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策略

2021-07-01廖梓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7期
关键词:配药调配差错

廖梓荃

(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 巴中 636600)

0 引言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属于医院专门调配静脉药物的工作场所[1],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保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至关重要[2],但由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药物工作具有繁杂、复杂等特点,从而易导致配药期间出现较多问题,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3],故为改善上述问题,需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调配工作管理模式。PDCA管理模式旨在不断优化管理质量[4],为研究上述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我院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过程中施行上述管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20年7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实施PDCA管理模式,随机抽取实施前(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和实施后(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5名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15名工作人员年龄为20~35岁,男女分别为3例、12例,工龄为1~8年,3名主管药师,12名药剂师;学历:本科生3名,专科生12名,观察期间上述员工均未离职。纳入标准:①≧18岁者;②签署知情协议者。排除标准:①因请事假或病假中途退出研究者;②观察期间外出学习者。

1.2 方法。常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按照医院制定的流程及药物相关要求开展配药、人员管理、物品摆放、清洁、消毒等工作。自2020年7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实施PDCA管理模式,操作如下:

计划(P)阶段: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由主管药师担任组长,组织其他组员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问题进行调查,并总结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调配差错的原因,讨论发现,常见原因主要包括药学专业知识不扎实、工作流程不规范、责任心不够、配置药品顺序不规范、部分药品易混淆等,结合原因讨论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执行(D)阶段:①优化工作流程:为增加工作效率,相关管理部门结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特点及医院相关文件合理制定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并充分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对工作人员施行工作流程培训,确保其能熟练按流程完成配药工作,同时,为减少配药差错,需合理分类摆放药物,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取药,并增加核对次数。此外,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上岗人员。②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以各类药品用法、使用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等知识为主,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总结易混淆的药品,将其制成表格,张贴于工作间,并使用醒目标记标识,此外,对于特殊药品,可专门制作标签,以提醒工作人员。③加强药品管理:安排专门人员分类管理所有药品,定期查看药品有效期、数量,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采购部。在配药期间,工作人员应结合药物特性、配置原则完成配药工作,配药前,反复核对医嘱单、治疗单,对于不合理的地方,需及时和主治医师联系,配药结束后,及时清理操作台,并妥善整理各类工具。④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在进入配药间前,需全部穿工作服,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手部。

检查(C)阶段:相关管理部门每周不定期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记录。

处理(A)阶段:组长组织组员对本循环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及下一循环的预期目标,将其纳入至下一循环。

1.3 评估指标。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工作效率(比较平均配药时间)、工作投入度评分、调配差错(摆药错误、配药错误、成品核对错误)发生率及违规操作(操作台面不整洁、容器盖未及时盖好、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发生率。工作质量评分:使用自制问卷对工作流程(3分)、配药时间(3分)、差错事件(4分)进行评定,总分10分,评分越高,则工作质量越高。工作投入度评分[5]:使用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2、2~4、4~6分分别提示低度、中度、高度投入)对投入度进行判定,评分越高,则投入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8.0施行统计,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P<0.05,则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及平均配药时间。实施后工作人员平均配药时间较实施前显著缩短,且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更高,P<0.05,如表1。

表1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及平均配药时间(±s)

表1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及平均配药时间(±s)

时间 例数 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 平均配药时间(min)实施前 15 7.24±0.25 12.5±0.48实施后 15 8.76±0.48 8.3±0.32 t - 10.878 28.197 P - 0.000 0.000

2.2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度评分。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度评分较实施前更高,P<0.05,如表2。

表2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度评分(±s)

表2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度评分(±s)

时间 例数 工作投入度评分实施前 15 4.12±0.58实施后 15 5.74±0.26 t-9.871 P-0.000

2.3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调配差错发生率、违规操作发生率。实施前、实施后均随机抽取500例配置数量。实施后调配差错发生率(0.80%)、违规操作发生率(1.40%)均低于实施前(4.40%、10.00%),P<0.05,如表3,表4。

表3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调配差错发生率(n,%)

表4 对比实施前、实施后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发生率(n,%)

3 讨论

静脉给药属于目前临床常用给药方式之一[6],但由于大部分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人数较少,而临床需求量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人员工作任务量,加上调配药物种类较多,不同药物其配置流程有所差异,导致在配药期间较易出现差错,引起工作质量及效率下降,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能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故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以促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提升,其中减少配药差错及违规操作是关键。PDCA管理模式又被称为戴明循环,主要包括4个阶段,强调工作流程化及标准化,且其管理模式呈现螺旋式上升,即完成一个循环后,有一些问题能被解决,而未被解决的问题会直接进入至下一循环。为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本研究在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研究发现,经PDCA管理模式干预后,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从而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且工作人员工作认知度及责任感较干预前明显提升,从而能有效避免各种配药差错发生,工作质量明显更高。

此次研究显示,实施后工作人员平均配药时间较实施前显著缩短,且药物配置工作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更高,提示施行PDCA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质量,管理效果更佳。同时,数据显示,实施后工作人员工作投入度评分较实施前更高,且实施后调配差错发生率(0.80%)、违规操作发生率(1.40%)均低于实施前(4.40%、10.00%),亦提示施行PDCA管理模式具有良好可行性,能显著减少配药差错及违规操作,从而有助于保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得,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施行PDCA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调配差错率,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猜你喜欢

配药调配差错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智能配药机器人在化疗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
新型配药喷雾器
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配药的临床研究
大气调配师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医院电控取药终端设计与研发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张馨予调配