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研究

2021-07-02赵正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重型蝶骨颞骨

赵正华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广西 崇左 532800)

颅脑损伤是指患者头部遭遇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发的颅脑组织损伤。中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昏迷时间≥6 h或多次发生昏迷[1]。临床上主要对该病患者采取纠正休克、清创及抗感染等紧急抢救措施进行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骨瓣减压术能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缓解其病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骨瓣减压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进行颅脑CT检查的结果证实,其患有中重型颅脑损伤[2]。2)存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患有原发性脑干损伤。2)患有血液系统疾病。3)存在视神经功能损伤。4)患有脑疝。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共有27例患者,其中男患者及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5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55.56%)、12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44.44%);其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9±3.5)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4~5 h,平均时间为(4.5±0.4)h;其中受伤原因为遭遇交通事故、从高处坠落、遭到打击、跌倒的患者分别有10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37.04%)、6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22.22%)、4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14.81%)、7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25.93%)。乙组中共有27例患者,其中男患者及女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6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59.26%)、11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40.74%);其年龄为20~61岁,平均年龄为(40.5±3.3)岁;其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3~5 h,平均时间为(4.2±0.3)h;其中受伤原因为遭遇交通事故、从高处坠落、遭到打击、跌倒的患者分别有11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40.74%)、5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18.52%)、5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18.52%)、6例(在本组患者中的占比为22.2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甲组患者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患者的头皮上做切口。切口从颧弓上方、耳屏前1 cm处开始,延伸至顶结节附近,然后转向前方,直至额部发际线下。切口与颅正中线之间的距离约为2 cm。将皮瓣掀起来。然后使用颅骨钻在颅骨上钻五个孔。第一个孔在额骨颧突后方1.2 cm处;第二个孔在颞上线后方;第三个孔在耳前方、颞骨下方;第四个孔在颞前方邻近中颅凹底处;第五个孔在额骨中线旁2 cm处。在第一个孔与第四个孔间将蝶骨嵴外侧1/3部分咬除[3];在第三个孔与第四个孔间将颞骨鳞部咬除。将颅中窝底部和蝶骨嵴深面的薄骨片完全显露出来。将硬膜外的血肿清除。将矢状线、颞前端及蝶骨嵴分别作为蒂、起点及中心,剪开硬脑膜,使开口呈卵圆状。将硬膜下血肿及坏死的组织彻底清除。为患者止血。使用减张缝合法缝合颞肌筋膜、骨膜和硬脑膜。关闭颅腔,完成手术。为乙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病灶对应的头皮上做一个切口,使切口呈U形。在耳上颞叶处做一个骨瓣,使骨瓣呈马蹄形。开骨窗,使骨窗的面积为8 cm×8 cm。在颞前部将硬脑膜剪开。将硬膜下血肿及坏死的组织彻底清除。为患者止血。将颞肌筋膜、骨膜和硬脑膜缝合。关闭颅腔,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良好:患者存在轻度神经功能异常或精神异常,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残疾:患者存在神经功能异常或精神异常,其生活可基本自理,但无法工作。重度残疾:患者存在神经功能异常或精神异常,其生活无法自理,无法工作。植物生存:患者对外界环境无反应、无意识、无精神活动。死亡:患者死亡。总有效率=(良好+中度残疾)/总例数×100%。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对两组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及运动反应。患者的评分与其意识状态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 27 5.5±0.3 11.9±1.2*乙组 27 5.6±0.4 8.9±0.7*t值 1.0392 11.2208 P值 >0.05 <0.05

3 讨论

发生颅脑损伤可导致患者的脑组织移位,发生脑疝。该病患者若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诊治,可发生生命危险。目前临床上主要用骨瓣减压术为该病患者降低颅内压。本次研究中,我们为甲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以下优势:1)术野清晰,可充分显露患者的发病区域,有利于彻底清除血肿及进行各项止血操作[4]。2)手术过程中去除颞骨鳞部及部分蝶骨嵴,可经侧方解除患者脑干受压的情况,为脑疝复位、降低颅内压及消除脑水肿等提供良好的条件。3)有助于对颅前窝和颅中窝进行减压。4)术中做的骨窗面积较大,可比较准确地控制患者的颅内压[5]。使用该手术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除了使用手术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外,还应确保其呼吸道通畅、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体内脑损伤因子的水平。2)若术前患者已形成脑疝,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其脑挫裂伤广泛、脑搏动不佳、存在脑膨出情况,则其术后易发生严重的脑水肿[6-9]。临床医生应及时对此类患者采取预防和治疗脑水肿的措施。3)在缝合头皮时,要避免将术前及术中的引流管混淆,防止引流管扭曲[10]。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改良的额颞骨瓣减压术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能有效地改善其意识状态。

猜你喜欢

中重型蝶骨颞骨
颞骨扁平肥厚性脑膜瘤CT及MRI表现
颞骨解剖在耳鼻咽喉科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对头颅CT颞骨区重建避免二次扫描的可行性评价
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对比分析
视频脑电图监测中蝶骨电极加做过度换气提高检查阳性率的护理配合
普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中重型高血压疗效分析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Mercedes—Benz中重型商用车柴油机(第2部分)——运行策略与开发过程
高分辨率CT对诊断颞骨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