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反思性研究

2021-07-01周建强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话语口语交际

周建强

核心素养是借鉴国际教育改革成果而提出来的概念,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1]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的口语交际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这也是对提升学生情境性或情景性语文现实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设置与考量。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学科课程,同时也是涵养生命的动态生成课程。这不仅是语文学科本体独立的价值意义所在,也是语文与生活和合共生、血脉相连的生命力所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情感信息的载体,更是思想交流和表情达意的交际方式。口头语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语言表达的个性化特质和对话个体的语言品质、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等特点,要求在进行语文“口语交际”专题课堂教学时应坚持情境性、个性化、生活化、交际性和礼仪性的原则。[2]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避免学生言不由衷和词不达意的话语表达,也要避免“异口同声”和“千人一语”的口语交际教学范式。这也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和落实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与抓手。[3]

一、小学口语交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设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生活情商,濡化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公民精神素养。因此,有效地加强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及其研究的主攻方向,而抓好“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文化情感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驾驭能力、创新能力。[4]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该遵循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聚焦立德树人与涵养语文核心素养,引领素质教育;二是鼓励学生独立创新思维,培养主体自主多元表达;三是立足学生生活和贯通“口语交际”的隐性目标,突出言语表达与语言运用;四是鼓励学生的话语表达和思维与语言激辩,提高学生思维的知性、语言的灵性、文字的智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教学方式,旨在促进小学生听话理解、说话表达能力在实际学习、现实生活的双向互动过程中的应用。听话理解、说话表达是语文学科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能把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涵盖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与话语理解、话语文化品位的双向迁移、话语意义的价值判断和思想精神的交流对话,包括各种理解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还涵盖了双方或多方言语交际的生活个别语境和社会共同文化语境。只有让小学生的多种感观、思维都参与到话语交际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与言语表达的能力。

二、小學语文口语交际教育教学的现实困境

笔者今年参加了北京市某学校小学六年级期末语文测试的阅卷工作,批阅了六年级八个教学班共368份语文试卷。在整个阅卷过程中,学生们答写的一道“口语交际”题引发了我许多感慨与思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口语交际”方面“交往类”的考题,“请你模拟在菜市场与菜贩讨价还价的场景情境对话,完成下面的口语交际”。这道题是一个半开放型的考题,也是一道极具生活气息的口语交际练习题。在阅卷结束后,笔者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做了一个相关数据的统计表,并据此分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大现实困境。

(一)口语交际词汇不符生活语境

大约有78.5%的小学生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会话中使用了“打折”这一高频语词,或者表述菜贩对所售卖的黄瓜、西红柿、白菜、茄子等蔬菜的报价“几十元甚至一百多元”,虽然在话语语意表达指向上没有问题或者错误,但是这样的话语表达方式在特定的情境对话和情景会话中是不符合生活交际的现实语境的。这样的卷面口语交际的呈现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表明我们的小学生缺少现实生活的实践体验,或由父母家长代劳包办,或有意无意地受到网购语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小学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没有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或者学校教育缺少让学生观察了解并体验生活的社会实践作业。总之,这一现象说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缺少生活的温度和烟火气,侧重于关注学生的知识世界,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二)交际语气生硬或语气近乎乞怜

有52.2%的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语气或过于生硬,或者近于乞怜,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说“求求你了”“看在一个孩子的份上,可怜可怜我吧!”等话语。这说明许多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把他们在家庭人际交往境遇中屡试不爽的话语表达方式迁移到其他语境当中来,同时也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对话或情景会话中缺乏相应的技术性的知识与常识性的交流沟通技能。平等的话语方式是保证我们口语交际顺畅且积极有效沟通的重要话语交际要件。积极有效且对话双方愉快顺畅的话语交际,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与话语表达呈现的社会文化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融汇语言学、文化心理学、人类社会学、口才学等多学科的语言表达艺术。这门科学与艺术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又点亮人们的生活。

(三)话语交际的表达虚假失真

数据表明,有32.1%的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虚假失真。特定情境和情景的口语交际应该符合交际双方的职业身份,同时也应遵循话语交际的目标指向。日常生活中话语交际应该符合场合情境和文明礼貌原则,遵循生活真实、情意真实和话语真实。我们在实施“关怀生命和生命对话”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特别强调学生的诚信教育。语文口语交际的教育教学无诚不立、无真不信。在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口语交际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人,杜绝日常口语交际中“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废话”,倡导学生们讲真话、说好话、讲实话、说有品位的话、讲有内涵的话、说有质量的话。做人要讲求诚信与真诚,口语交际同样也讲求真实。真实是每一位小学生社会生活中言谈话语的生命红线。

(四)小学口语交际的书面呈现存在瑕疵

此外,有34.2%的小学生在口语交际的书面呈现中存在书写错别字、用词不准确(词不达意)的问题,以及话语交际双方的话语表达失衡问题。这表明我们的小学生在语文基本功、语文基本素养、语文的语言文字应用等方面的学习效能和语文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教学效能较低,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话语交际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呈现结合起来教与学。应该让学生明确,无论是日常的口语交流沟通,还是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式口语交际,我们不仅要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而且要做一位优秀的表达者。口语交际应该注意话语交际双方的话语表达平衡,最高效的话语交际不是话语交际一方的独角戏和自言自语,而是话语交际双方的混声合唱、情意的雙向表达、思想的同频共振和话语的相向而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课堂平台,积极有效地加强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平等对话,整合话语交际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创设师生、生生和谐温馨且和合共生的人际关系。

三、立足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涵泳形成,能够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与未来核心素养发展。但有一些语文教师并不十分深刻明晰这部分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也没能完全重视这一专题内容的教育教学实践效能。[5]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致使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成了落实生成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盲点”。

(一)顺应时代话语情境的自我发展成长需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日常高频的言语交流活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智能手机、自媒体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乃至交友交际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与媒介。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其交际方式,同时也悄然催生了网络世界中亿万网民的话语表达方式(即产生了标新立异的网络语词与网络语言),越来越多类似“坑爹”“网红”“扎心”“老铁”等网络词汇在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不断涌现。这使得人们日常话语体系的交际场域更加多变多元。

母语话语交际的口头语言表达应该以表达者与聆听者在交际过程中相互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情感为基础与话语前提,以平等性、尊重性、真实性、互动性和理解性等为原则。这不仅是小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会话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习练场和仿生模拟平台,更是语文教师引导和培育小学生文章写作的教育教学起点。真正培养像林清玄、金庸那样善于通过语言文字书写激荡心灵、感动自己、影响社会、滋养灵魂、涵养生命的大手笔。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应该从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教育教学开始培养他们敢表达、会说话、说真话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有效地与人交往沟通和优雅个性地表达的能力。日常口语交际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同时也是一种语言情智与思想智慧,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应该建立在说真话、表真情、达真意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一次关于语文教育访谈中,大声疾呼应该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他指出,现在(语文教育)总是培养学生说假话。这和语文教育主要培养话语方式是矛盾的,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未来的奴隶和奴才”。[6]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应避免“千篇一律的书面呈现,千人一语的话语表达,异口同声的功利应试”,而应该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最重要的是要杜绝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假、大、空、媚、俗、粗”的话语表达方式。只有“我口说我心”,才有可能“我手写我口”。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方式。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交际交流能力,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成长服务。

(二)破解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困境的需要

目前,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中,小学生最薄弱的是写作。而写作也最能充分有效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许多小学生的语文作文语言苍白、内容空洞无物、思想偏激、“三观”偏误,甚至有些学生连作文字数都不能达标,更有甚者,一些学生以一篇作文为基础修修改改通行整个中小学学段。这些问题表明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扎实、语文文本阅读缺失,同样也暴露出小学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运用、阅读和写作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口语是书面语形成的基础,也是书面语丰富生成的源头活水。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应该也必须从学生的口语交际过程和口语交际教学入手。教师应基于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合理考量,着力从“说好话,好说话,话好说”——“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写好文,好写文,文好写”的成长发展路径夯实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基础。笔者通过小学语文课堂听课和课后交流谈心,了解到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语言表述与话语交际缺乏有效性、有序性和条理性。许多小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频繁出现类似“然后——然后——然后”的口头禅或口语交际瑕疵。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生成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少年儿童语言交际与话语交流发展的特点、本地区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少年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言语知识技能训练的特点来构建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三)建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生命对话教学”的多维评价机制

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学习成长发展过程的每一个时段都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给小学生们创设一定的口语交际情境和话语交流情景。在多次的课堂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的教育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重视不够,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较为严重。很少有教师能真正把语文口语交际专题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认认真真落实在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现实语境与虚设语境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和教学互促全过程。这就导致了许多小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达兴趣缺失。课标提出,在口语交际中,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精髓就是要求教师将学习与探究、学习与情感、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语文教材是教育教学内容外在的物质载体。教学内容则是实现与达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手段。小学部编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应该激活、涵泳口语交际知识的生活化、语境化生成。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根据自身生活衍生并创设相应的具体语境,正确理解言语语境对言语表达主客体双方的话语规定性与话语表达规范性的指向,准确、流利、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情感指向,逐步形成自己个性的语言表达和话语表现风格。引导小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话语表达方式应用实践于现实生活中,唤醒生成语言与话语的生命活力和精神魂魄,这是中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四)努力创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智慧生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忠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风雨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育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大脑动起来、嘴巴说起来、情感走起来、思想活起来,就能让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打开话匣子并学会话语交际。语文教师以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和生活生成为载体,贯通整合小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观察亲历、技巧理论学习到行动实践及其交流对话能力综合整体提升的全过程,只有如此,语文教师才能成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有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者、教学实践者、教学生成者和教学引领者。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應积极创设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话题情境或表达情景,引导小学生在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的同时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及内心的思想情感。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专题的教育教学侧重对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抓手。这一专题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要积极创设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话语主题,提出相关要求,对他们的话语交际实践进行指导与点评,使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真正践行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洁”要求。同时,要充分搭建课堂情境对话的展示舞台。语文教师可与学生合作探究通过现代自媒体方式创造性录制完成口语交际习练的情境“学习交流平台”,或者让小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口语交际对话的音频作品、动漫视频等,激发并涵泳生成小学生对母语口语表达的欲求和对汉语表达艺术魅力的交际体验。[7]最终让小学生通过语文口语交际这一专题的习练,学会积极探究学习,学会优雅得体表达,学会良好高效交流和主动沟通分享。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54—155页。

[3]李子建、倪文锦主编:《语文学科教育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1页。

[4]黄真金、陆凯宁:《整体感知教学常见误区及策略》,《语文建设》,2018年第5期,第29页。

[5]姜辉:《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2018年第8期,第6页。

[6]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7]艾志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培养策略》,《课外语文》,2018年第9期,第72页。

(作者单位: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猜你喜欢

话语口语交际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两块磁的交际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