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搅拌站废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回收利用

2021-07-05黄海城严舒超吴志华周应中倪孔森

商品混凝土 2021年5期
关键词:搅拌站水流量中和

黄海城,严舒超,吴志华,周应中,倪孔森

(浙江森友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304)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凝土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混凝土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混凝土超过 25 亿方[1],而生产每方混凝土需要拌合水约 0.18 方,年需水量超过 4.5 亿方。同时生产每方混凝土产生约 0.03 方的废水,一年下来全国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废水将超过0.75 亿方。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混凝土搅拌站废水随意排放,将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对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利用,对企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对搅拌站废水进行水质分析,分析搅拌站废水直接回用于混凝土拌合对混凝土产生危害的可能性。针对这些可能性的危害,对搅拌站废水进行如下处理:经过压滤机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中和处理,将搅拌站碱性废水变成中水,中水可直接用做混凝土拌合水,或者搅拌车清洗用水等。这样做可以避免高 pH 值废水对搅拌站用水的危害以及对混凝土品质造成的影响,并且达成废水回收全利用,真正实现搅拌站废水零排放。从而提高搅拌站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污水对环境的破坏。

1 搅拌站废水来源

搅拌站废水主要有以下来源[2]:

(1)废弃混凝土分离产生的水:废弃混凝土经过砂石分离机分离,分离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清水冲洗,砂石分离之后,产生含有水泥和外加剂成分的污水。

(2)生产运输设备洗刷水:主要是搅拌机和搅拌车在运行完之后,为了防止混凝土黏结在设备上硬化,用水冲洗设备产生的废水。

(3)生产场地冲洗水:为了保持场地清洁,搅拌站每天都会用清水冲洗生产场地,冲洗场地的水通过排水沟进入废水回收池。

(4)部分雨水:部分雨水会通过排水沟进入废水回收池。

2 搅拌站废水的主要成分分析

搅拌站废水的主要成分见表1。检验方法参照 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3]。

表1 搅拌站废水的水质分析 mg/L

搅拌站废水 pH 值比较高,pH 值均大于 12.5;可溶物超出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标准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对可溶物的限值≤2000mg/L);不溶物含量远远超出了混凝土用水标准的限值;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是符合用水标准;碱含量相对比较高。表2 为混凝土拌合用水水质要求。

表2 混凝土拌合用水水质要求 mg/L

3 试验结果和讨论

3.1 pH 值对混凝土的影响

四个水样 pH 值均大于 12.5,且碱含量都比较高,这些废水若直接回用于混凝土拌合,可能对混凝土的部分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3.1.1 碱—集料反应的影响

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耐久性能有严重的影响,碱—集料反应发生在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体积异常膨胀,产生裂缝,同时也加剧了其他因素引起的混凝土劣化过程[4]。目前大家一致认为碱—集料反应与混凝土中碱含量密切相关,总碱含量越高碱—集料反应越严重。唐明述等人[5]研究 Ca(OH)2对碱—硅酸反应的影响,文中讨论不同 pH 值溶液对蛋白石的侵蚀作用。结果表明:当 pH 值在 12.0~12.5 以下时,溶出的 SiO2量是很少的;当 pH 值大于 12.5 时,SiO2的溶出量显著增加。当 pH 值大于 12.5 时,含有碱活性集料的混凝土有发生碱—集料反应的风险。图1 是不同 pH 值溶液中SiO2的溶出量曲线图。

图1 不同 pH 值溶液中 SiO2 的溶出量[5]

3.1.2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搅拌站高 pH 值的废水直接回用于混凝土拌合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6]。因在高碱环境下,水泥的水化产物多为 CaO/SiO2比值为1.5~2.0 的 C-S-H(Ⅱ)[7]。这种网状粒子更容易搭接在一起,较快地交织成网状结构,形成空间骨架,使浆体逐渐致密,提高早期强度,但因水泥水化硬化结构过早成型,妨碍了后期水化所必须的离子迁移和扩散,使后期水化进程变缓,导致后期结构不良,影响后期强度的提高[8]。相反,在低碱环境下,水泥的水化产物 C-S-H 凝胶多呈云絮状,它有利于水化后期浆体的致密化,从而使后期强度提高[9]。

3.1.3 对减水剂碱水效率的影响

搅拌站高 pH 值的废水直接回用于混凝土拌合时,由于碱成分的叠加使得混凝土碱含量较高。高碱含量影响水泥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相容性、适应性能,降低减水剂的效率。表现为混凝土流动度降低,初凝和终凝时间显著缩短,且对初凝时间缩短幅度更大[10]。减水剂效率降低,势必增加混凝土用水量,用水量的增加导致坍落度损失快,严重影响混凝土(尤其泵送混凝土)拌合性能,对现场施工不利[11]。

3.2 不溶物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搅拌站废水中不溶物含量远远超出混凝土用水标准的限值,不溶物中含有固体废弃物,细度较小、活性较低,将它们加入混凝土中,一方面能增加集料的表面积,增加新拌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而且这些颗粒可能本身含有一定的吸水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当其包裹在集料表面时,影响集料与水泥浆的粘结,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12];同时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惰性组分,吸附正常掺入的外加剂,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废水中外加剂的掺量、有效成分与惰性成分的差异,造成废水对各强度等级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13]。

搅拌站废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了确保混凝土品质的稳定性,对搅拌站废水进行处理势在必行。这不仅能保障混凝土的品质,同时对节能和环保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4 搅拌站废水处理方案

4.1 搅拌站污水—中水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

图2 为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2 工艺流程图

4.2 工艺说明

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主要由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压缩气体储罐、空温式汽化器、气体自动控制电磁阀、中和反应器、pH 高精度在线检测仪、雷达液位仪、液压智能柱塞泵、污水压滤机等组成,以上设备均由本公司制造。

4.3 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3 为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3 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图

4.4 处理过程

本方案用二氧化碳进行中和处理,首先是通过压滤机把搅拌站污水固液分离,把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水泥凝胶和络合物等不溶物从液相中分离出来。滤渣用于其他用途,滤液进入原水收集池,经过高压柱塞泵抽到反应器内进行雾化,雾化的过程中跟同时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中和反应,当污水和二氧化碳达到一定的平衡时,中和反应完成。经过中和反应后的水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上层清水流入清水池,从而得到符合工业回用水标准的清水。过程中通过液位监测和 pH 值监测实现电子全自动化操作。处理系统中和反应机理如下:

搅拌站废水经过压滤和二氧化碳中和处理之后,水质分析结果如表3。

表3 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分析 mg/L

4.5 结果分析

(1)从表3 可看出,经过压滤、中和以及预沉淀处理后的废水,pH 值基本上在 7 左右,达到了碱水中和的目的。

(2)可溶物含量也有明显的减少,这一结果出乎预料,具体可溶物减少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不溶物经过压滤之后,绝大部分大颗粒(>45μm)被去除,有少部分细颗粒(<45μm)残留。从检测的数据来看,说明过滤效果明显,残留的不溶物极少。

(4)氯离子(Cl-)和硫酸根离子()在处理前后,数据变化不大。这跟氯离子的溶解性和硫酸钙的饱和溶解度有关。

(5)经过处理的废水,碱含量也有显著的减少。这跟可溶物含量减少有一定的关联,具体去除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6)经过处理的搅拌站碱性污水,其参测项目符合 GB/T 19923—2005《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和 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这对扩大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有进一步的帮助。

4.5.1 进水压力、水流量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对中和效率的影响

进水压力对中和效率的影响,试验按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的工艺要求来操作:

在保持进水流量 25m3/h 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0.05MPa 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数量(每立方)的水量下测定进水压力对中和效率的影响,分别试验 0.05MPa、0.1 MPa、0.15MPa、0.2MPa、0.25MPa、0.3MPa、0.5MPa、0.7MPa、1MPa、1.2MPa 等水压,在碱性污水中和到中性时所消耗的时间。

水压和消耗时间关系如表4。水压和消耗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4。

表4 水压和耗时的关系

图4 水压和消耗时间关系曲线图

从图4 水压和消耗时间关系曲线图来看,当进水流量为 25m3/h 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 0.05MPa 时,进水压力从 0.05MPa 到 0.3MPa 消耗时间的减少量(Δt)比较大;当压力从 0.3MPa 到 1.2MPa 时消耗时间的减少量(Δt)比较小;当进水压力继续增大时,消耗的时间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 2.45min 左右。基本上可以认为消耗时间的拐点在 0.3MPa,结合水压和电机能耗的关系,说明当进水压力达到 0.3MPa 时,二氧化碳对碱性污水的中和效率达到最佳。

4.5.2 进水流量对中和效率的影响

在保持进水压力为 0.3MPa 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0.05MPa 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数量(每立方)的水量下测定进水压力对中和效率的影响,分别试验 10m3/h、15m3/h、20m3/h、25m3/h、30m3/h、35m3/h、40m3/h、45m3/h 等水流量,在碱性污水中和到中性时所消耗的时间及单位水量循环的次数 η。

水流量和消耗时间及单位水量循环次数 η 的关系如表5 所示。

表5 水流量和耗时间及单位水量循环次数η的关系

表5 中的数据来源和定义:

(1)水流量:指泵正常工作时,流经泵内的实际水量与相应工作时间的比值,用 Q 表示,单位:m3/h。这个区别于泵的额定流量,是经过校准的实际流量。

(2)运行时间:是指泵正常工作时,处理每立方碱性污水达到中性时所消耗的时间,是实际计量值,用T1表示,单位:min/m3。

(3)额定时间:是指在实际的水流量下,抽取每立方水所消耗的时间,用 T0表示,单位:min/m3。

式中:T0——额定时间,min/m3;

Q——水流量,m3/h;

60——分钟与小时的当量,1h=60min。

(4)单位水量循环次数:是指运行时间和额定时间的比值,用 η 表示,单位(无纲量)。当 η 无限趋于1 时,表示该水流量是中和系统处理的最佳污水流量;当 η>1 时,表示该水流量无法满足中和系统正常的污水流量需求;当 η<1 时,表示该水流量超过中和系统正常的污水流量需求。

式中:T1——运行时间,min/m3;

T0——额定时间,min/m3。

水流量和耗时间及单位水量循环次数 η 的关系曲线如图5 和图6。

当进水压力为 0.3MPa 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0.05MPa 的情况下,从图5 水流量和消耗时间关系曲线图来看,额定时间和运行时间对流量的曲线图在流量为 30m3/h 和 35m3/h 时趋于交汇,说明此时额定时间和运行时间趋于等值,同时说明此时中和系统的污水流量为最佳值。结合水流量和电机能耗的关系,以节能为准则,说明当进水流量为 30m3/h 时,二氧化碳对碱性污水的中和效率达到最佳。从图6 水流量和循环因子 η的关系曲线图来看,污水流量在 30m3/h 和 35m3/h 时,η 值无限趋于 1。进一步验证了在污水流量在 30m3/h时,二氧化碳对碱性污水的中和效率达到最佳。

图5 水流量和消耗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6 水流量和循环因子 η 的关系曲线

4.5.3 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对中和效率的影响

在保持进水流量 30m3/h 和进水压力为 0.3MPa 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数量(每立方)的水量下测定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对中和效率的影响,分别试验 0.01MPa、0.02MPa、0.03MPa、0.04MPa、0.05MPa、0.06MPa、0.07MPa、0.08MPa、0.09MPa、0.1MPa 等气压,在碱性污水中和到中性时所消耗的时间。

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和消耗时间关系如表6。

表6 气压和耗时的关系

二氧化碳气体压力和消耗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7。

当进水流量为 30m3/h 和进水压力为 0.3MPa 时,从图7 气体压力和消耗时间的关系曲线可看出,当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 0.05MPa 时,运行时间无限趋于额定时间 2min/m3,说明此时二氧化碳的气压为中和系统的最佳值,此时二氧化碳中和碱性污水的效率最佳。

图7 气体压力和消耗时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以上的试验发现,当泵的水流量为 30m3/h、进水压力为 0.3MPa、反应器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力为0.05MPa 时,处理系统中和效率最佳。水流量、进水压力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是影响中和系统工作的三大因素,若有两因素发生变化,需经过调节另外一个因素才能达到新的平衡,以确保中和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上试验不考虑温度和大气压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 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二氧化碳用量和成本分析

详见表7。

(1)从表7 可以看出,搅拌站污水初始 pH 平均值 12.70,终点 pH 平均值 7.13,经过二氧化碳中和处理之后碱性污水变成了中性水。

表7 系统中和污水二氧化碳用量

(2)处理过程中,二氧化碳实际平均消耗量2.23kg,转化为单位体积的污水实际用量为 1.39kg/m3;二氧化碳理论平均消耗量 1.79kg,转化为单位体积的污水理论用量为 1.12kg/m3。二氧化碳实际利用率平均值为 80.26%。试验过程中,发现二氧化碳利用率跟污水的 pH 值有一定的关系,pH 值越大,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越高。此试验用的污水量比较少,设备的连续工作性不甚理想,导致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反应器内没有参与反应,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当中和系统投入到实际的污水处理中,在确保设备连续工作性的前提下,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将会有一定的提高。

(3)目前商品二氧化碳存在区域差异,价格大概在 1.2~1.5 元/kg,结合污水处理系统对二氧化碳的用量和利用率,污水处理系统消耗的材料成本大概在 2~2.7元/m3,功耗大概 0.25~0.35元/m3。综合成本相比工业用水的价格有明显的优势。

6 结语

(1)搅拌站高 pH 值废水直接回用于混凝土搅拌,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一,有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可能,影响耐久性;其二,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影响;其三,对减水剂效率的影响;再者,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2)经过“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污水,各个数据参数都有明显的改善。其参测项目符合 GB/T 19923—2005《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和 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这对扩大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有进一步的帮助。

(3)“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工作过程中,中和效率受进水压力、水流量和二氧化碳气体压力的影响。当其中两个因素发生改变时,必须调整另外一个因素,才确保处理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4)“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利用二氧化碳对搅拌站碱性污水进行处理,处理的综合成本相比工业用水的价格有明显的优势。

(5)搅拌站废水经过“搅拌站污水—中水的自动化处理系统”处理再回收利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明显的帮助,同时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搅拌站水流量中和
枯水期前婆桥村生态沟渠水体的污染指标削减状况研究
M701F4燃气轮机TCA系统冷却水流量异常分析
EGR冷却器液侧沸腾特性及流量参数优化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基于重力方向影响的低压涡轮叶片水流量测量数值计算
搅拌站循环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
山推建友HZS100D混凝土搅拌站顺利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