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2021-07-04周媛媛韩晓清郭志刚王淑荣李劲松张尚卿

长江蔬菜 2021年10期
关键词:次药甲环唑苯醚

周媛媛,韩晓清,郭志刚,王淑荣,李劲松,张尚卿

(1.秦皇岛市蔬菜管理中心,河北,066000;2.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在我国已有超过2 000 a的栽培历史[1]。 黄瓜白粉病(Erysiple cichoracearum)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属气传病害,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2],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发病,病斑白色、近圆形,之后逐渐向上为害,叶正面病斑较多,严重时茎秆和叶背面均可感病;发病后期,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被白色霉层覆盖,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早衰甚至死亡[3]。尤其近几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快速增加,为其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4],加之该病害容易产生抗药性[5],导致其在我国各大产区为害愈发猖獗,难以控制[6]。

氟唑菌酰羟胺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与以往的SDHI类杀菌剂相比,其结构新颖,活性更高,内吸传导性更优异,对作物新生叶片的保护作用更强。因此,其持效期更长[7]。将该药剂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目前,未见该复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防治上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该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推荐剂量,为该药剂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S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WG),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5%乙嘧酚悬浮剂,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供试作物

供试黄瓜品种为田娇7号。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在唐山市丰南区后打弓庄村常年发生黄瓜白粉病的日光温室内进行。黄瓜于2019年2月16日定植,苗情一致,均为2叶1心,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1.0 m,窄行距0.5 m,株距0.3 m。试验于发病初期开始用药,2019年3月29日和4月6日喷药2次(生产中用1次药较难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试验设计为连续2次用药,间隔7 d)。试验设7个处理,供试药剂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100、130、200 mg/L,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284 mg/L、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100 mg/L和25%乙嘧酚悬浮剂有效成分800 mg/L,空白对照,每1 hm2喷施药液675 kg,喷药时注意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每小区9.5 m2。

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2次药后3、5、7、10、14 d调查各小区发病情况。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2株的全部叶片,按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GB/T 17980.30-2000)进行试验设计、分级调查和计算,按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数据采用DPS 7.05处理,方差分析运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100;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其中:CK0表示空白对照区施用前病情指数;CK1表示空白对照区施用后病情指数;PT0表示处理区施用前病情指数;PT1表示处理区施用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第2次药后3、5 d,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个处理、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25%乙嘧酚悬浮剂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处理,其中,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200 mg/L防效最高,分别达91.90%和93.61%。说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可快速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展。

表1 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第2次药后7 d,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130、200 mg/L处理病情指数较其他对照药剂能够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显著高于3种对照药剂,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效成分100 mg/L的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但显著高于其他2种对照药剂。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130、200 mg/L的2个处理防治效果始终最高,2次药后7 d分别达91.72%、92.51%;2次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89.15%、91.41%,2次药后14 d分别为88.19%、90.15%,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2 安全性

试验期间,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个处理的黄瓜叶片浓绿、植株健壮,均无药害发生,表明该药剂对黄瓜安全。

3 小结

黄瓜生长速度快,2~3 d即可生长1片叶。如果药剂内吸传导能力差,无法保护新生叶片,会严重影响其在生产中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期。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是新型复配杀菌剂,该药剂可在植株内向上传导,持续保护新生叶片,本试验中,其有效成分130、200 mg/L第2次药后14 d的防效仍均高于88%,且差异不显著。结合成本核算,建议生产中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130 mg/L防治黄瓜白粉病。

猜你喜欢

次药甲环唑苯醚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1%苦参碱水剂对甘蓝菜青虫和蚜虫的田间药效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醚菌酯及其开发
聪明的收银员
几种杀菌剂防控大棚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
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