博上公布出来,供人凭吊。渐渐地,孙嘉怿的手中汇聚起由全国各地志愿者拍攝的684座烈士陵园、近4万条烈士的信息,其中有1.5万条信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

2017年,一名贵州网友通过微博找到孙嘉怿,称他的先辈王心恒在解放宁波的战斗中牺牲在西门外,具体的安葬地家人至今不知。多年来祭拜成了家人的牵挂,希望孙嘉怿帮他们找一找。孙嘉怿花了两个周末,在宁波各地的烈士陵园一块墓碑一块墓碑地寻找,最终在樟村烈士陵园看到了王心恒的名字。“樟村烈士陵园一共有724块墓碑,我找到最后几块才看到他的名字。看到那一刻,心里无比欣慰,觉得对烈士后代有交代了。”孙嘉怿说。

此后,孙嘉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为烈士寻亲的志愿活动中。她见过在烈士墙前,拿着一本拼凑的破旧烈士证,逐个摸着名字找哥哥的老人;见过为了找到外公四处漂泊的年轻人;见过攒了一点钱就去找人,没有钱就回家继续攒钱,一直找了四代人的一家子……每个人都让她印象深刻。在大量的寻找中,她发现烈属寻亲主要难在“最后一公里”上。因为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烈属可以把烈士安葬地精确到县市或是乡镇一级,但具体在哪个陵园,由于国家层面还没有实现全国烈士陵园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寻亲线索在这里就断了。

于是,孙嘉怿和汇聚在她身边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开始整理他们收集到的烈士陵园以及烈士的信息,并将包含这些信息的照片一张张上传到网上,建起了一个烈士安葬地信息数据库。5年多的时间,一共有744名烈属通过这个数据库找到了亲人的安葬地,结束他们漫长的寻亲之旅。孙嘉怿也因此被评为“中国好人”。数据库建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活动中,关于烈士陵园和烈士的信息如雪片飞来,数据库不断扩容。

孙嘉怿的生活更忙碌了。每天,网络上涌来各种各样的求助、关心、好奇、催促,让她应接不暇。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不得不利用午休、晚上以及节假日的时间继续志愿活动。今年清明节,她一天都没休息。4月6日中午,记者去采访她时,她的微博和微信上还有7000多条未读消息,采访也不断地被插进来的消息打断。

“确实很累,但无法放下。”孙嘉怿说。2017年,她曾经接到过一名90多岁的烈属求助,老人的丈夫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葬在朝鲜的云山、价川一带。找到丈夫的安葬地是老人一辈子的执念,多年来他们家人从未放弃寻找。“我答应帮他们之后,老人逢年过节都会给我发问候消息。虽然对寻亲只字不提,但我能感受到消息背后沉甸甸的期盼。令人惋惜的是,直到老人去世,我也没能帮她找到丈夫的安葬地。此事的遗憾到现在还压在我心里。”孙嘉怿说,这也是为什么帮烈士寻亲这件事她能坚持这么久的原因。“烈士们曾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活着的人应该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找到他们的安息地,是对他们家人最大的安慰。”■

猜你喜欢

烈士陵园烈士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36年的守护者
谒赵县六市庄烈士陵园
赵祖昌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英德革命烈士陵园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