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教材教”理念的初中《科学》教材研读

2021-07-02胡晴霞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时课程标准密度

□胡晴霞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2)

教材(主要是指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评价、组织学习活动的重要依据。课程改革对教材的研制及运用非常重视,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建议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并明确指出“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1]。

实际上,不管教师持有何种教材使用观(其实,大多数教师都要经历“教教材”的专业成长阶段,新手教师更是如此),在教学之前都应研读教材,即“领会其旨意,理解其编写意图和目的要求,发现其特色与缺陷”[2]7。可以说,这是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的前提。话说回来,如果能研读好教材,即便没能力“用教材教”,也不至于机械地“教教材”。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究竟应如何研读教材。

一般而言,研读教材主要包括了解整体和读懂章节,接下来笔者结合实例分别进行探讨。

一、了解整体

解读教材,首先应对所用的教材有个整体认识,即了解它的体系和特色。例如,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以下简称“浙教版《科学》”)的6 册内容,整体上体现了科学新课程的理念。

(一)体系结构整合化

浙教版《科学》的突出特色之一是体现了整合。其实现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统一的概念作为主线,每册围绕1 个概念,分别是自然系统的组成和尺度、运动与变化、相互作用、结构与功能、转化与平衡、演化;二是将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作为辅线,贯穿在6册教材之中。

(二)问题解决活动化

浙教版《科学》的特色之二是突出了活动。例如,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探究、读图、制作、调查等活动来实现的。其目的是:提供多样化及适切的教学和学习策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进行批判性、创新性思考;启发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体验,进行全方位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当然,任何事物都难称完美,浙教版《科学》教材也不例外,其中仍存在着顾此失彼、落实不到位、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例如,通过“水”“空气”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好处是可以从不同学科领域探讨同一对象,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但由于缺少合理的认知铺垫,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读懂章节

研读教材的关键,在于读懂章节。这主要是指读懂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联、教材编排的整体思路、教材的优点及应改进之处等。

(一)与课程标准的关联

课程标准尤其是其中的内容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学习目标的源头。因此,读懂章节,首先要读懂其中的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关联。教师不仅要分析教材中的科学知识,还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

例如,针对《物质的密度》(第1学时)这一内容,从科学知识维度看,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物质科学领域主题1“物质的性质”中的“理解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维度看,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科学探究领域中的相关内容,即:1.“获取事实与证据”要素中的“能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测量;能对获得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注意错误和误差”;2.“解释检验与评价”要素中的“能将事实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尝试做出合理的解释;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知道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注意减少实验误差”;3.“表达与交流”要素中的“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善于与同伴合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

另外,教师还应从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方面,考察教材内容是否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再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等。当然,这并不是说每节课都应与这些内容关联。考察的目的在于要明确:如果教材内容与这些关联了,教学该如何落实;如果没有关联,是否有关联的可能。

(二)编排的整体思路

把握某一节教材内容编排的整体性思路,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知识脉络,二是学习流程,三是重、难点。

先看知识脉络。知识脉络是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结构,包括与其之前、之后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以《物质的密度》(第1学时)这一内容为例,理清知识脉络的方法是:先找出一节内容的核心概念,一般来说,一节内容往往只有一个核心概念,且大多是课题的名称(如密度);接着围绕核心概念,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次找出若干子问题(如密度的意义、密度的定义式、密度的性质等);然后思考其与之前学过的知识(如质量)、之后要学的知识(如以比值法定义电阻,以类比法理解比热,压强、浮力)的联系;最后建构出知识脉络图(如图1)。

图1 《物质的密度》(第1学时)知识脉络图

再看学习流程。学习流程指的是按什么样的线索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密度》(第1学时)这节课的学习流程为:问题引入(用什么办法鉴别桌面上3 块体积相同的铜、铁、铝?视学生回答情况再提问,还有什么办法?)→活动1(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明晰1(密度的意义)→活动2(单位体积的质量计算)→明晰2(密度的定义式、单位、性质等)→思考与讨论(试说明水银密度的含义;辨析“铁比木头重”的说法)→应用(例题和读图)。其实,这样的学习流程,在浙教版《科学》的教学中较具普遍性。

接下来是重、难点。确定重、难点的具体思路是:综合分析之前的解读,如与课程标准的关联、知识脉络、学习线索等,并结合对学情的把握,确定一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物质的密度》(第1 学时)的重点可确定为“密度的概念与应用、经历科学探究的部分要素”,难点可确定为“理解密度的概念”。

(三)优点及应改进之处

教师要研读教材细节,基于课程标准来审视教材在知识编写、材料选择、情境营造、问题设计、科学实验等方面是否科学,教材编排是否合理,能不能促进学生学习。审视的出发点应基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判断,教师应尽可能找到每一个细节存在的意义,挖掘出其中的“科学思维要素”。具体地说,就是在研读教材细节时,教师要细究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个活动及其步骤,甚至每一道习题等,多想一想“为什么”,体会它们的意图,发现它们存在的价值。这样才能更容易发现教材的优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例如,对于《物质的密度》(第1 学时),教材安排的学习流程是:问题引入→活动1→明晰1→活动2→明晰2→思考与讨论→应用。其设计意图如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等,值得我们在教学时采用和借鉴。但细究其中的具体细节,可以发现仍有不少可进一步创造性应用的空间。如教材中的两个“活动”设计,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其实施起来会出现“假活动”或者说“伪探究”的情况。先看“活动1”,其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来看,探究问题“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并没有处在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是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所以没有去探究的必要;第二,所谓的“使用天平”,只是做个“谁比谁大、谁比谁小”的定性比较实验,没要求学生测量铜、铁、铝的质量来为后续的“活动2”使用;第三,学生难以建构出密度的概念,因为不能从中“顿悟”到“质量与体积的比反映着物质的种类”。再看“活动2”,其本质上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商的运算,并且,根据教材中其前后内容的安排(分别是密度的意义、定义式),这一活动安排显得“突兀”,会干扰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活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研读教材只是教学的基础性工作。要使“用教材教”的理念在课堂上得以落实,教师就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使用教材并超越教材。所以,“用教材教”还应注意三方面的“适度”:一是深度要适度;二是广度要适度;三是内容调整要适度[2]8。把握适度的关键就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等。

猜你喜欢

学时课程标准密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声乐基础》初级教学大纲(节选)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大尺寸高相对密度钨管的制备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
“密度”练习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