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典型意象探究

2021-07-06曹金正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春草芳草思乡

曹金正

一、引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的余音萦绕在耳畔,不由衷地,心随音乐的流淌的同时,心生莫名的伤感。在孤耸的长亭边,伴着晚风长笛,眼望着连天无边的芳草,对友人的不舍与心中的忧伤慢慢泛滥。离别总是令人伤感的,而诗词的魅力则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读罢却不能忘却寄寓其中的味道。诗人们总是借用意象来帮助自己传情达意,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审美条件,台湾诗人余光中《论意象》一文中给意象下了一个定义: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之基本条件之一。[ 徐有富.诗歌十二讲[M].长沙:岳麓书社,2011.12]

芳草是古代诗人经常引用的意象之一,自然界的芳草总是相似的,可是诗人们触及它所引发的情却各有各的不同。春夏之际,油油青草让人钦佩它生命的可爱不息;清晨水畔,茂盛的芳草就如恋人们悄悄疯长的爱情;遍野杂丛中,幽幽芳草不同流俗;广袤大地上,芳草绵延,如同愁肠剪不断,理还乱。

二、生命不止,葱茏不息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令人耳熟能详的颂歌,春草葳蕤却仍旧逃不过每岁枯败的自然规则,但纵是焚身于野火,来年春风吹来的时刻,它依旧会春满大地。白居易用他满腔的热情赞扬这不向命运低头的春草,赞扬它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也许就是春草生命之所以存在的精彩之处。绿色总是给人希望慰藉,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绿色的芳草也更具意蕴深意,它被诗人赋予葱郁、舒适、顽强、坚韧等内涵,也注定了它生命不止,葱茏不息的特性。

三、芳草萋萋,情意绵绵

孔子曾说:读《诗经》有七种好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其中描写草木之多。其实在《诗经》中,芳草就已经作为“美好事物”的借代,它不仅仅包含着芳草作为自然植物之美,同时也指代着美人和爱情。

四、芳草葳蕤,不同流俗

芳草属天然无杂质的自然草本,它们生长在大自然中,汲取天地的精华,少了其他生物的几分混浊。诗人们常常用芳草吐露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原的《离骚》。《离骚》中大篇幅的运用一系列的香花香草来装点自己的美德,并表达自身的忧国爱国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屈原以后,芳草就成了士大夫高洁品格,不屈精神的代称。唐代张九龄在《感遇》中写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诗人作此诗时正值唐玄宗李隆基沉溺声色,荒废政事之时,张九龄遭诬陷被贬为荆州长史,心中的愤怒无法排遣,于是便作下《感遇》組诗。在这里,诗人用兰桂的芬芳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以及高尚的品格情操,这同时也是一种自喻。

除此之外,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草”,李白的《古风》第三十“孤兰出幽园”,陆游的《梅花绝句》,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等诗词中无不以芳草借代主人公高洁的品行,高尚的人格。

五、芳草绵绵,牵愁惹恨

继屈原《离骚》之后,芳草也成了文人骚客表达愁思的寄托。春草的蓬勃生长预示着季节的更迭,美好的春色,总能逗引起闺中少妇思远、郁郁游子怀乡等期盼团聚的思想感情。同时,芳草茂密繁荣,伸展天外,肉眼无法穷尽,恰恰最能够表达出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因此萋萋的芳草往往象征着愁思悠悠。

1.离别之愁

草与别情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出现以来就建立了某种必然的联系。白居易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更是让后世诗人不自觉的将春草与离愁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闺思之愁

春天是万物成长,草长莺飞的季节,久居深闺的少妇见到窗外一片姹紫嫣红,万花尽开的景象定然会生发出对远在天涯的心上人的思念,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可是随着赵明诚外任,李清照独居,直至赵死宋亡,心中忧闷难解,因作《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由抒发伤春之情转向抒发伤别之情,“望断”写尽了作者盼望夫归却不能得的愁闷凄苦,而那连天的衰草也积聚着作者对“良人”最深切的期盼和最浓厚的爱意。

3.思乡之愁

古代交通工具的落后使得“思乡”是羁旅在外的游子作诗写文恒久的母题,远在他乡的游子总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由特定的介质逗引出思乡之情。

宋代诗人范仲淹在《苏幕遮》中写道:“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旷远的清秋傍晚,夕阳辉映着远处的山峦,天空连接着河水,萋萋芳草,一直绵延至看不到的斜阳深处,芳草延伸的方向总是令人联想到天涯,联想到天涯那边的故乡,故而诗人夜不能寐,独上高楼,借酒消愁,思乡离愁可以窥见。

六、结语

孔子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萋萋芳草,不仅饱含着诗人们所积郁的各种感情,同时也是当时百姓心中各种感情的体现。初春,备受细雨浸润的绿草倾诉着生命的力度;风和日丽的清晨,滋养在岸边的芳草见证着恋人们的衷肠;乱生杂丛中,自富异香的芳草体证着高尚的人格;九州大地上,遍地芳草,遍地说不尽,道不完的愁肠。芳草作为诗人情感的转述体,身负重任,本文所论及的只是芳草的一般象征意义,在浩繁的诗词烟海中,芳草不仅仅是本文所论述的各种情感的象征,它还承载着更多复杂的思想亟待我们去发现。同样的,面临着教材与高考的改革,以前的分析总结内容与方法也更需要随着知识和文本内容的系统化加以变化,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要依据这种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转变。文章内选取的芳草意象只是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的一个缩影,此外还有“月”“水”“酒”“杨柳”“花”等意象也具有典型意义。高中语文课本内没有选入李叔同的《送别》,但是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这种感触更加强烈,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教版和部编语文教材,以及课外的诗文,选取了芳草这一典型意象,深入论述,希望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借鉴意义。

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

猜你喜欢

春草芳草思乡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院墙开门
春 草
美人指
小满节感怀
本期主题:思乡
思乡美丽又忧伤
叼烟斗的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